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2021樹梅坑溪守護行動線上論壇 活動側記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樹梅坑溪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社群藝術

主持人:
吳瑪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李曉雯|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

與談人:
陳彥慈|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
林柏昌|樹梅坑溪守護聯盟
梁宥崧|新北市水土保持技師公會理事長
陳明忠|樹梅坑溪木造帆船隊

活動側記:洪紫鳳


樹梅坑溪守護聯盟為響應世界河川日,分別於今年九月規劃了四場樹梅坑溪流域戶外體驗活動,並於9/26當日下午舉辦了樹梅坑溪守護行動線上論壇。自2009年《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以來,關心樹梅坑溪的人們本著不同的背景及熱誠,以自身力量關懷這條流域的過往、現今與未來走向,付出一己之力,共同捏塑出想像中的河域樣貌。這次的論壇由發起《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藝術家吳瑪悧老師,以及曾任職竹圍工作室總監、也同為竹圍在地居民的李曉雯老師各擔任上下半場的主持人。樹梅坑溪橫跨不同公部門管轄範圍,居民和溪流比鄰而居,交談、溝通與碰撞持續發生,包括這次的論壇,皆是期望能進行統整,攜手合作,做出更好的決策。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由藝術家吳瑪悧老師、淡江建築系教授黃瑞茂以及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老師共同發起,並自此與多方社群與夥伴共同關注樹梅坑溪不同的議題,第一場專題演講者——竹圍工作室的營運總監——陳彥慈即為大家爬梳了工作室的背景、樹梅坑溪環境藝術的多項行動及其影響,並介紹了樹梅坑溪整條流域的概況。

樹梅坑溪未完成的樂章

從廢棄養雞場轉為藝術家做夢、創作、體驗和實踐基地的竹圍工作室於1995年創立,目前位於淡水河畔邊,即是樹梅坑溪下游處。樹梅坑溪的中下游處由水利局負責,上游則歸屬於農業局,同時,在樹梅坑溪的不同河段有著不同時期的施工方式。陳彥慈從工作室所在的下游出發,一同為大家介紹樹梅坑溪各流域的現況:

竹圍捷運站後方,自行車道旁的河口區即是樹梅坑溪與淡水河的交接口,有紅樹林生態、招潮蟹、濕地植物等等,往上至社區前則會經過涵洞,雨勢較大時容易淹水。竹圍市區在四五十年前約有幾千位居民,現今則約四、五萬人,其中在竹圍市區常看到的大小水溝,其實就是溪流,川流在傳統市場、社區住宅、菜園區之中。過往的民生污水都直接排入水裡,直到近幾年污水處理系統接管後才逐漸改善,也因為空間利用而有了兩段加蓋河段。曾有的數家養豬場,今日剩下約一家,但其廢水的排放也影響著樹梅坑溪的生態,像是畜牧業和農地的廢水中高濃度的有機物質讓樹梅坑溪部分河段嚴重優養化。中游處因接水管至下游菜園,滿佈的水管使原有供人行走的小階梯無法通行,更往上游往快樂農場的地方,則是稍後其他講師會提到的二期工程施工處。

接下來彥慈依序介紹了竹圍工作室從藝術出發關注環境的藝術創作行動,早至2002年竹圍工作室即以淡水河為主題發展《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之後陸續與藝術教育和不同行動接軌,尤其大家皆知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包含了五個子計畫,分別為:早餐會、村落的形狀、在地綠生活、我校門前有條溪、社區劇場。

其中早餐會從每月擷取當令食材發展出菜單,邀請桂竹文史工作室吳春和老師針對每月的主講題目來分享過去樹梅坑溪邊的生活經驗。身為在地的藝術工作室,竹圍工作室期望與在地持續互動與對話,每年來到工作室的國內外藝術家,帶著自身專業和細膩的生活觀察擷取溪流與社區元素進行創作,包含水質檢測、植物做成水性顏料、鐵窗觀察等等,其中台灣藝術家葉佩如更回到家鄉新竹發展南門溪的藝術計畫。

這幾年來,工作室也推動著各項環境藝術行動、參與環境藝術論壇及工作坊(2015年《Art COP21藝術氣候高峰會》),並完成公民參與河流議題發展的專案(2019年的《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藉由種種對環境議題的關注,持續邀請國內外夥伴、居民對話並討論。

