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rt We Cultivate:創藝人才的養成
竹圍工作室擁有25年的串連藝術社群及國內外組織網絡的能量,此次將邀請參與者一起關注藝術人才扶植及組織網絡之議題,思考如何深度延續組織間的合作,且共享資源、共創連結的可能性,也探究藝術家和藝術行政的培育之道,及藝術人才的需求、相輔與未來機會。而竹圍工作室以民間藝術駐村單位的身份,在藝術家、藝術行政的扶植面如何開展新向度?除了每年藝術家駐村計畫,針對藝術行政如何在藝術產業中扮演重要的串連角色,及思考建立長期的藝術人才培力機制。期待大家一起在本場工作坊中相互交流、討論、分享彼此的經驗!
子題
- 藝術社群的自我組織與協作
- 藝術家與藝術行政扶植的新向度
嘉賓
- 李慧珍 Jennifer Lee/湄公河文化中心 統籌
- 張瑋倫/435 Art Petri Dish藝術培養皿 總監
- 李詠茵 Ada LI/MaD (Make a Difference) 總經理
-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DAC)
「專題短講」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數位藝術中心的成立與藝術家黃文浩先生於1995年成立的在地實驗ET@T(以下簡稱為ET@T)團隊密切相關,為了觀察與發展當時開始萌芽的網際網路、攝錄影技術,ET@T相應而生,開始舉辦各式影音徵件及展示。10年來,數位藝術基金會透過舉辦比賽,召集許多關注並喜愛數位藝術的工作者,建立了相關產業的連結網絡,甚至自2014年開始,陸續有基金會曾經補助輔導過的技術團體,脫離基金會的扶植成立公司。包含專注發展3D掃描技術的Solid memory、移動故事館、推廣數位閱讀的數位荒原等等,皆是數位藝術基金會人才培育的成功案例。
概念美術館
有鑑於數位藝術作品呈現隨著時間推演的技術斷裂或場地改變等限制,數位藝術作品例如雷射投影這樣的表現形式,有時和繪畫雕塑等傳統藝術相比,與展示的空間連結更為緊密,因此以VR的方式典藏。
在空襲的當下
AR與VR全虛擬視角的體驗方式不同,可以直接看見虛像疊加在實體空間中。數位藝術基金會運用美國Magic Leap公司開發的非手持穿戴式AR,思考裝置形式的改變如何影響觀眾融入作品的程度,並善用這樣的特性,結合表演藝術發展沉浸式表演計畫。在空襲的當下與三缺一劇團合作,觀眾配戴AR眼鏡進入劇場,觀賞數位聲效和表演藝術融合的藝術呈現。
ARThon藝術松學校
為了讓觀賞者自行挑選想看到的畫面,應用全景攝影紀錄講座和工作坊的技術,使遠端觀眾可以在觀看活動紀錄時隨時改變視角。不只固定在觀看投影幕的角度,還能轉向觀眾席、講者等等,達成真正的身歷其境。引進類似彈幕的即時回饋機制,使用此技術的觀眾可以數位影像紀錄的時間節點,編寫夾帶檔案、圖檔或連結等多種形式的註記。
435藝術家工作室「A.P.D. 計劃—藝術家自我集結與共創」
2016年以「ART LAB X WHO」計劃發起藝術家協作、集結計劃,串聯藝術聚落、藝術家社群、社區、公部門和高中、小學校單位。同時間她以「A.P.D.計劃」嘗試以藝術行動進行軟性社會介入,推動參與式藝術計畫和藝術家協作,關注於創作者如何透過藝術計劃實踐面對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初入特區,找尋適合自己的位置
