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交往的25年——談竹圍工作室「後樹梅時代」的網絡織圖
文/許祐綸
成立於1995年的竹圍工作室,於今(2020)年屆滿25週年,同時,面對空間營運的挑戰與外部環境變動,在2020年7月發布告別聲明,宣告現有淡水河邊基地運作模式將於2021年底告終,未來型態轉向尚待籌整,定見未決。
此前,2019年竹圍工作室啟動25週年專案計畫,在與專案工作小組的討論過程中,工作團隊以創辦人蕭麗虹「藝術及藝術家對社會具有價值」的發聲願景出發,再經共同討論,以過往工作室活動特性,拉出五個主題回顧軸線:生態、社會參與、人才養成、空間營運、國際連結。其中,「社會」既是整個專案希望拉出的關懷脈絡,竹圍工作室在不同時代里程裡,以基地、空間、平台、網絡等不同型態的角色,中介藝術之社會參與的實踐模式,也就是梳理相關資料時嘗試探見的。
系列專文的主題「社會參與」,以上述角度,探問工作室與社會交往的來時路徑,希望描繪出工作室如何在其歷程中,透過與內外部專業工作者、藝術內外社群的互動往來,挪移出一個其所標榜之「藝術對社會有價值」的實踐路徑。
本文先試圖回看2012年起,工作室經歷樹梅坑溪行動實踐模式與哲學思考洗禮後,各種連結在地與國際網絡,所標誌出對藝術工作者之「社會性」的主張與實踐方法;下篇,則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開始啟動的2009年以前為切面,描繪工作室近年社會參與角色的早期樣態,特別是透過相關政策的爭取、組織的形成,在推進藝術家身份的社會認定,為藝術工作者社會參與的正當性賦予,扮演中介甚至前瞻角色。
- 「後樹梅時代」的標誌意義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自2009年由吳瑪悧與蕭麗虹自發啟動調研,隔年獲國藝會策展專案補助,經歷台新獎等不同獎助機制肯定,常以2012年做為計畫尾聲。然而,計畫並未隨著相關獎助之結案而告終,而是對工作室營運模式、專案計畫的操作與執行、藝術進駐機制的設定,甚至網絡連結的開啟,均有所影響。
所謂以「後樹梅時代」稱之的線性時間軸區分,有其脈絡追溯。最直接原因,是在與工作室長期工作的夥伴口中,不約而同聽見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對現今工作室運作模式的影響,部分工作室夥伴對竹圍近年歷程的描述,直接以「後樹梅時代」代稱,隱約指向工作室在運作軸向上,有一指標性的分水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對竹圍工作室社區/群連結的著力,與策展人、藝術家及藝術外部社群的網絡連結,具有重要啟示。計畫建立了藝術與生活接軌的不同脈絡,顛覆了藝術領域對當代藝術計畫操作方式的想像,也對竹圍工作室的藝術行動、社區參與、環境藝術行動影響到今天。該藝術行動內容與對廣泛藝術實踐的影像,國內外已有大量出版撰述可參,本文不再贅寫,而是著重在經歷樹梅坑溪行動洗禮的竹圍工作室,如何面對自身、社群,也面對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大致抓出三個主軸,包括1) 有意識經營的在地社區連結,2) 以藝術進駐強化社會連結定位,3) 由邊緣重回整體城市發展論述。
- 維繫在地社區連結的多樣嘗試
樹梅坑溪計畫是工作室在社區與環境議題上集大成之標誌實踐,而計畫獲得國內外廣泛關注之後,如何長期維繫其最初欲擾動的影響力,則成為工作室投注大量心力、多所嘗試的在地行動努力。計畫獲得台新獎的獎金,再投入計畫相關社區工作。「樹梅坑溪計畫之後,工作室許多空間規劃與在地實踐,其實都是尋找與社群對話可能的不同嘗試。」環境與社區經理陳彥慈說,2013年9月發刊的社區報,就是其一,期待透過社區刊物的編寫發行,帶動參與與地方故事的發掘。然而,納入社區居民的刊物共筆,需有意識長期維繫投入,對工作室成員,亦是在既有營運事務上的額外任務,「我們剛開始希望社區居民成為共同寫者,但到後來,都是工作室的人自己主筆,也導致一直延遲發刊。」紙本刊物發行26期後以停刊告終,有數位媒體興起、工作室自身網站功能增加的背景脈絡,也有社區刊物維繫不易的折衷取逕。工作室現今在網站、電子報、社群媒體上的內容生產,可視為社區媒體的延續轉型,作為持續關注在地的訊息平台。