在開啟《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後,竹圍工作室一直與負責中下游的水利局保持對話,2014年某日發現樹梅坑溪河流污濁,起因是上游的農業局在施工,水利局卻不知情。從2006年政府就為野溪整治的工程編列大量預算,整治溪流過程中較少考量環境生態。為期望更公開且多方的參與討論,《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的平台上收集了過往全台灣野溪整治工程,並將河川工程視覺化、地圖化,讓關心河川議題的人可以共同監督、參與行動。

跨域合作面臨多方困境,我們該如何培養彼此的對話基準?擁有專業性和共同性的認知?各公私部門和個人的不同思維和利益權衡如何納入考量?再來是法規限制等等。稍後的主講者們也重複提及,在多方意見、利益之下,所得出的結果未必是雙方都滿意的,互相諒解和不斷理性溝通非常重要。竹圍工作室兼顧理想的堅持與身段的柔軟,嘗試為在地找出解決方法,藉由樹梅坑溪的縮影來望見臺灣河川議題的共通困境。

吳瑪悧老師補充道,在2010年前,竹圍工作室即以淡水河為主軸進行過大型展覽,直到開始關注樹梅坑溪,才意識到淡水河下游匯集所有各溪流的污水,出河口含納百川,樹梅坑溪的水來自各處。當時台北縣政府有大河願景的前期研究計畫,工作室和政府、專家多次互動,後來台北縣政府轉為新北市政府後,執行了河川議題的跨局處對話、會議,可惜現在已無這樣的跨局交流。

樹梅坑生態圓舞曲

身為生態、昆蟲專家的林柏昌老師是樹梅坑溪守護聯盟重要的推動者,於淡水社區大學授課,也與竹圍工作室多次合作。在社大的課程帶著學員至台灣各地做生態調查,直至竹圍工作室推動樹梅坑溪相關活動後,他才開始思考究竟自己家園的後山有什麼(特殊和關鍵)的生態資源,值得我們持續關心?一開始帶領走溪和樹梅坑溪課程時柏昌老師有點心虛,自覺居住在此卻了解甚少。竹圍雖然人口稠密,搭配高度的都市發展,但一穿越社區、農耕地,步道和野溪就在眼前。

竹圍工作室以藝術切入樹梅坑溪議題,關注植物、昆蟲的他則往生態與環境探究。自然綠地空間不多的樹梅坑溪,有兩座高爾夫球場,2013年柏昌老師和學員走樹梅坑溪後段,第一次即記錄到46種蝴蝶,他感到非常驚艷,一整個學期與學員踏入台灣各地紀錄蝴蝶種類,結果收穫最多的竟是自家後山。因對樹梅坑溪生態不熟悉,他們在半年內走訪流域,累積了一些生態資料,隨後每月一次不同路線的踏查和紀錄。

日間走訪樹梅坑溪的路線逐漸飽和,2016年柏昌老師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樹梅坑生態小組(現更名:滬尾釣蛙蛙小隊),開始每季四次的蛙類調查,並開展夜間踏查路線,直至今日持續運作,蛙類的紀錄趨於完整。累積不少對蛙類、樹梅坑溪的認識後,蛙類生態的活動向外推廣,越來越多在地的親子家庭一同參與。淡水社區大學也一直支持相關活動,2020年滬尾生態紀實社正式成立,大家定期聚會、關懷相關議題,轉化為行動。而今年才剛啟動的樹梅坑溪水環境巡守隊,則是由幾位聯盟夥伴共同發起,3/26辦理說明會,9/1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核准立案,並於9/4完成第一次巡守工作,整個流域、河口、水源區都是的巡守範圍,工作包含水環境防治、水質監測、生態調查及復育、美化等等,跟先前提及關心樹梅坑溪的團體(樹梅坑溪守護聯盟、社大的滬尾生態攝影紀實社、滬尾釣蛙蛙小隊等)相比,巡守隊的特點在於其中參與的夥伴一半為竹圍在地居民。團隊的經營需要時間累積,一開始巡守隊無法做太多事,暫且走一步算一步。

半日的時間,就可以看見樹梅坑溪上、中、下游的不同河段、景觀、生態,經由這幾年的走讀、觀察,樹梅坑溪雖沒有很獨特的生態,各生物卻各自尋覓適合的處所成長。早期他們聚焦在蝴蝶身上,觀察到共約118種,對其種類、數量、季節、食用植物等都有基本掌握。昆蟲、蜻蜓、鳥類、爬行動物、魚蝦蟹類等也留存紀錄,今年對哺乳動物的觀察較有進展,牠們大多是夜行性動物,普遍較敏感,需要透過專業的器材、觀察排遺、糞便、足跡等方式來追蹤,發現到了赤腹松鼠、台灣獼猴、多種蝙蝠⋯⋯蝙蝠大多在靠近山區的位置,九月時陳建志老師即邀請東海大學一位林同學在樹梅坑溪進行蝙蝠調查,紀錄了一些過往未曾發現的種類,社大也邀請老師來講解自動相機的使用方式,捕捉野外哺乳動物的蹤影,從五月及架設完畢,記錄到了白鼻心、鼬獾、不常見的鳥類和流浪狗等等。

