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作的分享
台灣的藝術資源除了公部門,民間的力量也很重要,我會從台灣很多企業對藝文的贊助來談,如果有一些時間會跟大家談一談當代藝術館,台灣的藝術、藝文基金會很多就是所謂的財團法人,有做教育的、做慈善的,今天比較討論視覺藝術的基金會。
台灣的藝術基金會
80末,90年代初,為什麼有這個成立的契機,大家願意來贊助支持藝術?
1987年解嚴後,台灣政治、經濟的氛圍有很大不同,對文化的衝擊也很大,解嚴前後,很多年輕藝術家以政治議題為題,90 年代初,台灣的經濟是非常好的, 這樣的一片榮景之下,那時候很多藝術的市場就起來了,我們的政府在80年代就從事文化建設,在那時候設立了文建會,開始嚴肅地用藝術的角度看待文化建設,是從文建會出現後,在那個時候有許多各縣市立文化中心,在每個城市裡會有一些據點,鼓勵一些文化活動,1983年後台北、台中、高雄各有一個大的美術館成立,這幾年北中南各有一些重要的機構出來,主要由政府去推動,在全島有一些重點式機構的安排,可以看到大家對文化的重視,他會讓大環境讓大家去重視藝術。同時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大批的留學生回來,那時候也有比較多的機會去學習,去做一些有趣的工作,這些從事不同類型藝術的相關人才回國,呈現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況。
企業與藝術合作
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企業對教育的贊助最多,藝術的部分也很不錯,企業投入公益的目的,第一個是善盡企業的公民責任;第二提升企業形象,企業本身的文化或本身有這樣的傳統;第三也是希望提供一些藝文管道可以給員工。
藝文基金會發展的面向
一、展覽
有投注在做展覽的如帝門藝術基金會,它是在做一個品牌的建立,基金會執行者在思考比較是藝術教育、藝術史的,引進大型的國外藏品,建立一個藝術基金會的品牌,帝門也有一個小畫廊,替不少年輕藝術家辦個展,我們也用基金會去幫忙那時候還在發芽的台灣藝術。
每一個藝術基金會站在它自己企業的角度思考,所謂的定位很重要,要怎樣做到讓大家看到,讓老闆滿意。幾個例子來談;
富邦藝術基金會
執行董事是張元茜,他們走出一個無牆美術館的方式,把藝術帶出白盒子藝術空間到公共空間去,因為富邦金控本身是金融公司也是一個建設公司,擁有很多待開發的土地,它們做了很多有企圖心、戶外的無牆美術館,在它們還沒有開發的企業土地上,這樣的展覽放在戶外公共空間的質地、能量、氛圍是很不一樣的, 怎樣跟外面環境做一個相融或互斥的效果是很有趣的,如黃致陽〈土地倫理〉的作品,作品四周是空礦的空間,但周圍就是信義計劃區的高樓。富邦藝術小餐車的概念,把作品放在銀行的營業大廳,它把藝術品帶到辦公空間去,像一個點心一樣,它是非常靈巧的,會讓人發出會心一笑的,他們找到一個軌跡,去尋找一個可能性,可以看出它們的脈絡,其實一個策展人、藝術工作者所想出來建立出來的工作模式就是一個創作。
國巨基金會
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技術公司,他們支持電子藝術展覽,去尋找最新的當代的,贊助台灣藝術家進入國際舞台,也曾贊助李明維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中泰建設藝術基金會
跟富邦一樣用還沒開發的土地去做藝文的推廣,像明日博物館是一個博物館的概念虛擬的博物館,要去思考企業在做這些事情後面的目的是什麼,它的展覽也很扶持所謂的設計概念,最近在內湖美麗華很大的一塊地讓林銓居去做一個〈晴耕雨讀〉的展覽,它的創作不斷談到土地與他的關係,這個也是一個企業基金去找到它的image,用它去推廣一個行動概念的美術館。
剛剛看到那幾個很重要的發展的方式,決定了台灣現在這麼多年來很多、很大型的戶外的展覽,它建立一個形式,一個城市的展覽,高規格的展覽,這些是公部門都還沒去進行的。
二、藝術教育的推廣
很多基金會願意支持教育,相信投資教育應該是會有回報的,富邦基金會開始推所謂富邦講堂,其實也是想做藝術與生活結合,他們去談一個生活美學,例如它之前的〈 musical on line〉,它出發點不止是視覺藝術,去推展一種藝術跟生活的關係,譬如飲茶、品酒,從生活的角度去推廣。