進入板橋435藝文特區後,發覺板橋435藝文特區存在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它原本隸屬於新北市文化局文化設施科,而不是文化發展科,文化設施科的組織內部沒有文化發展相關的人才,因此,沒有一個成熟的中介行政組織可以為60多位的藝術家與公部門進行協調溝通,整合此區藝術家們的資源,所以藝術家們需獨自籌備自己的展覽。而展覽的籌備過程是非常繁雜、龐大以及耗時的工作,對於藝術家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消耗他們能量的工作,且進駐的藝術家們必須在此區一年籌辦兩檔展覽。因此,在張瑋倫2016年進駐此區之前,這裡的藝術家們已經呈現非常的虛耗狀態──公部門弄一個空間,藝術家們僅是將藝術品擺放進去──藝術家的創作能量無法正常發揮。
提出想法,實驗性嘗試與協商
因而提出了對板橋435藝文特區運作模式的新概念──運用「協作、集結」的方式。最初由此區30幾組藝術家們自發性去籌組工作室,接著籌備一個對外開放的活動。由藝術家們利用該區的場館空間製作裝置藝術作品,邀請社區居民、里長等社群一同來參加,發現用協作與集結的計畫,可以有效促成彼此認識與資源的交換,這是第一次本區藝術家與公部門做協商的成果。
針對利害關係者,分析潛能與困境
張瑋倫提到,當時候自己是這個計劃的統籌與策展,發現板橋435藝文特區存在的潛能與困境。潛能的部分:1、一般外來進駐單位的期程是三到六個月,還有一些國際交流,能帶入不同的能量。2、發現臺灣創作者比較內向、害羞,初次見面無法像國外風格,很快進入到社交狀態,但是透過協作和交流,能讓臺灣創作者更快敞開心胸,分享彼此的資源。3、本區60多組多元藝術族群,透過交流能帶動更強大的創作能量;困境的部分則理解到公部門:1、受限於組織架構,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能統籌這樣龐大的業務,來引導出藝術家們的潛能。2、不曉得如何宣傳此區,隨處插棋,反而讓藝術家們的主體性消失,藝術家們的熱情也因此被削弱。
張瑋倫也發現在「人才」的資源,板橋435藝文特區與周遭環境間,存在非常多的公部門、藝術家以及兒童、親子,卻缺乏有效的施政串連這些資源,希望透過專案協作將大家串接起來,從專案的過程中去創造交流的可能性。這些潛能資源為:1、公部門因為產權問題,而現階段呈現無單位覬覦開發此區,讓藝術家們得以自由發展。2、藝術家多具備斜槓精神。3、像公園的此區存在非常多的兒童與親子,也有相關的配套。
堅持初心,找尋各種計畫運作模式的可能性
因此張瑋倫與藝術家們商談,計畫的核心概念是希望能引出藝術家的童心以及孩子的好奇心,將雙方連結在一起,盼能促成有趣的事情發生,並與在地社區、社群做連結,產生化學變化。也期許社會中充斥的資本框架被打破,透過藝術家的自發集結,有能力去回應社會的需求,並與社區做連結,讓藝術家作品的呈現跳脫過往僅發生在美術館、藝廊的框架,使藝術家的主體性與光環顯現出來。
計畫結構的部分,期許改變由上而下的發包狀態,到平行式組織協作的可能;契約簽訂的部分,以不綁約、不定型的自由形式,讓藝術在社會中創作,得以呈現各種的可能性,藉此將具在地性的團體藝術能量,透過協作模式做串連。在不斷的討論與協商的過程中,相關計畫們也逐漸成形。
近期成果案例分享─藝術聚落接軌素養教育
跨域實驗─藝術聚落接軌素養教育,跟隨108課綱新推出,企圖透過實驗,讓孩子能以身心去實際體會與藝術家進行的藝術接觸。透過藝術家的短講與場域接觸,藝術家的創意與童心,自由與叛逆的特質,能輕易與小孩做對話,藉此引出孩子們的潛力,不被結構綁住。這個計畫本來只在所屬社區做,但期望能透過這樣的適性教學,觸及到更多孩子,因此計畫先讓孩子選課,再分門別類進行教學。本計畫不適合有實質的教案,使整個課程的進行不受限其靈活度,保持變動的彈性,因此整個活動下來,各方都有很大的收穫與滿意度。
結語
1、保持變動的彈性,只要能使社會更好,為公部門做事又何妨?
