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樹梅坑溪早餐會。
文/謝雯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淡水竹圍密密麻麻的住宅樓房之間,「樹梅坑溪」低調的流淌而過,在竹圍捷運站附近匯入淡水河。她曾經是竹圍聚落的主要水源,現在卻因為建築大樓林立、水泥加蓋、家庭污水與上游養豬廢水,只剩下破碎的容貌,以外來住民為主的竹圍社區,許多人根本並不知道地底下有條河川,遑論親近她。
為了找回環境與人的關係,一群在地藝術家與行動者發起「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希望利用藝術行動,把這個流域上、中、下游的民眾都拉近來一起學習與參與,並催生出實踐的行動能量。
藝術介入社區 以早餐會和民眾搏感情
這項國藝會贊助的計畫中,包括了不同且跨領域的子計畫:他們教導竹圍國中以流域中的水與植物製作植物染布、邀請藝術家帶領小學生以不同方式體驗河川與環境,並在社區間招募成員組織劇場,以「藝教寓樂」的方式,讓民眾參與到這個環境計畫裡頭。淡江大學建築系所的師生則在市場附近的大樓擺設廢棄家電、鞋子的修理站,突顯竹圍快速都市發展伴隨而來工業社會大量模具化製造的趨勢,並以逐漸失落的「手工」、回收再生的「手感」來找回更人性化也更環保的生活方式,形塑低碳流域。
他們還在每個月發起一次「樹梅坑溪早餐會」,各選擇一種在地食材,並選擇流域中不同的居民聚集地點,辦理免費早餐分享會,作為藝術行動計畫和居民交流的平台。偶爾還會進行流域的踏查活動,沿著河流觀察週遭事物,從上游天然的森林、中游郊野農地、古厝群,到下游的密集市街和加蓋,藉以拼貼出其完整樣貌。
衝著免費早餐,我在七月底到了竹圍馬偕醫院附近的一間土地公廟,享用南瓜料理早餐。看起來我是挑對場子,廟方召集附近人力義務協助,端出竹筍湯、南瓜炒飯、金瓜炒米粉、南瓜小麻糬、南瓜派、綠豆湯、檸檬冬瓜飲品等各種美味食物。
跨領域的環境藝術 鼓勵民眾思考與實踐
不同於關渡自然公園的那種藝術裝置節慶,策展人吳瑪悧老師這幾年所主持的幾項以環境為主題的藝術行動計畫,都讓底下團隊去探索與創造更多更細緻的環境實踐行動。2009年台北雙年展中「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計畫,在美術館內打造了美術菜園,假日教導民眾種菜,甚至到市區發送菜苗,以強調台灣糧食仰賴進口且耕地日漸稀少的處境。2006-2009年的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節」邀請30多位藝術家進駐縣內20個村子裡,以藝術行動與展演作為媒介,與社區互動。2008年的「如果高雄只剩下一座壽山島」帶領高應大跨領域藝術所的學生以藝術介入,由海平面上升為切入點,想像城市未來面貌。
吳老師目前在高雄、台北兩地往返任教,而家人居住在竹圍附近。當她想以「河川流域」維概念,進行環境藝術計畫時,便想到樹梅坑溪,因為她的尺度並不像淡水河這樣龐大複雜,卻仍承載了都市發展的困境。竹圍近年來蓋了許多河岸景觀大樓,大量人口白天在台北市區工作,晚上回到淡水和竹圍的住房睡覺,讓這裡成了臥房城市,這種情況加重了交通、污染、建築密度等環境負荷,也使民眾對土地沒有情感。
藉由環境藝術行動來尋找一條河流的身世,或是每個月一次免費早餐,當然不能馬上改變環境,卻可以鼓勵在地住民思考與土地的關係,以及竹圍這個生活空間,然後逐漸投入實踐行動。或許大家這個月底到竹圍吃早餐時,也可以想想自家附近的環境、流域與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