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未完待續的溪流想像:談「遊河日誌-從樹梅坑溪走來」特展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4期
Tag: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藝術行動
吳瑪悧
永續計畫
遊河日誌-從樹梅坑溪走來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社區記者賴佳翎

最近很驚喜地發現樹梅坑溪藝術行動的成果展被搬進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科教館」)作為特展,便迫不急待要抽出一個時間親自去看展覽。儘管樹梅坑溪藝術行動已暫告一段落,而期間的子計劃或項目,由於繼暑假以來就持續追蹤過相關資訊,對我來說並不算陌生,因此我本身就是和一般來科教館順道看看常設展的民眾的動機有所不同。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除了在計劃告一段落後,我為幕後團隊做紀錄或報導,實際上也尚未直接地進入當地人口中的樹梅坑溪的情境脈絡中,一切情景只能用想像的。

於是,我更像是一位與樹梅坑溪有著若即若離關係的「過客」身分來觀賞這個特展。依展區空間的規劃,入口的意象即是以130張廢棄課桌椅構築起河流下游的涵洞,同時預告了都市發展所伴隨的汙染如何衝擊溪流,以此為起點回顧樹梅坑溪的歷史。

依據淡江建築系黃瑞茂老師的形容,1990年代,台北都會區周邊的快速發展腳程下,竹圍社區已經成為都會區中的「臥房城市」,除了睡覺之外,無他。在高樓一棟接著一棟被蓋起來時,生活機能和經驗卻隨之殆盡,因此,應該如何調整當今竹圍的都市體質,並結合「村落」的生活感受重新建構,成為藝術行動所要探討的重要議題。在「臥房城市」的展區即重現早餐會的大圓桌,桌上擺滿各種當令食材,令人不禁聯想起當時團隊與居民共同準備料理,並坐在一塊談天、聊自家旁的溪流故事是多麼溫馨的畫面。

以早餐會建立與居民的關係,並重塑居民對樹梅坑溪的共通感受,這樣的連結同樣也發生在黃瑞茂老師策畫的手工市集。當手感的溫度再次地被聚集在一個公共空間,無論是修鞋的人、賣自家種的蔬果的人等,都能夠喚起居民對社區生活的感知,進而凝聚公共對話的關係。猶記得在紀錄片中,看到一位店家的老闆對著鏡頭坦承過去根本不知道有樹梅坑溪,但實際參與活動和展覽後,除了有機會好好親近和認識溪流,也更加瞭解到自己所居住的環境面貌是什麼樣子、有什麼問題。

我雖然不住竹圍,但因為就讀於淡江大學,也有段時間住在宿舍。而我也必須坦承,身為一個天龍人,過去我不僅對淡水不熟,更對竹圍一無所知,更別談樹梅坑溪了。不得不說,樹梅坑溪藝術行動計劃吸引我的地方正是在於它首先超越了一般對「藝術作品」的認知,如果它是作品,那便是必須仰賴集體共同完成的作品。如同藝術家吳瑪悧所說,溪流並非只在你家門口,而是從上到下游都有著連帶的關係。樹梅坑溪藝術行動的任務便是把居民與溪流的關係建構起來而逐漸形成地方認同。

由此回顧一段從「關係」到「再關係化」的形塑過程,其中的參與者,無論出於何種動機,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命運正因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包括社區劇場的老師和小學生們、店家、文史或建築專家、居民.....等,彷彿共乘一部列車,歷經樹梅坑溪的回憶和新生,並持續地駛往未完待續的想像。透過科教館特展的立體化呈現,這件關於溪流的「藝術作品」便不只是作品而已,還承載了許多故事與人文關懷,如同藝術家吳瑪悧期望的,它將會是一件永續的藝術行動計劃。

相關專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