廣達文教基金會是有致力於校園藝術教育的,我們知道他們給很多展覽的贊助,像故宮〈大觀〉展,但另有一條線一直在做,大家可能不清楚是針對校園藝術教育─〈游於藝〉 ,他們最早找一些現成的展覽,像劉其偉、敦煌絲路的展覽,跟策展單位合作,挑一些作品,做成複製品,請學校老師來做種子教師營,老師回到學校去配合一些教材,複製品也到學校巡迴,去一些原住民部落或偏遠地區的學校,是很有意義的program。
帝門基金會有到現在還一直在做駐校藝術家計畫,這部份剛開始政府單位沒有給資金,後來也做出一點點成績去申請贊助公部門會支持,現在甚至各地教育局把這個變成一個常態性,藝術家駐校計畫有很多做法,那時候我們做法是把藝術家帶到學校擔任教學工作,這些藝術家是自己本身就有教學經驗,能夠處理學生的問題,我們跟很多國中高中小學都有合作,這個工作強調的是把當代藝術帶到學校去,教學生怎麼去思考、發表,跟大家溝通做了什麼,去啟發小朋友可以做什麼,如何展現自信。
三、人才培育
人才是最大的資產,不同時期有很多基金會把資源放在針對人才的培育上,像帝門基金會做的藝術評論獎,開啟了當時藝術評論做為一個專業的學科,我們也訓練出一批很不錯的藝評人,那時有辦寫作營。剛剛談了國巨基金會,是做科技起家,有一個國巨科技藝術獎,他們這幾年固定跟亞洲文化協會ACC合作,選派藝術家送他們到美國去做藝術去沉澱或跟藝術家做媒材上、概念上的交流。台新也是很重要的基金會,台新藝術獎是去鼓勵一個活動的策劃,有時鼓勵創作者, 有時候得獎的是策展人,譬如表演藝術,可能是音樂家的solo,有時是一個團隊的舞碼、新的創意等等,因為形式的不同會鼓勵到不同的藝術人才,可能是一個編劇、一個創作者,很重要的也是讓我們對前一年的藝術生態有一個回顧,看看這些事情的發展代表的是不是後面一些新的文化脈絡的呈現,還是反應出當下社會經濟的狀態,或是指涉出未來下一代的思考、新的藝術的潮流,它是一個觀察的樣本,它的重要性在這裡,對藝術生態環境的觀察。同時在南部有像奇美文化基金會,它有奇美藝術獎,支持表演藝術也有視覺藝術獎。另外像聯邦美術獎光環或許沒有那麼大,但藝術創作不是只有最尖端的是主流,能夠好好鎖定在一種藝術創作媒材跟形式,這個獎它鼓勵到某些人,它不會因為主流而改變,聯邦贊助的就是繪畫且是寫實繪畫。
四、基金會收藏或研究
藝術生態本身像是一個食物鏈,從創作開始,創作者需要養份,需要生活上的支持,之後有創作後有評論有展出,最後會走到一個尾端的收藏,有這樣一個商業的機制,它有一個經濟的效益,所以收藏是重要的,基金會收藏也和企業的品味形象有關的,他們也會做推廣的工作,例如 葉榮嘉藝術基金會,他們一直希望可以做美術館,本身有很多豐富的現代藝術、當代藝術收藏像朱銘、李明維、謝素梅、陳界仁,也支持這些藝術家進入國際,幫它們做展覽專輯。國巨藝術基金會,他們的收藏在收藏幾年後有些會進入拍賣會,資金讀回饋再去買好的作品,有一年嘉士德還做了國巨基金會的常玉專拍,每一個作品都創新高,他們很清楚贊助科技藝術人才和展覽,它的定位很清楚的。
五、博物館
台灣從大型的公立博物館,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很多私人單位也有很好的藏品希望跟大眾分享,做作品的研究。奇美基金會,收藏西洋古典藝術,定位很清楚,大多收大師學徒的作品,他們站在藝術教育的概念上去進行收藏,幾年前做一個〈榮耀之門〉的展覽,在北美館、高美館有展過,譬如我們可以從這些真跡裡看到在那個時代荷蘭的光對藝術的影響,可以從這些人的作品看到,很多是很好的作品,他們也為展覽做很多導覽手冊、dvd 做推廣;還有一個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在這幾年我們對原住民的文化開始認識,他們其實已經很早期企業主就開始收了很多原住民的作品,對原住民的文化有很多研究;鳳甲美術館,在邱再興先生支持之下,有很多年輕藝術家展出,也支持科技藝術,本身也有很多不錯的收藏,其他像樹火、宗教博物館幾個私人美術館常常做一個博物館地圖,互相整合一起做一個藝術tour。
企業和政府的合作─當代藝術館
當代館是一個學藝術行政的人,寫公辦民營常提到的案例,也是唯一的案例,
2001年開始由台北市文化局,當時是由龍應台出面邀請五個本身自有基金會的企業,台積電、廣達、宏基等,在基金會的資源之外,拿出一筆錢,跟政府一起做一個嘉惠更多人的事情,它的比例是51%企業49%政府的比例,這樣的發展下,有個比較靈活的發展,在企業的概念之下籌組。本身是三級古蹟建成小學校,
光復後,這個小學校改制,慢慢改成市府辦公室,後來市政府到東區,這個地方轉化,當代館2001年五月成立,是台灣第一個公辦民營美術館,今年年底會結束這個制度,現在台北市政府把它轉到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之下,台北市文化當然也是基金會,但不是民間企業組成,是公部門的基金,當然它也需募一些款。
