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圓桌對談: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15:10-16:30
地處邊緣的竹圍工作室,長期以非主流的藝術訴求發起倡議,從陶藝工作室成為裝置藝術創作與展演的中心。它深信著藝術的社會價值與影響力,在兩千年初休息的空檔,轉身成為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更化為臺灣文化政策的推手。竹圍工作室不僅只是藝術空間,它關注廣泛的議題且涉足多重的領域,如此特立獨行了二十五年,而仍未澆熄對理想的熱情,持續以實踐形狀著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二十五年來多重身份的轉變,可以見到竹圍工作室以小搏大的活力,引介創造資源的能量,以及回應當代議題的機動性。竹圍工作室發展期間,也見證臺灣藝文環境巨大的改變。經過二十五年的努力,民間成立許多組織與工會,為創藝工作者的權益爭取而奮鬥,社會對於藝術工作者的接受度更大為提高。關係、行為、對話、行動都可以被認為是藝術創作的一種。藝術工作者對於環境的想像已經不是與政府對立,他們接受文化主管機關的定期補助資源,在自己的理想與政府的願景間謀求平衡。藝術工作者走進社會公眾和在地居民,同時帶著普世與區域性的觀點來認識他鄉並理解故鄉,以創作解析、回應過程中的提問。
透過空間作為媒合中介者,各領域的專業者接觸藝術、轉化藝術,甚至願意將從藝術中所獲得的刺激進一步活用在自身的專業脈絡中,激盪出更多元的思維與多樣的行動方案。在這一系列往來互動的交互運動之下,「人」為「空間」注入生命與活力,「空間」以其資源扶植育成「人」,無論是「空間」組織本身,或是核心構成元素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滋養。而並非所有「人」都為藝術家服務,藝術家同樣也在藝術行政與策展人的協力作用之下,得以完成自我實現。
討論一、
- 空間的休止:竹圍工作室的可替代與不可替代
- 空間回看自己。
- 竹圍的象徵與精神。
- 未來海內外連結的中介者。
- 未來資源的創造與發散者。
- 空間的不/可替代性。
- 文化空間歷史/記憶的保存。
討論二、
- 後疫情:創藝工作者與藝文空間的關係重構
- 私營藝文空間與公家藝術村。
- 後疫時代的對話空間建構與需求。
- 透過新科技走入人群。
主持人:
畢業於杜賽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現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受歷史的前衛啟發,其作品和研究主要關注在藝術對公共領域所能產生的作用。
她進行了系列與社群相關的參與式藝術計畫,重要作品包括:《從妳的皮膚甦醒》(2000-2004)、《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5-2007)、《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以及與竹圍工作室共同合作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等。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於2013年獲得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
吳瑪悧於2016年獲頒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2018年共同策畫第十一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與談人:
1989年生於台灣台中市,目前生活、創作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班。目前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
作品關注空間、建築與影像間的符碼、語言、美學狀態和意義。創作媒材包括影像、繪畫、裝置、新媒體等,企圖以作品實踐出個人內在的「安適之所」,以及存在狀態與哲思。
畢業於德州理工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曾服務於竹圍工作室,並參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執行,曾應荷蘭藝術平台邀約赴歐研習,理解歐洲藝術平台體系,及歐洲各國如何透過藝術推廣生態環境議題。擁有多年國內外博物館藝術行政工作經驗,長期致力於推廣藝文活動及藝術家服務,著力於以藝術進駐的方式開啟地方與國際的連結,與公眾共創地方共識、激發想像。
現職為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生於1962年台灣彰化。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1993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在台北市與淡水地區從事在地環境改造工作超過二十年的時間。
除了建築、景觀與公共藝術的作品之外,曾任「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長期以來關注台灣社會轉變過程中,針對種種的都市議題進行政策論述與抵抗行動,包括社區設計、歷史保存、創意城市、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等等。出版「文化空間創意再造」與「藝域書寫」等書。獲獎的公共藝術作品包括: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等。
出生於台北,畢業於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開始投入藝術創作。曾台中二十號倉庫鐵道藝術村駐村、金澤Kanazawa Art Port、淡水新北國際藝術村、桃園龍潭菱潭街,加入新樂園藝術空間迄今,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目前擔任新樂園藝術空間總監、就讀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班,成立工作山陵線工作室,主要創作為複合媒材及空間裝置,關注社會體制內的運作對抗以及個人與社群環境的對話。
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秘書長、臺灣維基數據社群共同主持人、立法院開放國會委員會民間委員。2017年起參與維基編輯與社群活動,2018 年為「李梅樹紀念館維基館藏開放計畫」共同主持人,協助處理李梅樹、劉清港等相關重要文化物件數位化並開放至維基共享資源等平台;2019年與數位社群成員共同發起臺灣維基數據社群 ( Wikidata Taiwan) 專注處理臺灣地方資料如何轉換為結構化資料之研究。曾於 g0v 雙月大松提出地方學資料收錄計畫,2019 年與 2020 年分別在 COSCUP 來台講與 g0v summit 2021 發表 【Wikidata 如何寫臺文】、【臺灣館連開放的挑戰 低成本、低介入的 wikidata 是可能的出路嗎?】等在地化研究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