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來去七堵住一晚 打造生態廁所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6期
Tag: 
回收再利用
乾濕分離堆肥式生態廁所
肥料
生態廁所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陳彥慈

七堵瑪陵山區一位小農發起了工作坊,召集有興趣的朋友共同手工打造一座「生態廁所」,使用空心磚、紅磚、竹子、木板、帆布等做為主要材料,建造對環境友善、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的廁所。你可能會說,廁所就廁所,哪分什麼生態不生態?糞便不是都可以拿來當肥料嗎?工作坊中老師的解說,一一破解了我們的迷思。

原來尿液是排泄物、糞便才是排遺,其中細菌的有無則決定了後續利用方式的不同,現代人的糞便含有太多的有毒物質,不能拿來作肥料。而這次我們採取的設計是「乾濕分離堆肥式生態廁所」,所謂「乾濕分離」,即是將尿液和糞便分開處理,糞便混以大量的碳資材(如:木屑、稻草、稻殼…等)吸濕除味,堆肥式則是指創造出能使微生物進行分解作用的良好環境,這些經過分解後的糞便和碳資材就是很好的天然肥料,能讓養份確實的回到土地裡進行下一階段的循環。

課程中老師所引用的某句話更令人印象深刻:「你來到我的農場吃我種的菜,若離開前沒有在廁所裡留下些什麼,你就是我這土地的小偷!」

兩天工作坊,眾人在瑪陵山區陡峭的小徑穿梭,歷經搬磚、整地、測量、建造等,拔地而起地建造了一座簡單的戶外型生態廁所。整個活動皆環繞著「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的概念,土地供給養分讓我們種植作物,而我們也把過程中產生的餘物還給自然,這種循環的概念並非新創,反而早已能在原民生活、傳統農業社會看見其身影。反觀現代社會大量生產、大量浪費的生活方式,是否對環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生活在地球的我們,是不是已經不知不覺地成為了這塊土地上,萬惡的小偷了呢?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