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2017年回顧|共食這件小事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共食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2017快結束了,今年竹圍工作室發生過各種類型的展覽表演、國內國外的合作交流、走遍全島的研究出版、空間場地的整理翻新,還遇上十年一次的淹大水。回憶起來很龐雜,但我們想用一件小小的事情來貫串2017這一整年。

那就是我們今年開始推動的「共食」這回事。

熟悉工作室的人大概都知道我們不定期會舉辦一人一菜的晚餐派對。今年開始我們把這個方式運用在平日的午餐時間,每個人至少準備一道食材,就可以當作吃飯的門票,然後工作室夥伴自告奮勇(駐村藝術家有時也會大展身手)進到廚房切菜烹飪,將冰箱裡的食材變成熱呼呼的料理端上桌。

因為門票規定單純的緣故,主廚最常面對的挑戰,就是大家真的「人手一把菜」,最後只得煮出幾道不同種類的青菜、一盤豆腐、配上白飯,單純清淡的中餐;有的時候,出現好心人拉高預算帶來大魚大肉,餐桌就突然豐盛起來;有的時候大家時間緊迫,管他什麼食材,全部丟進鍋裡熬成鍋雜炊湯,也成一餐。

老實說,工作室同仁們的廚藝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於是最幸運的事,莫過於遇到對烹飪講究的實習生,或是愛上市場採購食材的藝術家。還記得春天吃過藝術家現場從揉麵到烘烤全部一手包辦的烤餅、夏季某日吃到在廚房足足一天一夜熬出來的東坡肉、以及深秋肥美的螃蟹,要是沒有藝術家慧眼在竹圍市場挑選出來,當真沒想過有緣在工作室嘗到比在港邊餐飲店還要高檔的海鮮佳餚。

像這樣敘說在藝術圈開伙的操作模式,或許有人已經想到 Olafur Eliasson ,就是在2014年搬了十二塊巨大冰磚到巴黎萬神殿廣場任其自由溶化,後來又出了素食食譜的那位世界當紅藝術家(和他的世界級團隊)。當然,我們也能像他那樣侃侃而談,從廚房談到社區生產體系,或是從食物談到展覽策畫,但在這裡我們只是想談談素食──是的,工作室有夥伴是純素主義者,當你面對爆香不能用葱蒜(更不可能下米酒)、炒菜還不能混洋蔥的時候,如何讓菜色呈現足夠的變化,實在是非常非常有趣的考驗。

共食這件小事,第一步就是讓你必須在工作時間裡頭撥出起碼數十分鐘的時間,切換成跟行政工作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第二步是迫使你必須立刻注意到空間中有哪些人正在活動(必須吃飯);第三步,考慮這些人愛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最後整理手邊的食材,完成起碼能夠餵飽所有人的料理。

一年下來,大家未必真的變得多麼珍惜食物,然而觀察工作室的廚餘桶,從今年春天到冬天,每日剩食產量的確漸漸在變少;更不用說從前資源回收桶每天堆積著買回外食後丟棄的紙碗與塑膠袋的情況,如今已幾乎不再看見。

而當大家都能夠坐下來一起吃飯,交換日常的心得,飽食一頓後自動分工收拾碗盤、洗碗以及把餐廳恢復整潔,人與人的默契與連結,就在點滴之間確實地建構起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