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若璇
圖/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團隊提供
可能是從電子信箱裡收到的一個圖像開始的。
首先是則邀約,邀請你到一個可能不太熟悉、總在耳邊響起卻不曾親臨的地方。有現煮咖啡、當季現採的蔬菜,還有似乎充滿「召喚」氣息、予人無限想像的名稱「樹梅坑溪」;底圖是木刻質感的湯瓢,遞送著溫暖的土地氣息;當然更重要的是「早餐會」這關鍵詞:到一處陌生、引人遐想的地方,跟一群不認識的人一起在生長食物的土地旁共享早餐,感覺就是個頗具「詩意」的藝術體驗。
場景轉換到淡水竹圍,在鄉土作家莊華堂筆下的《水鄉》中,是一片水氣氤氳,早期平埔族上岸、開始定居的所在。然而從竹圍捷運站出來,「水」的痕跡和意象皆隱沒於巨大的天橋、六線道馬路上擁擠的車陣和密集的高樓大廈下,不見蹤影。說好的樹梅坑溪又在何方?
樹梅坑溪源自大屯山系的清純水源,沿途流經高爾夫球場、養豬場、農地、住宅區、馬路要道、捷運站、碼頭,最後注入淡水河。這條溪是過去竹圍地區居民灌溉、飲用的重要水源,河川生態豐富,許多老竹圍人都有在溪邊「摸蜆仔兼洗褲」的生活記憶。然而竹圍有了捷運後,便利的交通帶動地方發展,農田或工廠轉變為高樓大廈,原本可以讓水停留的土地逐漸水泥化,溪水也因人的需求而有部分地下化。樹梅坑溪就若隱若現地以不同面貌流經這片土地:有時像臭水溝,有時隱於柏油路下,有時又以被污染了的野溪樣貌浮現……如同台灣每一條在快速都市化下被犧牲的溪流,樹梅坑溪就像是城市生活的象徵和隱喻。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匯集了關心藝術、環境、居住空間的專業者:由住在竹圍一帶的藝術家吳瑪悧、淡江建築系教授黃瑞茂和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共同發起,並邀集劇場專業的北藝大教授容淑華、以及張惠莉、辛佩津等人,每人構想執行一個子計畫,以超過一年的時間,慢慢在當地進行各種發酵和擾動。
從日常生活出發
淡江建築系黃瑞茂和學生透過長期觀察居民的日常生活,發現竹圍地區仍保有一種村落感,在都市的邊界外是田野,田野上堆置了人們廢棄的各式物件,但同時也默默地進行著種植作物、醃製水果、曬蘿蔔乾等手工活動,並以此互相交換,因此提出「流動博物館」的概念,在廣場上舉行手工市集,邀請修鞋匠、修理家電師父、修理盆栽綠手指來和大家互動,藉由手工達人提供的「修理」服務,讓物件重生,提出另一種使用公共空間方式之想像。
藝術家吳瑪悧則創造了「樹梅坑溪早餐會」的平台,沿著樹梅坑溪流域,每個月選擇不同地點舉辦早餐會,以當地當季盛產的食物作為當月食材明星,邀請上中下游的居民、專家學者、或是純粹對早餐會有興趣的年輕學子們,讓異質的社群在此相會,共同照見身邊的這條「樹梅坑溪」。
一條溪 如何變成教學內容?
除了在社區裡定時出現的「早餐會」事件外,不遠處的竹圍國小則有蕭麗虹策劃的「我校門前有條溪」,邀請藝術家楊智富、生態舞蹈系的彭筱茵和身聲劇場的張偉來進入學校,帶著小朋友們到自家附近的樹梅坑溪,踏著前人求學的石階古道,看見火龍果如綠肉掌般的葉子四處攀爬,聞到養豬場燒煮廚餘的氣味,以不同的視角認識樹梅坑溪,並轉化為藝術創作;同條路上的竹圍國中,則有張惠莉、辛佩津兩位老師進行的「在地綠生活-與植物有染」,從植物著手,帶著學生們認識樹梅坑溪邊的植物,以艾草作餅乾、以咸風草染布、以梔子花汁液染果凍,甚至利用煮過的咖啡渣作杯墊,透過水和植物,開啟學生們的五感體驗,重新發掘周遭環境;還有從事藝術教育的北藝大教授容淑華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讓社區裡的阿公阿嬤和小學生相遇,一起發展出關於樹梅坑溪的戲劇表演。
這一切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近年來,藝術與社會越靠越近,許多藝術家不滿足於在工作室頂著靈光乍現的光環、孤獨地生產出作品後、再以作品與社會大眾交流的模式,而傾向以介入、合作、對話來尋求新的社會關係。「我們不是走傳統的展覽路線,過去其實常會看到藝術家也許做了很漂亮的作品,可是做完了居民還是對於環境生態的議題也不是很有概念,看完作品後,一切又歸於零。所以我們用行動作為概念,是希望透過不斷擾動的過程,慢慢地讓溪流這件事情、溪流的生態,以及生活環境的一些問題能夠被意識到,更有機會被討論。」策展人吳瑪悧如是說。
也因此,這個展覽/事件/計畫既跨域,又蔓延。跨到教育、工程、水利、環保、生態、都市設計等看似溢出藝術範疇之外的領域,時間蔓延至如社區營造般長期陪伴的一年又七個月,為的是創造一些相遇的可能,推展一種更全面性的藝術體驗。
從「指出」到「安居」
「河流不只會流出水,還會流出經濟、文化、藝術與記憶。」吳明益說,「…有時候,某條河流並不是因為撫養了一座村莊而被記住,而是因為一篇小說、一首詩或一篇文章而讓人難以忘懷。」如同提到密西西比河,眼前就閃過哈克‧貝利的頑童身影。「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也許不是小說、不是詩、也不是文章,但這些一點一滴的行動,都是為了「指出」那些被人忽視、遺忘的所在,譬如那暗藏在人行道下、柏油路下,面貌破碎不全的溪流。以符號、以圖像、以資源串連、以群策群力,重塑地方感,讓居住於土地上的人們憶起這條溪,看見這條溪。而這背後,暗含著對藝術更深沈的探問:何謂藝術?藝術和生活的關係為何?藝術的力量是否能再次反饋到生活之中,而不只是一個純粹提供美感經驗的作品?
這一切其實指向一個問題:我們希望能從藝術當中,體驗到什麼?
在藝術的領域中,創作者總是試圖在作品中表達更多,而深深觸動我們的可能也正是因為我們體驗到他們所表達的。然而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中,創作者將表達的權柄讓渡給所有參與者,讓藝術體驗不只是體驗,而是創造的開端。藝術從都市中心擴展到都市邊緣,從美術館轉移到社區、學校、田野、溪流之上,不只在空間上無所不在,更是時間上的無所不在,從觀賞的片段時間延展到日常生活的無時無刻。
海德格說:「藝術揭現存有的本質(Art reveals the truth of Being)」。從「樹梅坑溪早餐會」、「村落的形狀-流動博物館」、「我校門前有條溪」、「在地綠生活-與植物有染」和「社區劇場」,這個環境藝術行動將藝術的能量挹注至日常生活中,讓藝術不只是被觀看的對象,而能成為每個參與者在現實中「詩意的安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