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專題論壇四:跨域合作,借藝使力
10:40-12:00
從早期的藝術概念實驗基地,到跨域交流的倡議人與實踐者,竹圍工作室讓藝術創作中有社會關懷,也讓社會關懷有了藝術創作的色彩。除了鼓勵藝術家落實跨出領域的異質實驗,工作室更讓不同背景的專業者透過藝術作為媒介,開啟對話,讓生硬、冰冷或尖銳的議題變得可觸碰、可討論,因此擴大議題的受眾群體,使公眾參與的角度得以更加多元。
竹圍工作室是領域、人群與議題對話中介的平台。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透過工作室的中介,接觸並援引藝術到自己耕耘的領域。葉佩如從竹圍駐村得到啟發結合個人觀察,發起新竹南門溪的合流計畫,在藝術實踐中重新與家鄉連結。黃瑞茂老師以建築專業為本,由藝術為淡水都市設計帶入創意思考,促發地方空間的改變。林柏昌老師原為跨海逐蝶的生態攝影工作者,由於樹梅坑溪計劃而開始進入竹圍後山,透過定期生態踏查、參與地方事務,持續在公私對話與公共工程追蹤上著力發聲。陳彥慈從文化保存領域進入竹圍工作室之後,持續遊走藝術行政與社區文化之間,結合兩者是她長年一貫的關懷。
藝術是觸發改變的連結媒介,也是推動影響的創意引擎。然而,如何在不同領域的基礎上促發對話、產生可行的共識,並且成為能夠融入當地脈絡的後續行動,不只需要開放的心態、專業的輔助,更需要在地民眾的參與。與會者將分享專業者與地方居民如何透過藝術的兼容性形成改變與創建的力量,持久而持續的社會實踐行動。
主持人:
2016年獲選竹圍工作室創藝新秀計畫藝術家,參與編輯《樹梅坑溪‧阮ㄟ報》第23期。
近十年,其藝術作品、駐村創作及研究經驗,擴及台灣、港澳、越南、蒙古、印尼和墨西哥等地。重要合作型策展:「第三屆印尼望加錫雙年展:遷徙、河流與料理」、「記憶的疆界」(台北當代藝術館,2020)、「心向與身住:圖飾.家屋.全球時代下的蒙古人心靈」(蒙藏文化中心,2021)等。
與談人:
葉佩如出生於彰化,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畢業,現任國小教師,同時進行個人創作。
擅長以鋼刷在老舊牆面上刻刮出有如水墨工筆畫的線條,並將此創作方式命名為「垢圖」,她將傳統水墨畫的精神轉換成壁畫,試圖用反向的方式為城市留下屬於它們的記憶,更以教學經驗來策劃南門溪環境藝術行動,結合跨領域藝術與環境教育,目前已成為新竹市陽光國小校本課程,此計畫曾多次獲邀至國外交流,至今仍在教育領域持續推動著。
社區、環境、合作、對話,是其作品要素不可或缺的一環,作品展現出多元與跨領域的特質。
現職為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生於1962年台灣彰化。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1993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在台北市與淡水地區從事在地環境改造工作超過二十年的時間。
除了建築、景觀與公共藝術的作品之外,曾任「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長期以來關注台灣社會轉變過程中,針對種種的都市議題進行政策論述與抵抗行動,包括社區設計、歷史保存、創意城市、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等等。出版「文化空間創意再造」與「藝域書寫」等書。獲獎的公共藝術作品包括: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等。
林柏昌的荒野自然名「大笨蝶」,因高中生物社團接觸生態領域至今逾三十年,2013年起帶領社區大學學員投入樹梅坑溪流域生態踏查與觀察攝影至今。現任淡水、北投、中正社區大學自然生態講師,曾任台灣昆蟲生態保育協會秘書長、成功高中「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志工團隊召集人、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秘書長、荒野保護協會專職與解說員、真理大學自然野趣社指導老師、臺北市立動物園服務隊解說組長。
陳彥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畢。遊移於文化與藝術的邊界,摸索社會公義與人本價值的尋道人。2019年發起《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公民科技專案,試圖透過資訊公開以降低民眾監督台灣河溪工程的參與門檻,並持續促進公私對話協力至今。2020年和藝術家一起以《校外。教學│亞洲聯結藝術創作計畫》與基隆在地學校合作,探討人類與海洋、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