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專題論壇三:藝術進入地方
15:10-16:30
臺灣在社區發展政策上,長年借鏡於日本經驗,從社區總體營造,甚或者是近年的社區設計、地方創生等,各式名詞令人撩亂。除了社造領域之外,藝術之於地方的改變效益也成為借鑑的重點。如此透過舉辦藝術祭振興地方的成功案例,在引入台灣後成為政府的新興政策工具,挹注大量資源,在臺灣各地掀起風潮,促使各地藝術季的舉辦如煙火般輪般綻放,「藝術季」成為地區活化的常用起手式。
如今當代藝術對議題的凝視逐漸轉移,對話、關係、思考與行動被承認是藝術創作的一種方法。「藝術介入」也成為近年帶出地方集體記憶、催化地方共同意識的好工具。然而,隨著政策推進和資源分配的改變,「藝術介入」在台灣產生另一種質變,當藝術季成為標案、參與式共創成為標配,藝術家如同下游廠商一般在其中被分配位置。到藝術季結束時,資源的大餅被分食殆盡,實質在地方產生正向效益有多少卻有待商榷。面對藝術與人、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處理,竹圍工作室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後,仍持續經營地方、關注在地議題。而藝術家在取得資源的同時,選擇以什麼樣的對話姿態、什麼樣的策略脈絡走進地方,才能對地方產生正向質變,也是我們持續探問的課題。
本場次將邀請以環境藝術與地方對話的行動者,現任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的吳瑪悧老師、用藝術帶領基隆青年更靠近海的藝術家林書豪、和學生一起發起《佔領淡水河行動》,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的藝術家涂維政、以《『花綵列嶼』斷層藝術節》在地方實踐當代的藝術家李德茂,分享各自面對地方的凝視焦點與思維脈絡,也透過對話共同探討他們如何帶著區域性的整體思維,解析地方的需求與困境,一步一步走入地方,以藝術帶動更深層的正向改變。
主持人:
台灣苗栗人,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藝術管理碩士。擁有閩南與客家血統,造就長期對於跨角色與行為的研究熱忱。透過異質編織及再生創作,探討在矛盾也兼容的當代環境下,如何重新定義「廢棄」議題。她現從事藝術創作及教學,為「廢青不廢」、「不廢跨村實驗室」創辦人,持續策動群體參與「不廢行動」,實踐在當代社群影響與自然環境變遷下個人自處與群體共創的可能性。
與談人:
畢業於杜賽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現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受歷史的前衛啟發,其作品和研究主要關注在藝術對公共領域所能產生的作用。
她進行了系列與社群相關的參與式藝術計畫,重要作品包括:《從妳的皮膚甦醒》(2000-2004)、《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5-2007)、《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以及與竹圍工作室共同合作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等。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於2013年獲得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
吳瑪悧於2016年獲頒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2018年共同策畫第十一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目前居住於花蓮。自2017年開始以錄像發表作品,2018年起嘗試從事策展,策劃了寶藏巖光節、斷層藝術節等,並於2019年成立志哈克藝術實驗場,試圖讓當代藝術更頻繁地流動於花蓮。基於物理學、哲學、藝術背景,在2018寶藏巖光節中開始發展重力波相關的藝術想像,游移在純粹理性的科學實證和可感經驗的感性邏輯之間,尋找兩者的關連及斷裂。
1969年生於台灣高雄,2005年台南藝術大學造形所畢業,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作品曾受邀於2006「上海雙年展--超設計」、2007義大利拿坡里當代美術館、2008紐約皇后美術館、2012「第四屆廣州三年展—見所未見」廣東美術館、2012「第九屆光州雙年展—圓桌」韓國光州雙年展、2013「歷史上的重量」新加坡美術館、2017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 Museum,2018第一屆泰國雙年展永久典藏,2019受邀荷蘭國家博物館個展。
創作將「自我」異變成「體制」,作品擬造考古背景真實所編造的「歷史證據」,將「科技擬古物」與不同文明、不同時代的特有形制相互拼貼,在作品中包覆交融當地傳說與當代現象,產生歷史與真實錯置的謬誤感,指涉他所理解的資訊文明狀態,並思考社會普遍存在文化主體認同的歧異與焦慮症。
參考資料:流域美學藝術啟動計畫-行動教室.pdf
生活於基隆,現為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 負責人,星濱山海港學校 / 創校人,且為2019 大魚來了插畫節、2018苔客上岸藝術節 / 策展人。過去曾在2016年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橫濱黃金町實習,自2017年至今,在正濱漁港透過藝術共創參與行動計畫,引入「Creator In Residence (CIR)」概念,自籌自辦大型藝術祭的地域策展,與來自各地青年夥伴共同努力下,希望創造百年漁港的文化創意復興,形塑基隆城市的創意場域。 2018苔客上岸-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榮獲Shopping Design - Best 100「在地文化推廣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