2、面對異化、僵化的現況,透過「集結自主」的方式,去不斷流動與變異計劃,使其與時俱進,便能真正做到實質的幫助以及社會擾動。
MaD Festival創意產業工作者交流實踐計畫及國際年會
2017年MaD將其年度項目MaD Forum變革成為MaD Festival,加入了「創意產業工作者交流+實踐計劃」的部分,讓不同界別的創意產業工作者(creative practitioners)有機會前往自選的亞洲地區和對象作深度交流,並於回香港後開展在地創新計劃,在社區、大專院校等不同場域和壓軸環節——國際年會中與過千香港、亞洲和海外的changemakers總結經驗,分享過程中的所學所想。Festival同時還設有不同環節,如藝術體驗、工作坊、自由市場(市集)、電影院、水滴論壇等交流等活動,讓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連結,帶動更廣闊的交流經驗和學習體驗。
累積學習計畫
有別於上述的國際交流形式,累積學習計劃(Accumulator Scheme)為“創不同”學院的項目,支持參加者實踐改善社會的想法,踏出微小卻堅實的一步。MaD有感於坊間商界和學界的資源分配通常是以比賽形式進行,且常選擇有經濟價值並具有規模的計畫執行對象,這樣的資源分配模式時常會忽略以非商業營運模式的計畫項目。有見及此,累積學習計劃以「學習」為定位,透過師友指導、知識提升、同儕網絡和小額的種子基金支援項目,讓參加者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創新點子。
除了提供平台,支持市場標準以外但具有社會影響力、有發展性的bite-size項目,計畫更重視參加者的學習過程,相信每個人都是改變的種子,希望以培育出發,進而建立一個以人為本,互相支援的平台。Ada分享了累積學習計畫孵育出的其中三個項目:
TRANSLATE FOR HER
為了讓在香港的少數族裔婦女能打破語言障礙,發起人由創立一個 WhatsApp 群組開始,連結有志幫忙翻譯的朋友,協助她們一同面對日常生活中例如理解學校通知單等等地挑戰。
街坊帶路
由「街坊」為核心的培訓計畫讓來自不同年齡和階層的住民成為社區嚮導,讓遊客能更深度地體驗在地文化和故事,同時讓住民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更添歸屬感,為街坊發聲。
糖不甩 STICKY RICE LOVE
發起人透過建立討論平台和舉辦各種活動,改變社會人士及教育機構對性教育施行的保守態度,以正面態度推廣正確性教育的計畫。
最後,Ada向大家預告將於明年(2020年)二月舉行的MINI MaD行動交流站,讓一眾累積學習計劃的參加者以互動形式向公眾推廣他們的項目,同場還有結集其中十個隊伍訪談的《實行記:社會創新的累積學習》新書分享會。
亞洲區域人才領袖培育企劃
湄公河文化中心與英國文化協會東南亞區辦公室合作,雙方組織的合作是從設計計畫、提供及確立投入資源、執行計畫,雙方在每個階段都是共同執行與決策、投入心血資源,最可貴的是說合作就真的合作。
因此,在進行這個計畫時,對Jennifer來說,迫切需要去面對及思考:什麼是亞洲脈絡?僅是不同於西方觀點?這個計畫想針對亞洲現況,嘗試去理解並剖析亞洲文化工作者的特質為何?面臨的困難是什麼?需要清楚的聚焦所服務的對象是誰,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文化領袖學習歷程。
明確的目標族群
這個計畫的目標族群是提供給:關注自身的藝文工作,對於社會永續發展能夠產生更大的助力和影響力,且他們對於和東南亞的區域合作有意願的藝文工作者,意指他們不僅是關注自身創造出的文化或藝術產品,同時關注社會面臨的問題以及社會的永續發展,他們所能做的事不是科學家、經濟學家所能做的事,他做的是創意性的、文化上的方法,去關注社會的永續發展以及盡一份心力。
同時,他們也有這份渴求,希望能跟亞洲文化圈,有類似意願亦想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以跨區域、跨專業領域的方式合作,尤其是那些很清楚自己的意願、目標,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經驗和專業能力,只差資源、網絡、經驗以及一些方法,僅需推他們一把,就能讓他們發揮長才,這便是這個計畫要找的人才。
回顧計畫生成的前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實際狀況想要支持這些人才往前邁進,是需要動用很多資源以及資金,這也是一個藝文工作者很難自己有辦法去獲得的。
Jennifer說,在她還未進到組織前,關於這個計劃的理解是幾句話的解釋,加入後才了解,這是花了超過2年的時間設計及籌備的,也因為這個計畫很明確的是一個經過設計的結構及歷程,需要專業的引導者,開始尋找兩位有經驗的工作坊帶領導師,對於來自不同國家的學員,我們該用什麼語言溝通?也是我們一直在思索克服的。
開始公開招募時,很多優秀的人才會來申請,計畫執行小組需評判計劃本身是否符合對方的需求,他們冀望得到什麼?以及計畫給予的,是否符合他們的需求?擔心匹配錯誤,所以嚴謹度需很高,短期內需在大量的英文履歷中選出合適的人才,計畫關注的是經費與資源,能夠精準地投注在真正需要、合適的人選上。
