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書包」聯繫各國各校 永續海洋合作無界(上篇)
撰文/蔡淳年
編輯/陳彥慈
承載著希望、藝術創意、省思的「學生書包」,由日本為起點周遊亞洲各國,這段旅程的最後一站來到基隆,我們期待能透過這些書包開啟學生們不同的視野,也藉著藝術創作認識環境議題、社會議題。藝術除了觸發人的無限想像力、連結,也能讓我們省思周遭生活環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大地震,繼而引發許多嚴重的災難與破壞。日本藝術家 Daisuke Takeya 以 35 個災後廢棄的日本學童書包為媒介進行「行動藝術」的創作,並與其它國家的藝術家們、社區交流、合作,進而喚起大家對環境災害的重視。2014年起至今,此計畫已累計84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響應創作的海洋書包,今年竹圍工作室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及基隆市藝文輔導團的學校與教師合作,透過「校外.教學│海洋書包亞細亞社群聯結集體創作藝術計畫」讓書包們進入基隆7所學校展出,並將邀請4位台灣藝術家加入,共同參與發展屬於台灣議題的創作。
從三月初開始,我們進行了海洋書包的整理、作品拍攝和歸檔,除了檢查每份書包作品是否有毀損或需要修復的地方,也同時尋找部分散落的配件以及檢查電子設備是否能正常運作。例如:作品在經過海關後,包裹編號與作品清單不符,或是其中有一件作品,可能因海運潮濕而在過程中長出米蟲等等,幸好我們還是順利克服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讓作品得以順利展出。透過前期的整理,我們也了解到每件書包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集結來自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地藝術家們的創作,而在各國的展出期間,歷經觀眾們與之互動進而延伸發揮的創作,又為這些書包作品增添新的故事。我們不會特意抹消這些痕跡,而是繼續保存,讓它們以現有的模樣展現給大家。接下來這些書包作品也將陸續在基隆女中、基隆高中、碇內國中、中正國中、正濱國小、深美國小、東光國小等校內展出。
佈展期間,比起工整的藝廊空間,每個校內展覽的空間資源及環境設置都是不一樣的,遇到的困難也需要逐一克服,例如正濱國小遇到的問題是尋找展燈的電源以及擺設空間的不足;深美國小則是掛線和燈光的角度難以調整⋯等等,不過在海科館研究人員、老師與學生們熱情協助之下,問題都被順利解決,大家也從中互相學習,完成很多事情。我們利用手邊的小物和巧思去面對作品設置所遇到的障礙。在正濱國小,使用了畫架、釣魚線、圖釘、黑尾夾和萬能黏土來處理延長線與作品的擺設問題;在基隆高中,與美術班的學生一起用油漆美化了佈展櫃來處理空間背景的觀感。學生們分享表示很願意留下來幫忙,並能第一時間接觸到這些藝術作品有多麽令他們興奮,也開始理解如何用藝術去表達心中的想法。參觀完展覽後,藝文輔導團的教師設計了學習單,讓學生們寫下對於海洋書包的想法與期許,開始思考海洋、自然生態和藝術是如何互相牽連、影響。
透過這次的佈展,讓學生們了解到一場展覽的背後流程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校園的展出也增添這些書包新的故事,書包不光只是學生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能開啟他們對於藝術更多的想像、創意以及探討台灣本身和亞洲所面臨的自然災害。同時我們亦將陸續邀請台灣藝術家入校進行講座、向基隆校區的學生開放作品徵件,提供創作的空間及多元的交流平台,彼此互動交流。本計畫預計於9月21日,以「島居 : 海島子民的 N種永續生活」為題,首次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集結,讓所有的海洋書包一同展出,這些來自各地的書包藝術創作,最後將會在2021年時回到日本,抵達書包巡迴的最終站 。希望藉由這次的合作計畫、學校交流以及藝術家的創作等,都能讓我們進一步反思,重新看待自己在島上的生活方式,並讓思維轉型成海島上的永續子民,落實成永續的生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