類似的連結維繫計畫,還有2013年起舉辦3-4屆的樹梅坑溪夏令營(如何辦?內容、講師、參與者?),除維繫對樹梅坑溪關注溫度,也以收費模式嘗試建立自營運系統。此外,2015年起,竹圍工作室緊鄰大門車道的展場之一「小客廳」,也曾經內部改裝,短暫轉型為常態開放的「綠色小客廳」,舉辦環境相關公開活動,空間內也收錄相關文件書籍,目標成為樹梅坑溪有關的資料庫。工作室一度也與新興創業團隊「藍花咖啡廳」合作,尤其進駐「小客廳」提供餐飲,目標在於吸引工作室旁自行車道往來的過路人口停駐。然而諸多嘗試立意創新,然而缺乏營運模式建立的開放子空間無以維繫,對外仍回到租借型的運作方發。
雖有諸多嘗試未果,2015-2016年間,工作室累積的環境生態關懷、社區連結、連結網絡,仍獲得大程度收整,除前述夏令營外,體驗課程、走溪活動策動,以及大量的社區參訪與活動策劃,均是基於此脈絡的延伸擴散,並有意識地從擾動、發起者的位置,退居參與者的協作角色。
- 由社區環境議題,到更宏觀視野的永續生活關注
在近五至十年,竹圍工作室的連結從環境議題,長出更廣闊議題觸角與實踐場域。其中對於「城市發展」或「創意城市」相關議題的擾動參與,是其中一有趣軸向。竹圍雖位處河畔,從成立以來也一直以替代空間的邊緣性立足,然而從對「空間」的關注出發,交集環境生態意識,從早期便在議題的關注向度上,將城市概念納入交集當中;2002年法國策展人《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即是以大淡水地區地域為主軸的策劃。另一方面,竹圍工作室自1999年爭取華山園區的行動後,逐漸從替代空間、在地藝術生產機制與社區及社會公共性的連動,邁向了更以創意城市發展的探索與概念引進,包括將英國城市發展顧問、「創意城市」概念的主要國際推動者Charles Landry引介於台北;以及由此延伸,在2012年以後,諸多承接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都市發展局等單位委託的研究與推廣案,包括竹圍工作室(以竹圍創藝國際名義)「臺北邁向創意城市中英文書冊」編製,或是「推廣創意城市行動企劃」,以及後續作為台北執行單位的國際論壇「城市文化交流會議」等。
竹圍工作室對於城市發展與社區連結的並進,不斷持續並來回相互引動,在近年又大致圍繞著一廣泛的「永續生活」關注而成。「永續」一詞在2015年正式被聯合國納入全球發展目標論述中,將過往對於環境生態、人權、文化等諸多面向的健全發展,羅列至十七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下。一直在國際交流與脈動前沿的工作室自然也受到影響,將「永續」納入實踐論述,並在議題上持續有多所新嘗試與實踐。例如2018年在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的工作坊《0→1→0:好生態,不合作嗎?》,以合作社運作模式與循環經濟作為探索視角,而其國際活動的連結,也更以聚焦圍繞永續議題展開。
- 主題性的藝術進駐計劃
與此同時,作為工作室核心的藝術進駐計畫,在近年更有主題聚焦,也透過國內外駐村藝術家的創作計畫,和社區與社會團體與議題產生關聯。竹圍工作室從2009年開始創藝駐村計畫,2015年開始訂定年度主題。歷年主題包括:2015社會翻轉(social change)、2016-2017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2018-2019遊戲規則(Rule of Game),到2020年配合25週年計畫主題,更向廣大的跨領域文化創意工作者題與環境或社會參與有關的提案申請,其他進駐計劃如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專案型駐村等,都可以觀察到2006年以後進駐藝術家作品越往社會議題、社群連結、社群參與、社區等主軸的明顯傾向,通過甄選進駐的藝術家,也因此更與工作室社會參與的軸向有直接與間接關聯產生。