2014樹梅坑溪經歷過一次野溪整治,本以為是最後一次,去年再啟動樹梅坑溪二期整治工程,農業局的人員積極主動與樹梅坑溪守護聯盟接觸、討論,並提供最初的整治規劃草圖、構想與方向。某部分溪岸有一側是農耕地、另一側則保存較自然的狀態,當時聯盟不太清楚該如何應對,但依舊認為,用一致且強化的方式往上延伸溪流實為不妥。溝通過程中,施工單位有些微的不耐煩,一條小溪為何需要這麼多的討論?溪水這麼髒怎麼會有生態?柏昌老師也開始反思,過往關注在溪流的上游,但溪流與生態的關係究竟是什麼,他們其實不太了解。與公部門開會之後,守護聯盟重返可能被整治的溪流,與地主接觸,並向外揭露相關訊息,也獲得一些回饋和建議。工程前農業局進行了溪流調查,聯盟也提供更早期的觀察資料來補齊資料,六月下旬完成了報告,共四個樣區(鳥類、水動植物、蝴蝶、兩棲)。調查報告後,他不斷思考,究竟溪流的關鍵指標生物是誰?今年四月守護聯盟、里長、農業局三方開會,開了多次會議,七月進入施工幾段,八月則因人為疏失,某部分原可保留的原始溪段消失,多年進行的蛙類調查區段被整治,讓他非常心痛。

很多人曾經是旁觀者,參與關注樹梅坑溪的次團體後,開始行動並實踐。對於柏昌老師而言,2014年第一期整治工程時他與夥伴們只是批判者,今年2021年的第二期工程卻參與了討論,雖大家各有自身立場、想法與堅持,結果也不甚令人滿意,可是農業局為小工程進行多場討論,他對公部門還是持很高的肯定。畢竟實際成果不能偏向單一某方,需要多方協商。透過每次走溪、活動的參與甚至付出,親身體會到生物與人、社區、環境的互動,觀察各個昆蟲在不同區域活動,昆蟲、動植物如何利用環境?其意義是什麼?這都是學習的過程。

身為十多年竹圍在地居民的李曉雯,目前為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從家走到樹梅坑溪只要一百二十步,但她跟大多數當地上班族一樣對竹圍、樹梅坑溪了解不深,推展《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時即在竹圍工作室任職,透過藝術行動認識樹梅坑溪,參與各方活動,一起走讀走溪、執行青蛙調查,跟著專家們一同學習,也改變了一些生活習慣——使用酵素洗碗,降低民生排放汙水裡的化學物質。稍早提到的第一、二期樹梅坑溪整治工程使她產生不少疑問:河道何以變成現今的樣貌?生態工法為誰而生態?整治後的樣貌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這真的對環境友善嗎?

跟隨自然的脈動—河溪生態工法

各領域各有專精,水土保持技師公會的梁宥崧理事長以樹梅坑溪為案例向大家簡單分享,究竟生態工法的考量是什麼?工程師如何平衡各方意見?梁理事長提及,生態是動態平衡,什麼環境就有什麼生態,但那是不是我們想要的,該如何尊重它?生態工法是想法及觀念,尊重自然生態,而不是方法。生態調查中,不僅要了解土地利用情形,還要考量到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國家有許多法規,自然會限制工程師能做的事。他擔任工程師數十年,各式各樣的工程辦法與狀況都看過,本身也不太認同2014年第一期工程全面性開挖,兩側溪岸都被開發。但已成案的工程案還是要執行,在地里長也認為需要處理,下游才不會有災害。因諸多河道佔據了私有地,協商過程中也須納入地主的考量,有的地主會拉繩子表示土地的範圍,若有任何不滿意可能會告上法院。溝通過程百般困難,互不理解,依舊有人帶著熱忱、關心,積極參與討論,與公部門多次溝通,在整治、人類需求與環境生態之間不斷拉扯,試圖尋找平衡。

