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行動做為生態永續的實踐
——竹圍工作室
文|董佳昀
本文以竹圍工作室在1990年代成立背景開始,爬梳臺灣環境藝術先驅,闡述工作室提倡生態議題的脈絡,並說明如何回應生態議題,以及藝術行動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最後概略介紹工作室近年來計畫,以替代空間的退場作為結束,並留下對新時代的期待與想像。
- 回應時代成立的竹圍工作室
1987年解嚴後,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自海外留學返臺的藝術家,將環境、地景、生態藝術的概念帶回國內;當時,探討環境議題作品開始往戶外大型裝置發展,美術館不再能夠滿足創作者的實踐,當時生態議題在藝術領域正開始在臺灣發展,而環境藝術、生態藝術與地景藝術的概念仍被混用。以此廣泛概念範疇回溯臺灣當代藝術創作,可從王文志的作品《自然的控訴》(1988)、季鐵男的《環境藝術創作展》(1990)、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引度》(1993)等,倪再沁策劃第六屆臺北縣美展時,更將環境藝術作為主題,開啟了環境藝術的討論。
1990年代臺灣官方的藝文機構朝向公共性的藝文活動發展,相關的政策與活動有興建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1991)、文建會(現文化部)開始推動公共藝術建置計畫(1993)、第六屆臺北縣美展為倪再沁策展的《環境藝術》(1994)、第七屆臺北縣美展為林惺獄策展的《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1995)等,從而看出當時藝文活動與建設大多與環境議題有關。竹圍工作室同90年代第一批替代空間興起,順應了當時環境議題的發展,與國內外策展人、藝術家合作以及承接官方的藝文活動,如:《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1997)、《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2002)等,工作室的經營沒有特定的方向,會根據當時工作室成員而改變,經營方針較為自由。直到2011年由與吳瑪俐合作《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奠定了工作室在生態議題與社會參與式藝術的方向。2013年,由李曉雯(現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擔任工作室總監才明確定調:將藝術駐村與生態議題結合,2014年,便有泰國藝術家Kongsak Gulglangdon在竹圍進行鳥類研究、印尼的Hauritsa Haorits探索臺灣農業發展,同年,也有選送臺灣策展人吳尚霖前往泰國駐村、進行湄南河觀察計畫等。2002年開始,政府單位透過舉辦環境藝術節慶活化在地觀光,對環境生態議題的提倡仍發揮了某種程度效果。2018年的臺北雙年展以「後自然」為題,顯示出環境生態的議題在臺灣藝術領域中逐漸廣泛。
藝術與生態的交集在工作室藝術與社會交往的實踐軸向中,成為長期關注的核心主題。因工作室座落淡水河畔,位處低窪,附近山林過度開發,周遭許多埤塘被填平,每逢下雨,即使雨過天晴,無處可排的水從高處流下導致工作室水患,作為臺灣生態藝術實踐的先驅,其實是對身處環境的自省。
- 以藝術行動觸碰生態議題
工作室對環境生態議題的關心與提倡多數以藝術行動計畫實踐。藝術行動發展自1960年代的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不拘泥物質性產出,將藝術的重點放在過程。在竹圍工作室的發展歷程中,除藝術進駐計劃方向在後期越漸聚焦,以民間角度作為中介組織的工作室集結了各地的當代藝術家,在與藝術家往來的過程中,串聯更多藝術領域外的團體一同參與計畫,也與時發展,並朝向藝術行動計畫的形式實踐。1997年,工作室與策展人石瑞仁、臺北縣政府、日本藝術家池田一、伊通公園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合作策畫大型裝置藝術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以下簡稱《河流》),以「人類是沿著河岸生活的」為發想,從淡水河出發探討水生態議題,聚集許多當代藝術家以作品回應生活環境困題。在淡水河周圍創作的地景與裝置藝術。2002年法國學者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與竹圍工作室合作臺灣首個環境藝術藝術節《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透過藝術家之眼,看見環境議題的不同視野。
2007年,工作室顧問黃瑞茂主持的《藝教於樂》計畫,將生態議題融入國小美術課程,讓學生觀察生活,利用環境中的元素進行創作,計畫之成功,受到各個學校推行,其操作模式,已有藝術行動的形貌。曾經策劃《嘉義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策展人吳瑪悧首次提出「藝術行動」概念,2011年她和五位藝術家黃瑞茂、容淑華、張惠莉、辛佩津、蕭麗虹與工作室合作《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以下簡稱《樹梅坑溪》),追溯到淡水河的上游支流樹梅坑溪的生態,是工作室第一個以生態為主題的藝術行動計畫,奠定工作室在生態藝術行動計畫典範,生態議題作為工作室的關注重心,也在此有了階段性成果,並持續累積發展——2012年後《樹梅坑溪》的主要計畫已落幕。實際上在《樹梅坑溪》計畫前,已經有許多學者及環保團體以自身專業探討樹梅坑溪及其周邊環境,由於地緣使工作室成為中介組織,邀請附近學校、民間機構,串連了其他領域的學者、團體、在地居民以及學校,繼續帶動了走溪導覽、生態小旅行等活動。