計畫設計造訪四個城市的結構,對承辦人員來說其實是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準備的工作;不僅是學員,工作小組及導師,都需要嘗試去了解所拜訪的城市,並不容易,計畫也很清楚努力嘗試去探觸,不夠深、也不夠廣,但是至少要開始。然而,在收件及徵選的過程,工作小組都覺得,對世界充滿著希望,因為有這麼多藝文工作者在各地做著有創意、有意義的工作。這是一個演練、一個路徑,關注他人、面對他人的過程,所謂的成果,在參與學員身上,在他們每一次的文化實踐。
「亞洲區域人才領袖培育企劃」案子模式的檢討與期望
Jennifer就她的生命經驗及感悟是:「所謂計畫與機構的永續與否,關注價值的明確以及發展出的任務,是否有它的適時性是很重要的,當任務不再適時,是可以退場、改變的」。在提出組織中的新計畫架構時,因為都是在嘗試回應區域內的需求和困境,因此也希望計劃能不斷丟掉,表示困境化解了,或是清楚的知道環境的改變,所以需要不同的計畫,不斷地回應需求以及指向未來,因此總是期待計畫被檢驗,以及因為回應當下、思考未來,而有長期使命的不變,但是具體目標及方法,則是不斷地改變。
另外一個專業交流計畫的結構很簡單,雙方都是有一定程度以上經驗的專業工作者/機構,計畫支持參與者前往接待方10-14天,必須要在當地待一定的時間,才有可能相當地投入與有機會了解當地的環境、工作方法與真實情況,如果有些想法也有足夠的時間,能在當地與當地人進行討論;然而因為對象是實務工作者,我們也透過許多面對面的工作坊或是討論,理解到就務實面,這樣的時程長度,對有線上工作者來說,能夠再延長時間更好,不過10-14天的長度,才是比較可行的範圍。
組織的CEO曾提出以下的疑慮:不多也不少的預算可以做專業交流的案子,但為何這個計畫不提供一點經費資助採取公開招募?或是也可以成為一個平台,甚至將更多類似的資源收集,讓實務工作者參考,而選擇花很多力氣規劃以及媒合呢?Jennifer的團隊提出以下回應:1、這世界需要多一個跟其他資源模式一樣的案子嗎?2、在有限的預算中,人力吃緊的我們,能為這世界幫助到什麼程度?3、我們組織小,沒辦法去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因此,我們更需鎖定已經準備好,但自己其實現在不知道的人以及真正需要的人,為其日後鋪階梯,幫助他們知道未來還可以往哪裡走、可以怎麼做,也透過陪伴與示範計畫的推動,讓他們理解很少的資源依舊可以轉換出有價值的方案,而且,他們有機會參與以及學習到可以怎麼操作,我們透過與他們一起發展以及支持計畫,可以把我們的經驗和計畫,提供給更多藝文工作者參考,乃至於他們未來能夠獨立繼續操作,這才是我們面對階段性的任務,設計出這樣的方案的原因,所以我們也以三年為目標,是否有必要繼續,也端視執行過程的各項回饋與檢視。
結語
Jennifer充滿希望的道出:組織也許總有一天會不在,當社會存在的問題減緩,任務也會有消失的一天,因此,階段性任務給的經費不需多,無法填滿各位藝術家總是羞澀的錦囊,但是希望能夠支持他們度過一些關鍵的階段。湄公河文化中心這個組織又新又小,人不多,我們只能做我們非常關注的部分,以及所能做的事,發掘對方的潛力,並推他們一小把,所以最終的期待是:組織與計畫縱使消失了也沒關係,只要我們種下了種子,未來一定也會有人前仆後繼,搭上這條展望。
「工作坊」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第一個被討論的是基金會的輔導對象最終可以開業的育成方式,參與者將傳統藝術組織的組成人員與基金會做了比較,認為基金會的組織成員因為本身都擁有技術,組織不需要另外媒合技術人員這一部分最為特別。
思考藝術行政的角色是甚麼?負責同整和記錄的工作,行政工作者常常會隱身,團隊裡的各角色平等發聲的初衷難以實現。在服務國際駐村藝術家的時候,行政者選擇的媒合對象實際上也會影響藝術作品的生成例如翻譯和原著之間的關係。因此行政人員的自我要求、不斷學習和成長也很重要,這都會影響未來計畫的眼界和發展。
另一個被討論的類別則是基金會如何以數位科技作為更人性化的傳播方式,著重於思考傳播的對象、方法和各式過往相關經驗的參與感受。基金會從主辦數位藝術獎到籌畫藝術松學校,計畫的參與者,也就是受眾不同,育成的過程中行政人員會感到有什麼差異?提及數位藝術因技術門檻問題使多數藝術工作者難以跨界,便從這個方向開啟討論數位科技做為教學相長的知識與傳遞方法。目前基金會的計畫《360°紀錄》,或透過導讀及註解的方式、,補足來不及說明的內容,弭平導論概念的落差。導讀可以是文章或影片做為註解而非詳解。也考慮到影片觀賞此一行為與使用情境的侷限,例如在搭乘交通工具時,單純的聲音可能會比影音來得更適切,因此有考慮此計畫出mp3檔。
基金會未來計畫的發展方向:
1.對教育工作者:編寫數位內容的教案範本,搭配線上影片和回饋機制。
2.對美術館等典藏機構:編寫如何處理數位藝術作品及典藏指南,引入規章制度進博物館及美術館,提供諮詢並希望機構能自行提出需要的內容最為回饋。
計畫執行的過程中發覺計畫受眾範圍脫離數位藝術圈時,一般大眾通常習慣被動接受資訊,難以即時給予建議讓基金會修正,使數位媒介更適切的服務於大眾。另外,過去以競賽作為資源挹注選擇考量的時期,勝出的團隊在計畫進行的過程中為了解決問題和技術落差的缺漏,通常能在執行企畫的過程中自我修練成更為全能的專業人才。基金會的人才培育方式並不是前所未見,或許我們該反過來思考,為何傳統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如此被動?
