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際平台推進生態藝術議題
——談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ALA)與ARTCOP21
文|洪秉綺
竹圍工作室近年來逐漸從實踐者的角色延展到建立橋樑的角色,無非是有鑒於資源整合的重要性。相信邀請關心生態議題的各界人士齊聚一堂之必要,透過討論與溝通,進行更長遠的規劃。現今的國際平台很多,但著力在藝術生態的推動尚在發展中。以下的文章將著重在GALA Europe、GALA Asia與ARTCOP21的案例介紹,以及與竹圍工作室的關聯性。
從GALA到GALA Asia
2014年,竹圍工作室的前研發總監李曉雯前往荷蘭藝術進駐網絡(TransArtists)實習兩個月,參與了當時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以下簡稱GALA)計畫。GALA(2007-2013)致力推動19個歐洲文化組織正視藝術工作者的環境責任,特別是透過其創新思維,影響更多藝術家、大眾,甚至是政府立法者。
當時荷蘭藝術進駐網絡串連藝術組織、藝術村,擁有藝術家資源,與環境保護議題的藝文組織Julie’s Bicycle(以下以JB簡稱)共同合作,研發專屬為藝術文化活動和組織使用的碳排放量IG工具,鼓勵歐洲藝文單位發展環境永續計畫,並傳達與建立觀眾對環境生態議題的重視。 GALA的共同創辦人雅絲敏(Yasmine Ostendorf)說:「創立這樣的平台就有如菌絲網絡,可以不斷地綿延。透過分享知識、經驗、價值、資源,產生力量。平台連結的組織間彼此相信共同的價值,才可以看到更大的願景。」她也強調傾聽的重要性,因為一個人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其他人的問題,重要的是,共同保持希望,相互鼓勵扶持,才能繼續走下去。
2013-2015的兩年間,這個計畫分別在芬蘭、瑞典和蘇格蘭辦理三場GALA會議,成員在會議中,分享彼此計畫、相互吸取經驗、討論預算和計劃下個活動,這些面對面的實質會面,有助於建構強而有力的網絡。而這個計畫結束後,有許多計畫持續發酵,包含竹圍工作室,受到啟發,決定採取同樣形式,建立亞洲版的GALA。
2015年底,受到荷蘭Doen基金會的支持,竹圍工作室邀請八位來自來自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印尼、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的藝文組織工作者來臺,並與臺灣其他團隊互動,目標建立一個參與社會/環境議題的文化組織網絡基礎。參與者從分享中,釐清需求與期待,並圍繞著這些議題,交換知識與經驗。更大願景,是期待藝文組織能夠於社會與環境議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ARTCOP21的藝術眾力
同年在巴黎舉辦的ARTCOP21,也是在這樣的信念下啟動的,近百位藝術工作者在巴黎響應氣候變遷會議,以行動宣示對氣候變遷的重視,也提出一封具有影響力的連署,代表集體決心與努力。此次會議不僅強調政治、經濟、科學議題,更與公民社會和文化相關,透過藝術,接觸更廣大的群眾。ARTCOP21三天密集的活動,安排多場講座與實作工作坊。討論議題包括「政策內容:創造改變」、「如何強化合作夥伴的關係」、「綠色內容」、「提供給文化和創意產業的永續商業模式」、「綠色工具」等,參與者可以針對有興趣的議題自由參加討論,至三天尾聲,除了請市政府的官員列席發表意見外,亦邀請工作坊的專案研究員,針對三天的內容做客觀的分析與發表。
歐洲On The Move移動網(OTM)的秘書長瑪莉·勒素(Marie le Sourd)是這些計畫重要的幕後推手。她強調組織本身並非環境藝術計畫,但身為一個藝術行動網絡的串連者,深感此議題的重要性,鼓勵藝術家在創作時,除了可以將永續議題納入考量,甚至是有意識地選擇環境友善媒材,並且在移動作品的過程中,考慮如何降低對環境的負擔等。更重要的是,邀請藝文領域相關的工作者齊聚一堂,不是互相取暖,而是了解各自在藝術與社會、環境之間可以扮演的角色。
國際參與啟示的平台角色
GALA及ARTCOP21,啟示著如何資源整合、讓每個參與其中的成員都可以繼續擴展影響力。竹圍工作室在此般國際參與與網絡串連的歷程中,深知此重要性,而決定致力扮演引入門的平台角色,統整問題,了解需求與供給,試著為眾人找出對話平台及可行道路,讓環境永續的議題就不再只是討論,而是理所當然的實踐。
如同雅絲敏跟我們分享的:藝術可以提供一種新的觀察方式,挑戰已經存在的事實,從不同敘事性的角度,可讓觀者更理解政治、宗教、文化、歷史、科學等不同內涵。不同的詮釋手法,有助於重新看待習以為常的事物。我們所處的社會不缺既有規範,卻亟需更多透過創意的發想,以及顛覆不同想像的人。撒出去的種子不見得都會開花結果,但其強壯的生命力,一定可以慢慢展現出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