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 #小梅的竹圍觀察#03: 清疏不清疏?官方與民間需要更多的對話 】
新北市每年都會分配經費,清理、疏通境內的溪流。有時即使溪流沒有淤積堵塞,還是要被怪手剃頭,留下光禿禿一片。在樹梅坑溪流域跟北邊的公司田溪流域都有人反映,怪手工程不太好,也因此長期關心溪流的陳建志老師,特別邀請水利局前來現場會勘討論。
--
上週四(五月二日)水利局官員和居民在竹圍捷運站集合,先走到樹梅坑溪入淡水河的匯流處。談到河口的紅樹林是否會阻礙排水,水利局官員表示,目前的水筆仔生長狀況應不會影響下流的排水。然後一行人前往樹梅坑溪中游,觀察剛被清理完成的溪流狀況。特別從新竹前來與會的清大曾晴賢教授說,被怪手清上來的土石直接擺在溪流兩旁,再有大雨一樣會被沖回溪裡,造成堵塞。應製作箱籠將土石置入,讓生物能夠有躲藏的地方,也減少再次淤積的狀況。
.
接下來大家又移動到淡水國民運動中心,觀察公司田溪的狀況,最後在附近的程氏古厝坐下來聚會,這時淡水區公所的官員也加入討論。官員特別提到,工程案要先確定預算然後規劃、發包。由於五月開始是汛期,清理、疏通的工程必須趕在三、四月間完成,時間緊迫,所以一定要用工程車去做,不可能人力清理。居民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討論到後來,產生一個共識,就是必須在前期規劃階段就邀請民間提出意見,避免應該保留的河段被清空的狀況發生。
.
就算是同條溪流,河段前後就會長得很不同,每個人平常能注意到的都有限,真正握有最多的資料的,正是水利局的官員。所以最後總結時提到,如果水利局可以把資料盡量公開,就可以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溪流完整的樣貌,也才會減少不同河段的需求,互相矛盾的情形。
--
延伸閱讀
今年竹圍工作室的提案「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很榮幸獲得2019的g0v公民科技獎助金的肯定,成為5個獲獎團隊之一,預計在今年底完成一個提供給河川關懷社群的平台工具網站,協助民眾從水系追蹤相關標案訊息。詳情請至以下連結了解提案內容,歡迎相關單位與我們聯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