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專題論壇二:單打獨鬥還是抱團求生?看我們怎麼養出藝文發展的沃土!
13:30-14:50
1994年,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先生提出「空間解嚴」,高倡釋出管制空間,解嚴威權封閉氛圍,以提高城市空間的公共性,此舉更促成了華山酒廠轉型成為藝文特區。同時,文建會也透過各種研究計畫,積極從國外經驗汲取能量,例如全球藝術村的研究計畫、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等。
除了硬體空間的活化之外,同一時期也有視覺藝術聯盟等民間團體興起,透過倡議與參與決策,爭取藝術家的社會與身份識別、提倡工作者的勞動與法律保障。政府更改制文建會、成立國藝會,造就了後續蓬勃的創作發展。過程中,藝術家們時而秉持本位監督政府,時而介入體制參與整體政策諮詢規劃。前行者們一路以來的點滴奮鬥,逐漸形塑出我們現今所認為理所當然的藝文環境常態。
政府以文化政策擘劃治理,創藝工作者以創作提問、以身試探體制。問,這盆沃土,是如何被養成?資源是否被誰持有?誰佔據了好山頭?而身處其中的創藝工作者們,又可以如何參與,以營造對文化藝術工作者有利的發展環境?
在竹圍工作室本身不同的發展階段中,與各界文化工作者皆發展出或深或淺的交集。姚孟吟總監長期與蕭麗虹老師共事,與蕭老師並肩投入文化政策與藝術村研究。李曉雯總監在任職竹圍期間,從歐洲將綠色藝術概念帶回台灣。于國華老師長期關注表演藝術工作環境與勞動權益,並與蕭老師一同推動四城論壇,促成城際交流。蔡坤霖則在藝創工會理事長任內爭取藝術家勞權以及身分認證。與談人從各自的歷練出發,一同探究藝術家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公私對話過程的困難及挑戰,推敲未來藝文發展的其他路徑。
主持人:
跨領域藝術之寫作者、研究者、經理人。曾任藝術家出版社《藝術收藏+設計雜誌》執行編輯與執行主編;財團法人國家⽂化藝術基金會國際交流專員,參與「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前期規劃;另任藝術推廣平台《國藝會線上誌》主編及《台灣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統籌。現參與跨領域藝術之國際交流、研究策劃製作、書寫,特別關注藝術社會參與之跨文化脈絡實踐,以及藝術工作者於之中的協作共創動能。曾參與專案包括2018年台北白晝之夜、2019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夏日青年藝術節、竹圍工作室25週年研究計畫、文化部東南亞文化創意交流平台等。
與談人:
資深藝術行政與策劃者,法國巴黎第八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1998年返台後即加入台灣當代藝術的推手-竹圍工作室,先後參與藝術村、閒置空間藝文再造等文化政策研究與國內外藝文網絡的串連,倡議藝術的力量可以跨越文化鴻溝,打開新的視野。2010年創立福室繪工作室,透過公共藝術、課程規劃、工作坊等多元藝術表現與計畫,創造藝術與社會接合的介面,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曾任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學學文創志業公司董事兼執行長、聯合報資深記者等。目前兼任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常務理事、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董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等。
畢業於德州理工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曾服務於竹圍工作室,並參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執行,曾應荷蘭藝術平台邀約赴歐研習,理解歐洲藝術平台體系,及歐洲各國如何透過藝術推廣生態環境議題。擁有多年國內外博物館藝術行政工作經驗,長期致力於推廣藝文活動及藝術家服務,著力於以藝術進駐的方式開啟地方與國際的連結,與公眾共創地方共識、激發想像。
藝術家蔡坤霖,1979年出生於臺灣臺南,其創作思考受到過去求學過程中發現了被掩蓋或是被竄改的台灣歷史與地理影響,所以他以地理與歷史疊合調查的考掘與保存作為其主要的創作核心。其作品形式橫跨裝置、雕塑、聲響、版畫、錄影等,透過多元的形式來表達他對於史地複合之後所得到的觀察,因此每次計畫中所生產的作品都是一種面向的看法。在藝術家的代表作「回看計畫—黃金町」(2018年)中,他調查了橫濱的土地歷史與水下聲音之間的關係,最後重新將橫濱的土地與海洋給連結的起來,從而讓民眾重新看待自身與土地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