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琪琪
攝影 /陳彥慈
2020/06/22
在「島居」以及「永續」的策展概念、「教育」為支線的主題下,如何在時間、空間以及各種影像資料回顧的脈絡中,去認識鄰近國家的民主化歷程,並進一步看回台灣處境和重新讓同學思考“民主”的價值。
從個人生命歷程中,隔代間的認知斷層,如何在歷史、國家和世界局勢的演變下形塑出來。從台灣、香港、韓國創作者的生命經驗中,是怎麼開始提問和開始試圖尋找答案。高一、高二的孩子們即便對於歷史和地緣政治的知識理解有限,以及對政治議題的冷感或不理解;但對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卻仍有著本質上天真、純粹的認同。
南韓「光州事件」邁入40週年,仍有諸多疑點猶未釐清;「反送中」週年前夕,香港人為「反惡法」再度走上街頭……自20世紀以來,發生在5月的多場群眾抗爭,雖然目的不同,均撼動不同階層共同響應。究竟是什麼樣的動力,能讓陌生的人們齊上街頭?藝術創作者又是站在群眾運動中的哪個位置?
「民主化的過程中,人們是如何走在一起?怎麼支持彼此?其實就是『共感』,因為有共同的感受人們才會站出去,也由此理解民主為什麼出現『眾流』」。
由港、台學生組成的「流水生Mr. Water 」團隊創作之《流水生邊度》,於展牆兩端分頭敘述「反送中」期間,鎮暴警察與抗爭者的階段性演變:前者使用的鎮暴武器不斷升級,鎮壓方式也進展成「無差別」;後者從對政治冷漠的「港豬」進化成身負裝備上街頭的勇武者。展牆另一側螢幕顯示「香港自殺地圖」,蒐集逾1300件跳落、自縊、燒炭等「自殺」案例,各以不同顏色分類標記,並加註姓名、地點、媒體報導和遺書等資訊,經網路定位後,只見上千個圓點如星辰般分佈在香港城區內外,十分悚然。
《流水生邊度》分析「反送中」的生成與開展。在這場去中心化的抗爭當中,什麼樣的力量驅動百萬群眾「齊上齊落」?很多人都注意到,「反送中」期間,有大量影像、圖像和文字資訊,在線上、線下被廣泛且循環式地使用:抗爭畫面很快被剪輯成短片,許多匿名創作者投入插畫、海報等文宣的無償製作,這些視覺素材在數位平台被大量轉載分享,觸動人心。 這些做法都是為能透過「共感」指向「眾流」,「即使價值觀不同,對社會卻有同樣的感覺,當我站出來時絕對不會孤單,因為還有別人。」
回到人與人直接接觸的那個實體介面上,以創作者的關懷為誘發對話的起點,並設計出能夠以此建立對話關係的可能性。 工作坊使人有熱情之處在於觀察一群無法完全掌握其反應,像是如何從參與、投入到理解的過程。其中,對於工作坊設計者來說,還包含藝術家、創作者自身將經歷的心理變化;因為工作坊中的互動效應若真實有效,那會是同時發生在彼此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