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談人:
陳 彥 慈 |竹圍工作室 副總監,本案專案經理
李 依 佩|細着藝術 策展人,本案專案副理
Techit Jiro|SATARANA 共同創辦人,本案合作夥伴
陳曼均 |竹圍工作室 公關推廣暨總監秘書,本案專案助理
楊俊業博士|《探索泰國:泰國文化面面觀》作者,本案文化觀察顧問
李致德|《看見泰國》共同創辦人,本案文化觀察顧問
活動側記:
陳 思 妤|竹圍工作室2020春秋季實習生
圓桌會談側記
邀請兩位在此次的交流中協助補充了大量關於文化政策及文化觀察方面資訊資的夥伴:深外交官,同時也是《探索泰國:泰國文化面面觀》作者的楊俊業博士,以及線上網路媒體人李致德(黑熊)與會。上下午兩場的分享會談及很多兩城雙方的文化活動。
主持人曼均延續討論向兩位特別來賓提問,依據兩位觀察,泰國政府對於城市發展的態度是什麼?以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泰國市民的參與度又是如何?
為了更透徹的認識泰國,楊博士結合之前外派經驗,每到一個新的場域、新的國家,就會去了解一個同樣的文化表徵,在這個國家它代表的意義是什麼,舉例顏色,同樣一種顏色在不同的國家所呈現的意義分別為何?透過在泰國服務六年半的期間,費盡心力將所見所聞匯集編撰了《探索泰國:泰國文化面面觀》一書。
回應主持人的問題,楊博士認為不僅是泰國,其實每個政府對於自身的文化發展都有一定的期待,提升方式在不同的政府輪替之間,著力點也各有不同。例如現今泰國政府在總理上台後對於文化政策領域來說,沒有一個較為明確或具體的執行方向,比較偏重利用數位科技提振文化產業的產值的務實性文化政策,上述Locall美食平台便是例證。泰國政府對於城市治理也是期望在疫情期間大家遭限制的情況下,能想盡辦法透過網際網路、電商平台整合國內文化創意產業。但我們要思考的點是,整合出的商品所針對的對象是當地人還是外國人,目標群的不同對於在地文化的了解方面也會不同;倘若對象是外國人,則應該從外國人的角度來認識什麼叫做「泰國」,以外國人知道的「泰國」來設計商品,對象導向本地人時,商品則應該更加的在地化同時吸睛。
黑熊則提到城市發展是需要預算。泰國前幾年有智慧城市週,不同地方共襄盛舉,當時有抗議群眾,學運現在還在進行,雖然看不到實際進展有大幅的變動,但大家仍舊不間斷談論,以緩慢的步調一步步改善。基本上城市發展是爭取預算最好的科目,總體的方向是往「智慧城市 Smart City 」方向走,但目前的觀察是政府的口號大於實際動作,組織複雜,金費流向不透明,以致整體效能稍嫌低落。
隨後,計畫發起人彥慈請教地方培力問題,外部專業者(中介者)進入社區帶起社會議題及討論,但退場後如何培養地方繼續維持對於議題的關注?
Techit回覆到,社區發展不只是硬體發展,在地人的心態同樣需要培養,在地人透過社區營造的過程能夠了解到如何跟利害關係人交涉,市民有了這樣的理解後就可以持續善用所學和心態當作工具,如此一來即使專業組織抽離後仍可靠自身力量延續,這也正是SATARANA期望能達成的目標,因為組織不可能永遠介入所有社群的,總有退場的一天。
楊博士接著分享一則風趣且生動的現象,試圖呼應前一個講者提到的——組織做的東西要獲得當地住民的認同,也必須是他們需要的。一年夏天台灣派了專家到蒙古踏查,推廣蔬果、農產品的育成技術,考察當地後技術人員說雖然只有種植期不足三月,但可以利用遼闊且肥沃土地進行機械化快速且大量的種植,豐碩的蔬菜可供居民使用。不料肥美蔬菜上市後,當地市場的銷量卻不如預期,後來才發覺蒙古人對於蔬菜的定義是根莖類,因為幾百年來一直都沒有種植和食用蔬菜的飲食習慣。這樣的例子也指出了,即使我們立意良善將「我們覺得好」的一切,套用到他人身上不見得適用,這便是文化差異,因此考慮到住民習慣,並往住民認同的事物上發展才能相較發揮成效。
茶歇側記:
這次活動自製的甜點「椰汁西古米糕」,也是由Techit Jiro提供食譜給竹圍工作室,進行泰國飲食文化的交流。Techit Jiro提到小時侯都會有手推車販售這個傳統點心,每次經過家裡都會去購買,以前還能吃十杯左右。分享會現場也和Techit Jiro視訊互動,非常逗趣。
竹圍工作室2020秋冬季實習生黃佳珊,將飲食文化交流的成果繪製成食譜,於活動宣傳過程中分享給網際網路上對台泰文化有興趣的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