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2017竹圍工作室春季開放日【穀雨始、萬物生】札記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工作室開放日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穀雨始,萬物生×

穀雨二字源於古人所說「雨生百穀」,而又「一樣米養百樣人」,因此孕育出百百種的文化與生命經驗。草木出於土上,即為生,萬物落在泥中的一瞬間,便開始接受大地的滋養,在水成雨、 雨落土、土生穀、穀養人,這樣的一個循環中,人學習飲水而思源、與自然共存,並且以藝術作為媒介串起與大地的情感。

開放日當天的日頭炎炎,彷彿在穀雨這個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熱烈的昭告了夏天的來臨,更在這個生機勃勃的美好時節,匯聚了許多民眾共同的參與體驗,為竹圍工作室增添了不少生氣!


文/李曉雯、林韋辰、許映琪、張淑媛
攝/高任翔、林子博

×開放後花園

這次的工作室開放日,最不同以往的是,往常被藝術家視為秘密基地的後花園開放了!過去的後花園成為前院,進入工作室的第一印象從水泥地、鐵皮屋改為滿眼綠意的生態池、野桑樹,讓前來的朋友從另一個角度觀看工作室的空間。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常態展

近年來,在竹圍工作室裡詢問度最高的作品肯定是「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因此,這次特別在小花園裡的玻璃屋展出2011~2012年的行動紀錄片,並且將當時最搶眼的視覺意象──紅色圓餐桌──擺陣出來,展出2013年至今的後續行動計畫,包括創意食譜、國際進駐計畫、社區報、生態營,以及由林柏昌老師和陳建興老師指導的樹梅坑溪生態調查和文史環境調查。藉由各種作品的鋪陳,可以一窺整體行動計畫的全貌。
×關於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About Plum Tree Creek Action

×駐村陶藝家個展 – 張瓊如

已進駐竹圍工作室近三年的陶藝家張瓊如,擅長將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轉化成陶盤上的各種小物。這些生活物件都是她的創作積累,不論是桃花、玫瑰,或是蕨類,工作室裡的一花一草就這樣輕鬆地悠遊在她的作品裡。當捧著這些陶盤、陶杯時,總有一種溫暖的、踏實的、寧靜的手感,彷彿看到一件件有自信又有個性的個體。
×關於 張瓊如 About Joan Chang

×伊朗特色餐點在藍花!

竹圍工作室內的藍花咖啡廳擠著前來參觀的人們,在歡笑和交談聲中,穿梭著兩位特別的身影,他們端著熱騰騰的伊朗美食,讓每位前來的朋友都享用了一餐視覺和味覺的美妙饗宴。藍花偶然認識了家住紅樹林,來自伊朗的夫妻,他們以特製的土窯烘烤醃漬蕃茄,濃郁的辛香料和番茄的酸甜混合,打開了味蕾的舞動;伊朗的特製茄子酸醬佐烤的恰當軟硬的麵包,最後更要配上特製的甜點,花朵形狀的甜點以玫瑰花瓣裝飾,更增添食的趣味。

×免費商店

到了綠色小客廳,除了到藍花咖啡廳品嚐伊朗特色餐點之外,旁邊的免費商店提供免費物品給有需要的民眾自由索取!

×藝術家的花草敲拓世界-周孟曄

藝術家周孟曄帶著精緻小巧的杯墊、布包、明信片來到了竹圍工作室,但她不只為前來體驗植物敲拓的朋友帶來了這些,更帶來了穀雨後遍地開的花草,它們柔軟的倩影在人們敲拓的布上,在竹圍工作室的外牆上,更在頂著烈陽前來參與活動的人們心中,一陣清風吹拂,便在人們心中開起一朵朵的嫩花鮮草,常駐美麗回憶。

×小廢料的春天和3D列印掛勾

廢料也有發芽、開花的一天,只要在工作室夥伴的巧手下,殘缺的木材也能成為精緻的椅凳。望著琳琅滿目的廢料,前來體驗的朋友興奮得揀選中意的木材,並和夥伴們討論整體製作,接下來就能開始動手做了!測量、切割、拼裝,幾個步驟下來,那些原本零散的廢料搖身一變椅子、木盒、手機座,枯萎的木材再次春暖花開。另外,攤位旁的掛鉤也著實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以3D列印的黑色、紫色手指模型,竟是撐起物品的掛鉤!

