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與水共構未來新願景 一起說「我願意」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12期
Tag: 
環境保育
河川保育
護岸工程
四水計畫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李曉雯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在2011年由策展人吳瑪悧和竹圍工作室共同發起,希望藉由關心社區裡的小溪流,重新思索人與都市發展、環境生態的關係,讓住在都市裡的居民也能享有與自然、生態親近的生活。歷經兩年,透過這個藝術計畫與竹圍地區的學生、老師、家長和社區居民有了初步的互動,引起地方關注。藝術計畫本身在2013年正式結束,而行動並沒有因此停歇。8月12日竹圍工作室邀集了之前參與環境藝術計畫的藝術家們、地方人士和水利專家,共同討論藝術行動的未來方向。

溪流雖短 樣貌俱全

經常帶領學生在不同溪流進行生態踏查的林柏昌提到,短短的樹梅坑溪流域有著令人稱羨的特質:下游的濕地生態、中游人工護岸兩側的農園生態、上游小坪頂段的乾淨水流,帶給人清新又美好的經驗,在一個人口密集的都市聚落裡擁有這樣豐富的溪流特質十分難得。但是,在竹圍地區知道這條溪流整體樣貌的人很少,真的相當可惜,如果有機會,應該透過一些活動,或是生態踏查的課程讓更多人參與,培養地方種子,讓民眾理解自己的家園,透過大家共同努力,竹圍可以成為一個與自然生態共存的都市聚落。

溪流是隱憂 還是生活一部分

台大水工所的兩位專家施上粟教授和黃國光博士也分別提出當今政府在進行河川整治的難題。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是從防汛防洪的角度來思考如何管理水流,讓水不會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希望讓水盡快離開人類聚落區,避免淹水造成居民的困擾,像是大雨量的排水、大河的疏濬等都是水利工程的關注重點。然而,當我們希望溪流的整治可以考量環境的整體生態時,這就需要從不同的面向來思維,如何在兼顧防汛防洪的前提下,也能顧慮生態系統的需要。

目前從樹梅坑溪的護岸工程來看,這條溪已被定義為區域排水,換句話說,對政府和人們而言,她不是一條溪,而是一條排水溝;如果「水」不是資源,而是一種災難,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要先避免災難,現在樹梅坑溪的中游有多段河岸是用三面光的工法來整治,這樣可以使水流得更快、不會漫流在土地裡,影響人們的作息。雖然最近樹梅坑溪的中游段,在妙覺寺上方由農業局以所謂「生態工法」來進行護岸工程,但實際上,護岸兩側的坡度過陡,也缺乏橫向或縱向的生態廊道,恐怕還是無法讓附近的兩棲爬蟲類或是魚類在此生存。到底水是資源,還是災難?我們看待樹梅坑溪是溪流、還是排水溝?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我們可以期待溪流的未來樣貌嗎?

藝術家楊智富提到一個當下的事實,「參與樹梅坑溪行動以來,我們似乎有意無意地去避免或拒絕勾勒出樹梅坑溪的未來願景,有很大的程度是我們放棄去想像,因為現實的水溝樣貌擺在那裡,我們知道她很難再復活。可是,在我們的心中,總是有一點點小小的期待,每次經過她,我只想說『如果水是清澈的,就好了!』;每次看到她,我也只想說『如果能走近水邊,就好了!』」藝術是可以讓人作夢的。我們是否可以讓小白兔變大老虎,讓天馬行空的想像,變成實際的動力和能量?

2030大河願景,新北市政府提出四水計畫:治水、清水、親水、透水,樹梅坑溪很榮幸的被納為其中一條。我們仍然希望樹梅坑溪是一條有生命的溪:上游、中游段有更多的滯洪池、保水區,涵養水源和土地,增加透水功能;整條溪流改善水質,保持清澈、乾淨;水中有魚蝦、水岸有花鳥;居民也有機會能走近溪邊,感受冰涼的溪水,孩子可以在水邊觀察、學習自然生態;便利的都市生活中,我們仍能與自然共存共榮、共享美好。

相關專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