在藝術進駐層面,工作室團隊扮演著資源連結的中介角色,累積長期國內外藝術與跨領域社群與社區網絡,讓藝術家能夠進入到不同的社會場域中產生連結與互動。 2010年後進駐的藝術家,尤其顯著,例如Alecia Neo《開發視障者的創意世界》,在台期間將與伊甸基金會合作。「鐵門特工隊計畫」則起源於香港藝術家方韻芝在一間早餐店鐵門上的創作,無意間帶動了竹圍社區居民的參與以及討論。印尼團體Ketemu,則透過工作室與關渡自然公園合作的「社子生態-環境教育x藝術創作」相關企劃參與,將藝術連結教育、環境領域。在竹圍工作室進駐藝術家們的實踐,多數圍繞著廣泛的社會議題展開,而由於工作室的國際連結合作單位亦有社會參與取向,國際合作而推動的「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選送赴外駐地的台灣藝術工作者,亦在創作實踐上帶有社會關注,於是,無論是進入竹圍工作室以期空間作為基地,或是由竹圍工作室選送至國外,加上其他專案型如透過特定展覽計畫進駐工作室的藝術工作者,交織成一綿密的在地與國際連結網絡、以及藝術之社會參與的多元實踐圖像。
另外,竹圍工作室亦有意識地在藝術工作者的孵化上強化社會永續精神。2015年工作室20週年計畫延伸的Booboo計畫,在一個月的期間內,共吸引了近四十個願景計劃,經過兩個月與參與者的深入面談、共同討論的時間,最終選出七位「種子夥伴」,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換計畫,獲選者有「視覺藝術家、留學生、新聞工作者、在地社區團隊、獨立策展人、城市探查者」,工作室持續與種子夥伴們交流互動,從概念發展的腦力激盪、mentor的經驗指導、相關機構/人脈引薦、資訊與活動的交換與推廣、甚至協助財源的找尋等方式,協助計畫實現。
- 從邊緣,再到邊緣的中心
竹圍工作室在創始之初,以一「邊緣性」的地理與實踐位置立足,然在議題的關注與參與,卻可看出從小眾逐步邁向中心的路徑——從顛覆、挑戰、衝撞的實驗,在主流論述關注較少的藝文生態裡,蔓長出生猛能量;然而在實踐的路徑上,25年來慢慢走往強調共創、協作的「社會參與、環境意識、永續發展」等以共榮和諧、更具世界主義觀點的向度。此路徑有其時代背景的牽動,也有因與全球社群密切互動,而成就工作室在台灣和世界趨勢議題接軌相對第一線的位置,同時透過各種在地與全球網絡的鋪展,將議題擴散至藝術以外的實踐領域。
然而,由一以國際藝術村與替代空間作為運作本質的組織,高舉社會價值與全球性議題責任旗幟呼告,其風險便是承擔道德疲乏及人員心力的浩劫。在密集的計畫發動、專案規劃操作、營運節奏下,工作室內部少有空間、時間,對歷來機動而廣泛的社會議題及資源投注進行收束聚焦,篩選出更值得關注之議題並深化其實踐體質與理論知識系統;於是其遭遇之矛盾,便是即便關注永續議題,在自身組織體質上,卻面臨計畫均無法長期經營之困境。雖說如此,替代空間的本質,本帶有游擊概念而生,工作的計畫型特質,本也必須面對起結案的時效與資源考驗;若組織需延長其影響力與實踐觸角,則需要根本的機構化轉型似是必要之途——然而這是否真的是工作室所適合並有條件推動的大幅度重整?恐怕有待反覆斟酌辯證。
無論如何,以邊陲衍生的包容性,有機卻充滿行動力的實踐能量,是竹圍工作室串連起藝術領域內與外、國內與國外的人與資源的最根本優勢與成就,對藝術的定義的包容與擴充,廣大而綿密且入世的網絡動員編織,則是25年歷程裡可以說是藝術領域連結至更廣大社會環境的重要中介。竹圍工作室在1/4世紀歲月裡與社會密切往復,有諸多想望與嘗試,面對不少難解挑戰,也有擴張與翻新,以及蹲低躍起再重整步伐的汲汲思索。25年歲月,基地雖將告別,組織能動仍在,端看如何傳遞,將影響延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