最後討論的環節是數位科技作為展示工具還是產出內容的差異,數位科技使學習或展示都能成為跨時間、空間的永續資源。基金會過往與表演藝術合作的案例,舞者穿上可感應動作芯片的舞衣,讓觀眾能夠在座位上感受舞者的律動,即為數位藝術改變呈現方式並加強觀者互動的計畫。科技介入會影響演出者的認知,表演者運用己身專業成全數位技術從研究轉換到應用的過程,而數位藝術的技術端則必須不斷回應表演者的建議和感受。雙方都要犧牲專業技術上的堅持、降低自己的技術在呈現作品時的主體性,才能真正成就傳統與數位藝術的合作。
湄公河文化中心
李慧珍 Jennifer Lee/湄公河文化中心 統籌
由Jennifer帶領我們實際操作,假設自己為藝術文化工作者,聚焦於藝術行政的部分,進行探討練習:
第一個實務操作概念:借用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理論,其核心3要素為:「為什麼?做什麼?如何做?」而參與討論者需去思考:「為什麼從事藝術行政/關注藝文?是什麼驅動你?你想做什麼?最後才是思考你的實踐方法?」
Jennifer提到:人們很少問為什麼,但人其實卻很容易被(為什麼)的概念所驅動。人的大部分感受都化為理性的論述與資訊的吸收,雖然感性似乎變成噤聲,但其實根據人腦的研究指出,掌管數據和資訊的大腦,並不是做決策的大腦,掌管感性的大腦才是做行動決策的大腦。所以,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做的動機,就很重要。
當大家都完成後,Jennifer讓大家分享自己的,也互相分享自己對別人的看法,印象最深刻的是作為總結的蕭老師提的幾段話:「大家都不斷在尋找自己的價值」、「即使沒在創作,但也不斷在創造」、「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會議提出,各國是否有達到永續性?會發現到科技其實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反到是文化工作者會成為核心,這是全世界的一個趨勢,最後藝文工作者會成為世界的救贖」。
另一個實務操作概念:九宮格心智圖(又稱:Lotus Blossom Technique,來自Michael Michalko),其核心要素:「是將問題放入中間格子,將相關的要素以跳耀的順序,放入周圍的八個格子中;有時會發現出己意料外的答案會出現。」。我們今天探討的問題有兩個:「以藝文工作者為一生志業,如何永續學習?如何活下來?」以問題A:「關鍵能力或助力」以及問題B:「持續下去的困難與挑戰」進行探索。完成以後,你會有兩朵蓮花;一個問題,你填入了八個相關的要素,每一個要素,都可以變成另外一朵蓮花的核心,在找出八個相關的要素或是答案;這個方法發展出來的mapping的特點是,可以找回你思考的脈絡,其背後的結構也可以協助你思考解決及回應的路徑。
建議大家在實際應用工作上的探討時,我們希望指向解決問題,或是找到一個去處理或是突破困境的策略,在探討的過程中,不妨去問問他人的意見,但是不要只跟同溫層對話,試試看去跟不認識的人、不同背景脈絡的人,他們會回應的角度跟建議,可能會使我們發現到更多的盲點以及看到更多有趣的事物。
在互相分享與總結的結果中會發現到,對於某些關鍵的能力或可能造成困境的因素,大家的重疊性其實很高,對於身處不同年齡層、人生階段、以及所處職位高低,每個階段的人生歷練所需要去思考及面臨的挑戰,則會有所不同。對於一個年紀輕輕的我來說,是很可貴的交流經驗,跳脫同溫層,看到每個人生階段所要面臨的不同挑戰,不僅可以促進對彼此的理解,更能縮短對自身人生思考上的困頓掙扎。讓我再度回去思索,現今的台灣社會對於藝文工作者的看法,或許需要更多這類型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