當代館1919-1945年是建成國小,1949年-1994年是台北市政府辦公室,現在董事是由企業和學者專家組成,我們當代館的活動希望做的是一些當代美學的展覽 、當代議題的討論,我們也做很多台灣藝術的展覽,也做很多跨領域的合作,去年的〈慢〉展覽也和漢唐樂府合作,今年年底會有一個音樂會、劇場。我們和社區的關係,包括後面的學校,去年有在當代館播放電影,我們每年都會有一個設計的展覽,希望讓當代館的面向更廣,裡面還有請清庭做一個博物館的藝術商店
QA
Q曾珮賢/ 其實當代館現場導覽都是找工讀生,這些工讀生不一定是相關科系,相關科系的人工作機會相對減少,志工的部分,會認為上層要執行的,跟他們所懂的要執行的有落差;國美館展場的工作人員,很不專業,像一些互動式的展開沒有專業的導覽,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A/ 當代館會用所謂的工讀生,一個是經費問題是三成的因素,是不得已,另外七成是因為我們看待導覽是在一個不同層次,當代館的觀眾群百分之七十是學生 20-30歲,更多是非藝術科系的學生,考量觀眾對作品的認識是兩種層次,一個是跟藝術創作相關,藝術創作手法媒材概念等等;另一個層次,這樣的作品跟當下社會、文化的,當下發生事件關聯在哪?將它放到導覽裡,讓民眾進入博物館不會害怕的,建立一種切身性,可能從文化的脈絡或時事的議題,這是在我們工作伙伴導覽的兩個層次的資訊,其導覽工讀80%還是相關科系的,因為他們要能通過培訓測驗,每一個展覽都有一些相關課程,提供資料給它們,他們要考試,沒有考過是不能帶導覽,因為由他們去跟它們的同儕導覽,比較能用相似的語言去溝通,有一種同儕的認同,這是一種策略,我們還有比較專業的導覽,每個周日策展人、評論人的導覽,我們也會看導覽屬性跟觀眾是不是比較能溝通的,導覽是介於創作與觀眾之間很重要的橋樑,是很重要的工作。其實未來的工作機會 ,大部分博物館很需要專業都會對外公告去找人,藝術的工作未必就是在博物館內,其他的獨立策展人必須是全方位也是另外一個磨練的機會。
Q葉昕郿/ 博物館裡有太多不同的思考邏輯,企業可能不是那麼懂藝術和教育 它有它的思維,行政有實際的考量,藝術家有它的考慮,在一些事情上會有一些衝突,有沒有什麼實例,提供我們去看待這個衝擊?
A/ 所有的藝術活動像是一個工程,需要很多不同的人一起來完成它,從規劃到執行會有很多不同的資源,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架構,以企業來說,它有它的想法 它要用最小的錢做最大的事情,它對藝術家的認識也有限,和行政的人想的很不同的,這之中就有一些衝突出來,怎麼樣去化解這樣的衝突,還是要回到到底企業想要得到什麼?台灣企業基金會分成兩種,有些把贊助當成企業一個公關行為, 對藝術沒有太大興趣,有些企業確實願意把藝術的專業放進去,你要先瞭解,它到底是哪一種,應站在它的角度上去滿足它的目的,同時也達到你想做的事,有時面對企業時要懂得去聆聽,創造一個雙贏的方式,這裡面包括藝術家的合作,有些藝術家是不太關照當下的狀況、社會狀況,藝術行政把它磨成粉,它的結晶就是一個溝通,過程中要懂得跟企業藝術家、老闆溝通,這樣比較容易解決那個衝突。
Q 陳佩儀/ 這幾個博物館基金會背後是一個企業,資金蠻充裕,最近幾年在推的地方文化館或藝術村,如果六年之後沒有文建會的資金,未來可以朝哪些方向發展?有哪些企業基金會有傾向會跟這樣的博物館做合作?
A/這種是政策性的問題,一個地方文化館不應該思考是仰仗一個公部門的單位 ,如何與在地的資源結合,找到未來營運的路要主動和政府部門做一個對話 在國外有個案例,在美國巴爾的摩的藝術穩定基金會集合企業資金,協助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組織,給它們五年機會,五年營運經費,之後它會有個評估,看他們是否能提出一些經濟策略、實行的可能性,可以的話,另外的第二個五年,會有另外的資源和培訓,十年後就要自行上路。
Q 黃立慧/ 富邦或台新基金會不會挑選比較具爭議性的團體議題,它們會認為這和情色相關,身為一個要申請經費的人,沒有管道,企業方面又為了經營形象不會理會你,台灣這塊靠運動團體在支撐,不知道哪邊可以找到經費?
A/邊緣的議題能不能得到補助在台灣比較困難,我知道在國外有,它們會去支持愛滋,其他,你不要找很保守的企業像金融,公部門這方面不會沒有支持,可能要找到一些其他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