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微型小革命 Micro Micro Revolution

這個展覽旨在強調藝術在台灣社會現實所產生的改變力量。
2015-07-03 10:00   through   2015-09-06 18:00 Add to Google Calendar
M4 1EU Greater ManchesterNorthern QuarterMarket Buildings, Thomas St.

展覽名稱:微型小革命
展覽時間:2015.7.03-9.06
展出地點:英國曼徹斯特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策展人:呂佩怡
參展藝術家:3組藝術計畫
吳瑪俐/竹圍工作室「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許淑真/盧建銘「河岸阿美的物質世界」
黃博志「五百顆檸檬樹」
英文連結 ENGLISH:MICRO MICRO REVOLUTION

這個展覽旨在強調藝術在台灣社會現實所產生的改變力量。「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河岸阿美的物質世界」、「五百顆檸檬樹」這三個藝術計畫皆為以過程為基礎、長期、參與社會的行動,分別將藝術視為關注環境生態的方法、做為社會運動的另類策略、做為交易交換平台。這三個計劃對待社會議題不採取挑釁路徑,而是使用一種柔性策略、生態友善態度,以及強調藝術的療癒力量。一如吳瑪俐所說「編織關係」,這些計畫已產生某些社會效應與改變,這也就是這個標題「微型革命」之意義。透過這個展覽同時也展現台灣社會的多元樣貌,以及不同於西方當代藝術的獨特藝術路徑。除在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的文件式展覽之外,每個藝術計畫皆搭配一個英國在地團隊,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深度文化交流。並舉行研討論、講座、藝術家導覽、工作坊等,以多元化方式展開議題與開啟對話。

藝術作為一種環境

吳瑪俐策畫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指出「所有環境問題背後其實是文化問題」,短短十公里的樹梅坑溪正是台灣以經濟發展為主軸之下人們對待自然的縮影。此藝術行動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以行動建立起與樹梅坑溪的關係,並以藝術之開放性聯結起各專業人員以及在地的人們,嘗試讓環境藝術行動成為改變的力量。

藝術作為一種社會運動

許淑真與盧建銘的《植-物新樂園》系列從2008年起以生態藝術+文化運動的方式長期進行,嘗試將地理學、生態學、人類學、語言學、和社會學相互對話的植物調值計畫,它在特定地點、族群和時間的研究,以文學與藝術的方式去敘述,討論社群生活和急速變遷中的地景 。此藝術計畫一路陪伴都市邊陲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居民,以藝術進行另類社會運動,重建/見部落住屋與文化。此次展覽以「河岸阿美的物質世界」為主軸,以廢棄棧板建屋,展出採集文化、部落生活、抗爭影音卡拉ok、河岸阿美圖書館等。

藝術作為交換平台

黃博志關注農業經濟與消費商品機制之間的關係,試圖利用藝術資源去回饋農民此一經濟上的弱勢族群。《五百顆檸檬樹》(2013)將美術館展覽作為機制,預先販賣酒標,此筆資金做為新竹北埔地區三塊廢耕地的重新種植檸檬樹的第一桶金,兩年後待檸檬樹收成將製造成檸檬酒給酒標的認購者,以此探討農業、經濟、民生消費與生產等議題。

公眾項目

  1. 倫敦座談
    地點:Tate Modern cafe
    時間:6.27 Sat, 5-7pm
    主持人:Dr. Marko Daniel
    與談者:呂佩怡、吳瑪俐、盧建銘、黃博志
  2. 開幕活動 7.02
  3. 研討會 HOME, 7.03
    Dr. David Haley: “Art As Ecology: the role of Climate Change”
    (Professor, Manchester School of Art)
    Dr. Marko Daniel: "Post-Participation”
    (Convenor of Public Programmes at Tate Modern )
    呂佩怡、吳瑪俐、盧建銘、黃博志以及曼城當地機構組織
  4. 活動 HOME, 7.04

藝術家介紹

策展人

呂佩怡

研究者,藝評人,策展人。倫敦大學人文與文化研究博士(2010年),研究興趣為Off-Site Art (美術館外的藝術實踐,如社會參與式藝術等),美術館議題,推動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當代策展,近期出版《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曾擔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客座助理教授等。目前授課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參與策畫第八屆2014年深圳雕塑雙年展「我們未曾參與」,擔任副策展人;近期受邀擔任2016年台灣國際錄像雙年展策展人。

2004年赴英國就讀博士學位前,曾任獨立策展人、藝評人、富邦藝術基金會展覽企劃(2001-2003)、敦煌藝術中心文宣企劃(1996-1998),曾獲帝門藝評獎(2001)與世安美學論文獎(2004),以及澳洲雪梨策展人駐村(2003)。展覽多位於美術館之外空間,代表性展覽包括「夜視‧台北—國際錄影藝術展」(2003,與陳永賢、胡朝聖共同策畫);「粉樂町—台北東區裝置藝術展」(2001,與張元茜、胡朝聖共同策畫);「錯速—錄像裝置展」(2000,華山烏梅酒廠)。

參展藝術家

吳瑪悧

1957年生於台灣。目前居住台北和高雄。1985年從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畢業。90年代關注政治藝術與性別議題,思考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自2000年始,開始策畫社群藝術計劃,例如與婦運團體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合作,在2000-2004年進行〈從你的皮膚甦醒〉計劃,以翻轉傳統女紅的概念,透過布與織縫來探討女性的生命歷程。2006年的「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與幾所社區大學合作,溯行台北周遭的四條河流,讓人面對環境的真。2005-2007年在嘉義縣策劃「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邀請超過30位藝術家居住在20個村子裡,透過藝術來建立學習社群。2010-2012年與竹圍工作室合作「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盧建銘                                

以環境生態為創作核心,跨學科整合。體認到許多社會問題都源於一個事實,即台灣的真實情況與特殊專業知識和技術有所衝突,希望在知識建構、專業技術、社會行動三方面為基礎來解決困境。他於2001創設田野工廠,2005年成立田野學校,以營利組織企管觀念來進行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主要業務共有三大類,第一類為「社區及生態保育運動」,第二類為「古蹟修護及文化地景保存」,第三類為「藝術村經營及公共藝術網絡」。2008年起與許淑真合作「植-物新樂園」一系列展演與行動,陪伴撒烏瓦知部落聚落社區重建及原住民文化復振,獲得第八屆台新藝術獎。目前任教於中原大學原住民學士專班。

黃博志

黃博志1980年生於台灣桃園,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其多元化的藝術實踐中主要探討農業、經濟、民生消費與生產等議題。關注地區性歷史、社會生態演變的書寫與調查。他多重社會身份的位移成為近期創作計劃的重要關鍵——從計劃發起的執行者、勞動力的生產者到記錄的文字工作者……,藉著不同身份切身實踐下所獲得的「經驗」,尋找其中交集為文本的可能性,去重組經驗背後斷裂脫鉤的歷史、文化脈絡,並且透過製造日常消費性商品(或事件)作為與社會溝通連接的「偽裝樣式」,期待的是「藝術(商品或事件)」如何在繁複的社會關係中勾引出新的意義與定位。

M4 1EU Greater ManchesterNorthern QuarterMarket Buildings, Thomas St.
Phone: +44 (0) 161 832 7271
Email: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