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想法
觀察整個生態,瞭解它的主要問題,對結構性有個了解後,才能批判,並塑造一些願景,說服很多人一起做事
我們難擋大陸採規模化的展覽經濟,但我們可以用具有規模的游擊戰,把人連結一起,任何地方都有舞台
對都市的看法
半年前出版的一本書《藝術在街道上的日常工作》
最近構思的書,概念是一個城市從天空到地上,在大樓與大樓之間有許多空地,這種地方在建築領域裡,叫「失落的空間」,類似在某些地方雖房子很漂亮,可是馬路很寬,阻止人與人的交流,人氣無法集結起來,也如停車場不適合人交往,或荒廢的閒置空間,高架橋下…;討論這些城市中許多漂亮但冷漠的空間或是被切割的空間
會思考這些空間問題是因為1997-2001年在華山的經驗
有機會思考城中的一塊空地,可以如何為城市做事,如何同時引進很多人一起來進行
最近寫的一篇文章在北美館專刊內,討論在城市裡,從天空到地上,在大樓之間的,櫥窗之間,如何去創造劇場,劇場可以是看的也可是互動的,如何在都市中空地,透過一個想法,某些東西的介入,讓空地有東西連結
「創意城市」
讓城市裡多樣元素很多團體、機構,如何形成對話,產生創造性的連結,共同產生一個不斷交流、不斷學習、不斷創造的機制,以產生能量
創意城市是結構上的連結,把一個城市當作動態的文本,從文本到實踐的一個大元素,如何把城市這些東西有視覺的、不同團體機構等等元素,碰在一起以產生能量,有這樣的思考,有這樣的感知可以把它碰在一起,可以發揮舞台就很多
高度vs視野
101大樓的出現
現代主義藝評家:高樓的高度改變人的視野,用另外一種角度看世界,是人的眼睛產生改變
城市裡有某些結構性的改變,台北軸線的發生:信義路,從總統府到101的信義區這條軸線
藝術家做為時代的代言人?
城市規劃越來越多,階層越來越多,藝術家只知道某一階層的生活,內心情感是豐富的,但城市的認知是模糊,對社會的瞭解太少,如何成為社會的代言人?
後來越來越少看藝術作品或書,最愛觀察城市,可以到處去看,有很多東西沒有被寫在書上;當一個社會面對轉型時會有很多奇怪、矛盾奇怪的事會發生,但這些東西大部分沒有反應在藝術的表現上
我們的藝術表現越來越趨向流行,只是在表皮上,社會上面交叉出來的豐富厚度卻沒被看到,我們沒有把身邊的資源轉化成作品,轉化成行動,沒有轉化成願景
所屬地點環境會反應出學校學生的不同作品,比如東海學生,離都市有一定距離 房子像書院建築,台中只偶爾出像在它們的作品裡,較追求內心世界;北藝大的學生每天看著台北,腳底下的台北,在足夠高的範圍,對城市採批判的角度,但只能看不能介入;北教大的學生,跟街道貼近,學生與街道參與度高
推薦書
《後設空間》
把城市當作一個立體拼貼 談城市時是談立體的拼貼相互之間
科技的發展使人的看世界的角度不斷改變,人看城市的角度可以有很多種高度,城市有很多樣貌可以從飛機上看、鐵塔看、高架橋上看
電影〈企業戰士〉〈第五元素〉〈蜘蛛人3〉改變人的對城市的印像,一般人的城市觀看經驗很平面,大部份很貧乏,扁平的像皮一樣的;台北已經是另外一個城市、有網路、交通,有高度的,貓空纜車出現等等,可以思考的是這個城市改變了
空間的觀察
菜市場
可以看到一些便宜 逐漸淘汰的東西或是我們這邊住的人在吃的東西
一個城市是非常濃的東西
崙山布農部落
到花蓮玉里崙山部落─布農族,長老家做人類學觀察,非常有趣
這是一個沒有櫥櫃的家庭,所有東西都陳列貼在牆上,像進到它家看它的的日記一樣
而在城市是另外一個東西,有房子有漂亮的殼子,通常只能透過櫥窗給你看一小部分,如果以大剖面來看城市,可以看到上層下層和藏在裡面的東西,我們的
城市是非常複雜的,但我們的教育沒有讓學生對城市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Q&A
藝術家的身份在改變
‧劇場舞台監督、製作人在發掘城市
‧如何讓大家整合起來?進入各種層級
‧對一個地方的瞭解,尊重區域的差異,當你在一城市接觸不同人群,需要有一個基礎的瞭解
找出區域的特質
‧例:最近到崙山布農部落它們是由長老主持,那個地方偏遠 要發展觀光產業難,看不到有屬於它們文化的元素,如何把它的元素拼在一起
最近蓋了一間傳統茅草屋 變成小部落的入口意像 出產苦茶樹梅子水蜜桃等
與花蓮觀光學院合作 民宿
‧部落沒有特別的特質,如何把它們的東西找出,特別的生活方式世界觀─混合長老教會,外來團隊的角色擔任指導者、發現者,這行為很像一個藝評家在看一個藝術家作品時反覆觀看,從這個反覆的部分去看一個人的思維系統,這個時候還要就把這些放在一個整個更大的生態中間,它與其他的有何不同,與早先的傳統有種脈絡關係,這些和時間跟空間的厚度有關係也和經濟的規模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