早期有很多三面光、兩面光工法,現在三面光工法已無法執行,兩面光工程對環境也不甚理想。若溪岸兩側使用漿砌石、乾砌石工法,石頭的來源也須考量到。梁理事長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以最小的擾動設計工程,斟酌工程中將使用的材料,嘗試還地於河。在第二期樹梅坑溪的案子中,水岸右側保持不動,左側則執行工程,多次到現場踏查,沒做太多的設計,以減法而不是加法的方式去規劃。砌石他盡量使用在地的石頭為主、順應地形調整工程、有崩塌等風險則再評估。稍早柏昌老師提到第二期工程的失誤,他也能夠理解,失誤的發生原因非常多。

工程師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缺少對工程以外領域的了解,一個工程師要理解人文、社會、自然生態、土地利用現況等脈動再來設計工程,但他們大部分沒有這樣的素養,偶爾有些系所開設相關課程,法規和規範依舊存在,無法輕易符合大家的期待,但他希望未來相關的工程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隔行如隔山,對生態、動植物涉略甚少的他,嘗試著與大家溝通;多數人對工程有諸多疑問,也會向他討教,有溝通才能持續調整,過程中避免情緒性的字眼才能解決問題。

主持人李曉雯說,大家對生態工法的誤解,就跟對環境藝術的認知一樣:為何藝術家創作完後,環境沒有變美麗和漂亮?過往陳舊的方法都在翻轉中,大家集體共同討論、研究、學習,才能找到新的方法出來。一條溪流由不同公部門負責,認識它需要一步步來,以全面性的方式去了解。

續譜河川文化生命力

陳明忠老師說,人也是河流生態的一部份。以荷蘭為例,他們拯救了一條被加蓋過的運河,規劃後建立了大賣場,河流穿越大賣場,將來人們可以滑著船入賣場購物。人、船、河流共存。台灣過往視水為禁地,架設欄杆區隔了人、街道與河流,民眾無法接近溪流,河流成為禁止進入的場域。陳老師與樹梅坑溪的淵源,則起因於一位朋友十七、八年前於溪流下游租借鐵皮屋,做了很多小木船,去年因淡北道路的原因而關閉工坊,之後竹圍的漁民協助放置他的手作木船在下游處。舢舨船屬於淡水文化的一部份,但淡水河剩下的木製舢舨剩不到十艘。陳老師目前在北藝大進行舢舨的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他們在樹梅坑溪口放置一些舢舨,進行維護修復,期望能有長遠的回復傳統文化計畫。倘若對造船等資訊有興趣,可以關注他們在臉書的社團:木作船藝工坊

疫情期間一位外國朋友Peter無法回到英國,淡水河時常讓他憶起家鄉。陳老師他們有多艘木船未整修,Peter修整好一艘並帶了一堆垃圾回來。大量垃圾堆積在紅樹林下游中,他們號招一些人認養工坊的木船,約每月一次專門出河去撿垃圾,媒體也開始關注到這件事。自此他們成為下游的一種生態——垃圾收集者。他認為,河川應該是開放一般民眾接近的地方,鼓勵大眾接觸溪流,而不是成為藏污納垢的處所,使人們對到野溪丟垃圾的罪惡感低,頻頻造成環境問題。新北市政府沒有專門處理河川垃圾的組織,他們靠著民間力量組織起來,一起清垃圾、修復且恢復舢舨原本的樣貌,放置在淡水河口。

眾聲共鳴.在地實踐

最後的圓桌論壇中,多次與竹圍工作室合作、同為淡水社區大學講師的陳江河老師分享道,關心河川議題不一定要巡守,以快樂的方式(像是划船)親近也很好。除了行動、建構知識性的平台,帶民眾淨灘並和公部門對話,都很重要。他提及,樹梅坑溪守護聯盟並無正式立案,成員們皆自發性參與,經營團隊不易,需要一些外部資源和資金才能持續下去,目前有不少志工夥伴都曾在其他NGO有些經驗,他個人則在荒野保護協會擔任志工,不限專業,只要認同且願意花時間參與,相信會有所改變。江河老師始終記得蕭老師一步一步以溫柔堅定的力量做事,接納不同意見、聲音化為力量,相信整個環境會越來越好,下一代才會越來越快樂。這次論壇中,每位講者、主持人和參與者心中都有所感觸,始終記得我們的領導者蕭老師。曉雯姐說,竹圍國小、國中和諸多團隊、夥伴們支持著河川議題,竹圍工作室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才能成為藝術界重要的典範。樹梅坑溪的議題即是臺灣河川問題的縮影,透過離社區近的小尺度溪流,我們參與其中、在地實驗,樹梅坑溪成為我們監督公部門和實踐行動的生活場域。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