×藝術家的肢體方程式

來自美國的藝術家Alex&Mushi帶來了一場令人難忘的行為藝術,他們邀請大家以兩人為一組,進入白色箱子中,利用現有的工具在「不能接觸」、「不能說話」的規則之下進行互動,最初一、兩分鐘,人們因為失去最習以為常的互動方式因而在箱子裡顯笨拙、茫然,但透過藝術家提供的椅子和板子,人們開始利用自己最為熟悉的方式進行溝通,身聲劇場的演員們以身體敲打工具,透過身、聲進行交流;而人們利用對工具的使用來使對方理解,並進行接續的回應,這場體驗裡打破以往人們的溝通方式,嘗試在習慣之外建築不習慣,一座新的城堡就此誕生。
×關於 About Alex Nichols and Mushi

×錄像藝術的最純粹-李德茂

隨著黑幕裡微微透出的光線索去,藝術家的錄像作品藏身在黑暗之中,展前的小桌上擺著藝術家悉心烹烤的餅乾,他熱心的向人們介紹錄像藝術的最純粹。李德茂這次以探討和為乾淨的錄像藝術為出發點,強調了「低負載」和「去意義性」這兩點,讓攝影畫面純粹化,只留待錄像語言向觀者說明一切。

《在海面上的游泳者》系列,讓鏡頭停在海面上,一位游泳者在時間內來回穿梭,畫面侷限了影像,但是否有更寬闊的海洋在框架之外?拿掉了錄像的時間性,來回播放的影片裡怎麼去感受影像所帶來的語言,甚至有一度觀者也如同游泳者,迷失在影像中。《向Gursky致敬》中,藝術家透過建構和Rhein ll同樣影像性質的畫面,將攝影範圍框限在局部的鐵軌上,將畫面純粹化,背景的環境傳來火車行駛的聲音,觀者的感官被強迫放大,隨著寧靜又縮小。 
×關於 李德茂 About Te-Mao Lee

×由土而生 – Ismaila Badjie

沿著竹圍工作室的馬路,會發現紅黃色的矮牆豎立在果醬花園的門口,幸運的話,還會看到貓咪慵懶的在上頭睡覺!這個層層堆疊的土牆,不同於我們常見的紅磚或是水泥牆,來自甘比亞的Ismaila運用了以前舊有的夯土技術來建造,不僅穩固也兼具了就地取材的環保概念!
×關於 About Ismaila Badjie

×陶藝開放工作室 – 陳正勳

陳正勳擅長以陶和土創作,外觀多為簡潔有力的幾何造型,深具東方哲學況味與寧靜氣息。開放日當天也有陳正勳與宋隆泉、王文志共同創作的「民主風雷-228事件70週年人權影像裝置藝術展」的展覽影片放映,講述了美術館從無到有的歷程。
×關於陳正勳 About Chen Cheng-Hsun

×移動中的相互凝視

竹圍工作室的培養皿裡掛著兩捲長長的畫軸,上面充滿各式各樣童趣的塗鴉;藝術家阿邦表示,他希望藉由畫軸上的塗鴉,帶著柬埔寨當地的故事去旅行,讓位居竹圍的人們也可以發現柬埔寨白色大樓的美;阿邦並且也展示了兩捲空白的畫軸,邀請竹圍人也畫下自己的故事,現場回響熱烈。柬埔寨人與竹圍人,藉著藝術的中介,超越時空,相互凝視。
×關於周建邦 About Chou Chien-Pang

×絹印工作坊

買杯前方的牆上掛滿了用心印製的有機棉t-shirt、帆布袋、手帕,還有許多民眾認真在攤位前印製絹印作品!一起來印製自己專屬的絹印小物吧!

×手抄紙工作坊

工作室的庭瑋準備了兩種紙漿,一種是用辦公室的回收紙製成,另一種則是使用了構樹的樹葉,不同風情的手抄紙。現場人潮絡繹不絕,或白或綠,或厚或薄,人人都帶著一張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手抄紙,心滿意足的回家;也期待著這一張張的手抄紙,成為一張張的卡片,承載著祝福,四處旅行。

×創意蔬果擺設

各種熟悉的食材,不僅要挑逗你的味覺,更要挑戰你的視野;創意蔬果擺設教你如何有技巧地讓蔬果呈現多維度的美,不僅可以得到各種優雅的成品,擺設的過程本身,其實也是靜心的修行呢!真是一舉數得呀!

×祈雨棒製作+樂器體驗課程

身聲劇場向大家展示了各式各樣應有盡有的珍貴樂器,並提供現場的體驗,機會難得,大家無不努力爭取上台的機會。一件件樂器,不只是美妙的樂音,也是身聲劇場一路走來的軌跡。現場並有珍貴的祈雨棒製作教學,大家都可以把下雨天的大自然天籟帶回家喔!

×藝術家座談會

藝術家Alex和Mushi、阿邦還有李德茂、Ismaila,來到大家的面前現身說法,讓大家得以一揭藝術創作的神秘面紗。Ismaila暢談其融合非洲傳統與現代的工法;Alex和Mushi分享到「不同地」與「在地」的關係如何影響到創作的歷程;阿邦分享到自己在柬埔寨駐村和當地居民之間的動人故事;李德茂大談自己如何從在花蓮的生活中提取創作理念。會後大家並一起合影,為一天的工作室開放日留下最珍貴的印記。


×當穀雨將盡×

夜幕低垂,氣溫也漸漸轉涼,大家圍坐在果醬花園裡,伴隨著微微的風,還有樹上熠熠的燈光,喝個小酒,聊著彼此,以及未來的計畫。

穀雨將盡,我們正迎接著夏日的來臨。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