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再會!阮ㄟ報紙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23期
Tag: 
蕭麗虹
吳瑪悧
黃瑞茂
李曉雯
李佳珊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許越如

《樹梅坑溪‧阮ㄟ報》即將邁入最後一期,編輯團隊很榮幸從2013年創刊號以來,與大家一同走過近三個年頭。看似微不足奇的地方刊物,卻能用文字和影像深入社區裡的街道巷弄;雖然《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暫告一段落,卻不代表我們對這條溪流的關心有所減退。未來,竹圍工作室還會持續用工作室內的小客廳、藝術家進駐社區和各種不同的「創藝」形式,跟在地夥伴一起關心鄰居、關心生態也關心藝術。

就在這一期,也是最後一期的社區報,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訪當初發起並執行這個計畫的靈魂人物,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看《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吧!

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 創辦人

在還沒有《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前,竹圍工作室便跟著淡江建築系的黃瑞茂老師就一同在竹圍國小推行「藝教於樂」計畫,鼓勵小孩子用藝術表達自己所關心的事。在吳瑪悧老師開始這個行動時,每個人關心竹圍的方式都不一樣,而我則選擇持續投入對兒童教育的努力,更積極的與竹圍國小的孩子們合作,與老師們有更多的溝通、理解和共識。

後來令人很驚喜的是,校長主動提出要全校的小朋友一同參與這個行動,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要認識樹梅坑溪。其中六年級七個班級的小朋友更以樹梅坑溪作為畢業製作的主題,用展覽、戲劇演出等不同媒材展現他們對環境的感受。從孩子的眼光可以看見最純真的心,他們說,樹梅坑溪是條流眼淚的溪,但是未來有彩虹會勾勒出充滿希望的線條。期待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讓家人、地方代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大人也能有所行動,使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竹圍社區裡存在著許多美麗的衝突:便利的捷運站有前水後山包圍,離擁擠的商圈不遠處有許多農耕與生態。過去我在捷運鐵軌的這一頭專心經營藝術村,卻很難得的,藉由《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進入到捷運鐵軌的另一頭——靠山那邊的社區內有許多老居民會講古、傳說中的「燕子巷」有居民會讓每年春天回歸的燕子保有一片巢居⋯⋯這些地方故事只有在一點一積的互動後,才會被更多人知道。

對我來說,藝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又如此自然的,它是一個共享的平台,因為藝術沒有對錯,只有喜歡和不喜歡、有感或無感,它可以消解人與人之間許多的衝突與矛盾。我們要創造的是一個讓新居民、舊居民、學生、藝術家等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有一片互動天地,樂活的平台。

吳瑪悧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策展人

還居住在八里時,起初花比較多心力在支援反淡水快速道路與環境運動,後來才發現,同樣是在幾年內快速發展且人口膨脹的竹圍社區,卻似乎沒有太多人關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還未在竹圍發酵時,我發現人與自然的互動是微乎其微的,也許是因為大部份的竹圍居民都是最近十五年來搬入的,大樓一一矗立、綠地漸漸減少,環境的惡化與街道的窄化卻沒引起注意或是討論。

這也並不完全是壞事,竹圍作為一個現代都市生活的縮影,一個小小的聚落依山又傍水,涵蓋所有我們對於人類與生態共處的想像。因此在我進入到這麼多不同社區做參與式藝術計畫時,竹圍具備這些得天獨厚的特質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在都市快速發展之下,人們所想像理想的居住環境為何?此外,竹圍這老居民有很多的故事可以分享,但後來再搬入竹圍社區的年輕族群卻不大有機會了解在地的歷史與人文,兩個族群間沒有對話的機會;透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許多子計畫或社區報等,讓群體間有了解彼此、碰撞想法的場域發生。

在我心目中,藝術與生態可以不一定要是兩件對立的事,因為推動生態保育絕對不只是喊口號而已,如何讓它結合藝術並觸動人心,感受到環境改變的可能,才是最有用的永續。今年的暑假,我與汪荷清老師、竹圍工作室也會陸續推動一系列的活動,預先邀請社區的大家到時一同參與、也歡迎更多志工的加入與幫忙。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 系主任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共同發起人

