文/洪芷寧
來自印尼的科學團隊Lifepatch並進駐在竹圍工作室的創藝工程師Timbil,四月份與竹圍國小自強分校陳建興老師合作「洋菜實驗工作坊」與「手作顯微鏡與樹梅坑溪水域探訪工作坊」,「微生物是無所不在的!」帶來DIY科學檢測小儀器和實作方法的Timbil笑著說道,希望這些工具可以讓大、小朋友們方便地認識微生物,進而認識貼近生活的環境狀態,更是這次來竹圍邀請建興老師一起開設兩個工作坊的緣由,Timbil駐村兩個月來,常說:「真的非常謝謝建興老師!」
來自微生物的圖樣訊息:洋菜實驗工作坊
洋菜怎麼會跟微生物有關係?Timbil要大家以600C.C.的水,加上洋菜果凍粉,再倒入培養皿,請同學們以小牙籤粘口腔、肌膚、或鼻孔裡的細菌,放入其中,讓這些微小到看不見的「髒東西」長個三天,再用這些長出來的細菌製成裝飾品。
長出的圖樣怎麼決定呢?Timbil回答:「依照放細菌的方式決定。」讓同學們不禁開心地討論著:「到底要放哪裡的細菌進去呢?」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微生物,但一般人可能在自然科學相關領域的大學科系,才有機會進到實驗室,體驗「無菌」狀態。在那之前,我們對生活中的微生物又瞭解了多少呢?
放大倍率看透透:手作顯微鏡與探訪水域
整天的工作坊開始在晴朗早晨,來自不同國小四至六年級的同學們,專注地在建興老師與Timbil的解說、以及志工們(筱翎、詩涵、智華、鈺寧與駐村藝術家Andrea)的協助下,動手組裝顯微鏡,更彼此互相幫忙,完成拆解數位攝影機、重新組裝、調整對焦等步驟。
午後,大夥順著樹梅坑溪末河段、走到出海口,在涵洞前的小橋吊水桶取水樣。採集的同時,建興老師分享著這裡的生態知識,更帶來了濁度計、檢測pH值與測硝酸、亞硝酸的儀器,波光粼粼,而少有魚群,偶有幾隻外來的烏龜攀爬,藉由檢測、也讓同學們試試看微生物的增加與汙染物的增加、是否呈正相關。帶著「新鮮」的水樣回工作室後,也有同學拿生態池的水來試,為電腦下載驅動程式後,電腦直接連上顯微鏡的畫面,方才橋下的水似乎無動靜,生態池來的水則在螢幕隱約瞧得見綠綠藍藍的微生物。大家輪番練習放大倍率地觀察微生物,捻來一小截附近的水草、植物,建興老師教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測植物切片,和同學們以前的學習經驗有所聯結:植物氣孔、洋蔥表皮細胞、與以染色劑凸顯等等,更以一整盒豐富切片樣本的載玻片,交錯探看。
一整天下來,從組裝、分工合作、到溪口採樣,老師們也發現了對焦不容易、必須補光等技術上可以繼續精進的課題,作為下一次工作坊修正的參考。同學們也機動地在生態池邊找尋能一探究竟的樣本。大夥在這天實地走了一趟,也是認識每滴水質微生物的一步。
後記:課程與工作坊結束後,Timbil和同學們說好,將大夥各自手作的顯微鏡呈現在工作室與大家公開分享,和大理高中的集魚器工作坊一同展出,即與同時駐村的藝術家Andrea合作的「『水流重現』開放工作室」,希望同學與老師們這次的過程能與更多人分享。
創藝工程師小檔案
姓名:Agus Tri Budiarto(暱稱:Timbil)
國籍:印尼
專業領域:化學工程
他是lifepatch.org的共同創辦人和hackteria.org貢獻者,並進行過多項食物性實驗,首創「FoodLab」。今年四月受竹圍工作室之邀來到竹圍生活兩個月,以科學方式帶大家認識樹梅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