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工作室25週年 In Art We Care:生態永續的行動 工作坊紀錄
本次工作坊針對藝術與生態議題,以三個不同方向進行分桌討論,分別從「如何以創作回應生態困境」、「全球下的藝文環境及生態議題」及「與水親近的挑戰與提案」角度回應生態藝術的問題。以下彙整各桌討論內容:
以創作回應生態困境
由周靈芝帶領討論「如何以創作回應生態困境」,起初要為這次討論臺灣的生態困境訂下明確的方向,於是第一次的小組討論請參與者們寫下自己關心的生態議題。參與者回應的問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海洋的問題,另一類是土地問題。關心海洋議題的參與者提出,海洋並不像陸地一樣,可以容易被察覺其中的破壞程度,很多廢棄物最後都是丟進海洋裡,海洋中的生物有很多是還沒被認識就滅絕了;關心土地問題的參與者提到,當我們帶著一群現代人進入自然,觸碰土壤的經驗是陌生的,人類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也使得我們難以與自然共存。
有了大致的方向後,接下來的討論著重在如何以創作回應這些議題。周靈芝將原本工作是提供每個小組的海報紙分為海洋與土地,邀請參與者們將自己針對這兩個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最後由所有的參與者投票最喜歡的兩個發想作為這次工作坊討論的總結。
本次投票出來的結果,海洋議題的發想是從「海洋中的生物還沒被認識就滅絕」開始,參與者認為因為沒有人認識,所以充滿各種創造的可能性,並提出可以限定海域,對特定的海域進行物種調查與歷史研究,推測出這個海域中有可能出現的生物特徵,加以組合,藉以接近「還沒被認識就已經滅絕的生物」形象。由此做延伸,也可以呈現出由人類創造的生物與自然的生物,模糊虛實的交界。
土地議題的發想是除了視覺之外的其他感官感受,用非視覺的經驗來體驗土地,蒐集土地的氣味與聲音。融入地域與天氣因素,在特定的地域內探討土地在不同時刻的味道與聲音變化,或是人類與土地之間產生的聲音,例如:翻土的聲音、插秧的聲音,腳踩踏土地的聲音等等。運用各個感官知覺土地,也讓人能夠對土地產生情感連結。
全球下的藝文環境及生態議題
Marie Le Sourd所帶領討論的「全球下的藝文環境及生態議題」有別於周靈芝從臺灣議題出發,著重的是不同國家所面臨的環境議題,以全球化的現況來說,各地的問題或困難多元,其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狀態不同,很難提出某些結論及定義,及評斷彼此的想法及觀點,甚至歸納出對生態永續的共識、成果。或許在西方國家討論這類生態困境時,在東南亞或其他國家,更要直接面對的是全球性氣候變遷影響及狀況。而生態相關主題的討論似乎是很常態性,且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各自的文化場域不同,它所面臨到的各種狀況也需要一一深入討論。
現場的藝術家表示,藝術家在跟民眾參與及設計活動的時候,都要有個概念及意識,了解在不同文化議題上如何避免一些主觀意識,避免碰觸社會正義、環境正義,且需要很小心的處理及創作。藝術可以討論環境議題,但我們要面對的問題也可能是更多社會問題,包含言論自由及其他。另一方面來說,從生態議題延伸、討論,蒐集更多的回應,生態議題需要重複地被提問,提醒世界與大眾社會,我們需要去貢獻我們的資訊,更多方連結起來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推動。
此組透過樹狀圖繪出上一階段討論與經驗交流的關係圖,並透過提問來分享及討論。嘗試用有趣的形式找出關鍵性的方法及投資來源,地方群選擇駐村藝術家及專案來合作。也許有些方法、可能性、公部門與私人資方的關注等可以讓議題的討論延續下去,討論不同的角度找出新的連結的關鍵模式,但目前也需要持續地找出適合國際及地方個案的解決方式與合作型態。秉持著尊重、開放、正向的態度來溝通及討論,對於許多國家是簡單且直接被關心的,反之也有遇到許多難以當下被注意的面向。提出重要的是如何與「人」合作,各自的社群皆有些規範、限制及觀點不同的情況產生,我們更需要小心地針對事情來處理及溝通共同問題或合作。
與水親近的挑戰與提案
由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帶領的小組討論中,針對「水議題」分別開啟兩個階段的討論。第一階段,眾人先觀察出幾個人與水及自然之間的距離與其來源。人們對自然與水的陌生距離感甚至恐懼,可能來自不了解或是習俗禁忌。都市發展進程中人類本位導向、以效率計算與功能導向的排水設計、防汎工程,更讓同一條水脈的自然野溪在進入到都市後,被切斷為不完整水路或者加以隔絕。這樣的挑戰,可以被如何化解?參與者討論這之中藝術可能能夠扮演的角色,並觀察透過軟性手法提起大眾意識,再以各式創意行動重新修補人與自然的情感連結,可以是開啟行動的契機。
參與者接續以國內外實際案例進行討論。美國Cleveland市過去曾有重度污染而惡名昭彰的 Cuyahoga 河,歷史上更曾多次因河岸廢棄物釀造大火。至今城市治水有成,2019年為紀念距離前次大火50週年,以全年的慶祝活動提醒河川保育的永續,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及藝術學校發起兩天航行旅程,從城市最南端一路北向,探索河道一路由野外、農田、城市、最終進入湖區的歷程,也透過社區藝術計畫凝聚集體意識。在臺灣,則有2014年開始於新竹南門溪的《合流》環境行動與計劃,結合吟詩、唱誦、舞蹈、繪畫,以詩意形式將藝術精華提出,觸動當地居民與參與者;樹梅坑溪每年的走讀計畫,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導航計畫,也都在試圖建立與自然的意識與連結。
長期而言,眾人認為,透過教育面向與體驗課程設計,則可以藝術面向讓人與自然的連結串連更為永續。例如在學齡層級,當生態藝術進入課綱,需要更創意有趣的操作方式,像是引導小朋友觀察與採集自然素材,學習顏色、質地,寫生攝影、集體創作;更可以將數學、國文、資訊課程導入自然生態教學,或是自然環境中的面積幾何概念、自然物件的文學寓意典故等,先是創意有趣吸引正向連結的建立,背後的價值才能進一步被內化而延續。除此之外,也需要透過行政協調甚至政治結構的擾動來相輔,在學校層面需要校長的支持以推動師長間的協力,而在地方里長的支持,及至中央教育政策的直接導入跨科課綱,都會是生態藝術相關行動得以長期永續的關鍵。
參與者也認為,在生態議題上,直接以藝術節作品介入或是將特定議題轉化為視覺性作品以外,藝術應可超越談論美學,更觸及創造力與永續,而這也是藝術領域在議題上的重要角色。
小結
在這次討論中,各個小組都有階段性的討論結果,而在短短各兩次四十分鐘的討論過後,如何串連起參與者們繼續討論,並且能夠深化對議題的認識,更使由參與者主動開啟的對話,可以在離開工作坊這樣的場合之後,仍然繼續。者便是後續竹圍工作室扮演平台角色的推動重點,期望連結參與者,使眾人自由地開啟交流以達到資源分享和議題討論,也期盼能凝聚更多對藝術與生態議題有興趣的人。無論是工作坊或交流平台,都是基於過往工作積累後的拋磚引玉,期盼創造對話與下一步行動開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