在竹圍,隨著快速的發展,有許多都市的問題慢慢出現:交通問題、環境品質問題等,因此,早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前,我就開始帶著學生開始進行有關環境規劃、公共願景等的社區計畫。在密集發展之下,樹梅坑溪的河溝自然就會被破壞,雖然普遍居民因為每天生活在其中而難以感受,但是發起一些展覽、活動或是修理市集等,就有契機開始刺激民眾思考這些看似隱形的都市問題。
從過去帶著學生做的公共空間普查與活用,延續《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無論我們的身份為何,最重要的還是社區居民對於居住和環境意識的建立,帶給他們多一點的互動,使其成為他主體的過程,再從中發現問題、討論並策劃,而不只是被動的參與活動。也許社區報的休止樂章,便是社區居民的首部曲,鼓勵居民持續的參與,找到自身與竹圍或是這條溪流最近的距離,把環境議題從樹梅坑溪拋出,擴散到整個竹圍社區更深更廣的議題關心。

李曉雯
竹圍工作室 研發總監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對我來說像是一個新生始業式,讓我從完全不認識這個地方,到成為居民的一份子。跟著行動的過程,才發覺這條溪流是有趣的,它一路貫穿人口居住密集的聚落,僅僅三個小時半的走溪過程,充滿著豐富的變化。以前,我不知道在都市生活中的人們也可以與自然有這麼多的互動,而這個行動連結起很多關心藝術、關心環境的人,讓我很驚喜藝術與生態是如此息息相關。

最奇妙的是,《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衍生許多子計畫與藝術家的創作,例如:曾在竹圍工作室駐村的藝術家葉佩如受到樹梅坑溪與竹圍的啟發,在新竹的南門溪做了《合流–環境藝術行動》。淡水社大的林柏昌老師發起每月一次的生態探訪,才明白藝術行動也能發揮這麼大的影響力,發酵出這麼多不同領域的討論與結晶。透過聊天與對話性的思考,我們樂見於把自己關心的環境看法與其他居民交流,在最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談論自己正在努力的範疇,並期待更多人的認同與加入。而《樹梅坑溪‧阮ㄟ報》作為社區報的媒體特性便是如此,匯聚竹圍的在地人與工作室本身,都能從多種角度了解所居之地。

未來竹圍工作室也會鼓勵駐村藝術家多進社區創作,例如最近就有日本藝術家麻生祥子在竹圍社區做的田野調查與工作坊、台灣藝術家林正尉從竹圍新住民家庭與地方互動的關懷等。我們會繼續努力推動的不僅是生態永續,更是藝術在每個人心中的永續,讓每個心中都有創造力的老人、上班族或兒童等、都有機會發揮在日常生活當中。

李佳珊

《樹梅坑溪·阮ㄟ報》主編

一直以來,我都很關心竹圍社區居民最想要與竹圍工作室互動的方式是什麼,雙方共同對於竹圍社區的想像又會是什麼?因為所謂的社區,不僅僅存在居民這個群體,而應該要是多方互動的集合。因此,在進行《樹梅坑溪·阮ㄟ報》編輯的時候,我們都很希望這份報紙不只是從竹圍工作室的角度來看社區,而能集結更多人一起關注社區。

平時,大家也許因為生活忙碌、每天被擁塞的交通和都市景觀包圍,難以注意到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淡水河和樹梅坑溪離我們如此的近。而一般人總設想藝術是很遙遠的,但其實結合環境與藝術的生活方式可以平易近人又充滿啟發。尤其竹圍社區裡面住著關心各種領域的人:關心動物保育的雅加達早餐店的阿忠哥、關心竹圍在地文化歷史與環境的桂竹文史研究室的吳春和老師、關心生物、濕地與生態的林柏昌、陳建興與陳江河老師,都是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真正進入到社區後才認識的夥伴。過去,大家可能各自在關注的領域埋頭苦幹,隨著行動帶來的迴響越來越大,促進個人和團體間的合作,何嘗不是樂見之事呢?

藝術如何與社區共處一直是竹圍工作室非常關心的議題,也許現在我們該想的不只是「介入」,而是更能激起漣漪的藝術和社區「互動」。從開放小客廳,到舉辦「來竹圍玩一天」這樣平易近人的活動,都會是我們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透過這些延伸出去的觸角,找到更多社區的夥伴,一起思考更多關於居住環境與藝術生態的問題。

相關專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