在呂佩宜的《轉向:藝術/社會 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中將《樹梅坑溪》計畫視為是九十年代末至今的總結實踐,並分類在以藝術作為社會變革之方法的概念下(《轉向:藝術/社會 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呂佩宜,頁17),工作室作為中介角色連結各個領域的人們,希望能夠使藝術與社會有雙向的互動關係,在藝術行動計畫的過程中,工作室與周邊學校、居民持續連繫,在地居民仍時常參加工作室所舉辦的活動,而學校方面則要依據老師、決策者的意見,並不是每一次的社區交流都能夠順利,也不是每次的邀請就會有人買單,透過長期在地耕耘、主動連結促成雙向交流才能夠完成計畫。及至當前(2020年),《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以下簡稱《大河小溪》)納入公民科技向度,也形同匯集了竹圍工作室二十多年來水生態議題上的著力。
工作室的藝術行動計畫以藝術家作為藝術行動計畫的開創者,促進聚集、擴散整個計畫的參與人以及行動者,在藝術行動計畫中,重在藝術家/參與者雙向的交流,舉例來說,來自新加坡的十指幫(The Finger Players )在工作室駐村時,與《樹梅坑溪》計畫連結,創作《給竹圍的一封信》計畫,在社區中與居民們交流,讓居民們說出社區的故事,在社區中創造更多的想像。最後這些參與計劃的人,有機會能夠將這個計畫的部分繼續延續、擴散或融合參與者自身的領域。蕭麗虹表示:「對工作室而言,藝術在生態議題上的發聲,勢必要透過社區參與的方式,我們也在等待每一次生態問題被提出,被揭發,即使沒辦法立刻看見成果,問題沒辦法立刻解決,卻在地醞釀、發酵,而由在地居民主導、發起,讓藝術介入能夠轉變為真正的合作關係。這就是工作室相信的藝術價值和藝術的影響力。」
工作室如今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替代空間,擁有自己獨立主辦計畫的能力,但即至今日,工作室的計畫不一定是由內部提出,與外部往來頻繁的工作室有著廣大的網絡資源,也有跨領域的號召能力,藉此能夠協助或共同主導計畫執行,而在計畫階段性完成後,與合作者各自以不同形式延伸議題。工作室憑藉開放性的做法成為藝術與社會之間的橋樑,而計畫的延續,間接也透過個別藝術工作者實現:竹圍工作室二十週年計畫的策展人吳虹霏,關心藝術與社會之間的議題,策劃二十週年計畫時與工作室展開雙向的交流,之後成立自身研究策劃平台「本末工作室」,至今仍於生態永續與藝術之交會,探討社會價值。蕭麗虹表示:「從最初在環境中創作,反映環境問題,到生態藝術行動,工作室將生態議題視為一個長期的計畫,我們在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透過不同力量,讓生態行動得以永續。」
- 藝術行動的困境與挑戰
以藝術行動計畫跨越領域的藩籬,在共同關注議題上得以達成長期有效的交流。然而,即便藝術行動成功擴散,參與者能否在藝術與生態議題交集之處,獲得概念的深化與想像的啟發還有待時間證明。此外生態藝術行動計畫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仍是公領域機制的複雜糾結,以及民眾自發參與的動能。生態藝術行動有賴民眾、政府和藝術工作者協力參與,過去工作室在推動上,常遇到政府機構因為行政權責不清、在棘手問題互相推諉責任的情形;另一方面,在地居民是否真能對身處環境問題有所反應,也是生態藝術行動成敗關鍵。
蕭麗虹說:「我們最開始是以藝術介入的方式做生態藝術行動計畫,直到最近開始有居民自發性地舉辦關心生態相關的活動。」即使長年關注生態議題,工作室在竹圍地區的知名度仍有推廣空間。執行《樹梅坑溪》計畫的工作室前任總監李曉雯直言:「《樹梅坑溪》樹立的標竿,可能只在藝術領域中有效,實際上附近的居民們,也許至今仍然不能理解,為何有一群人在這裡做了很多事情,卻沒有讓這裡變得更美;因為在藝術領域中所討論的藝術或美學的概念,與居民期待的藝術進入是不一樣的。」當大眾對藝術、美學的認知沒有完整地被養成,居民對藝術家所謂「藝術的問題是什麼?」便存在理解隔閡。至於中介於藝術家與其他領域,讓行動計劃得以發生的工作室角色定位,李曉雯認為:「除了媒合藝術家與各個機構外,還有透過藝術來引發事件,讓社區參與、發聲響應環保等議題。」
李曉雯再提出疑問:「究竟藝術行動是不是需要目標?一個藝術作品的完成與否是取決誰?」在藝術行動中,由於參與者相對複雜,更難能夠界定什麼程度是整個計畫的完成,也難以規劃一個明確的目標。再者,藝術行著重過程大於結果,則計劃實行有否成效,便存有主觀詮釋的空間,而描繪藝術對社會的影響力,便也會面臨複雜的辯證。工作室成員們推動相關計畫過程,不無自我批判,而藝術與生態的連結並非只能透過藝術行動,李曉雯說:「我們在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中,也可能被所訴說的那個環境議題震撼。」
因為《樹梅坑溪》的里程碑,讓藝術行動成為工作室重要典範。工作室一部分與生態議題有關的案例都圍繞著《樹梅坑溪》計畫,其他的案例如前面提到的《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藝教於樂》,或者工作室舉辦的研討會、講座——討論臺灣農村面臨困境的《藝術作為農村永續發展的策略》研討會(2009)、《與河共舞:藝術作為環境永續發展的策略》(2010)到工作坊——強調居民走入社區的《處心積綠——綠活圖工作坊》(2013)、《FIGHT FOR FUTURE:2050環境工作坊》(2015),也許是駐村藝術家提供的想法,或是與其他的單位合作,都是以「有機的方式」發展出來,並不是一個經過縝密前置規劃的結果。李曉雯也說:「早期工作室的案子,都是駐村藝術家或政府機關的補助案,也因為工作室是非營利組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較難有長期的計畫。」這導致許多有趣的發想,卻沒有後續的延伸。早期這種有機成長的方式,也許可以被視為一種創造的可能。但從整體竹圍工作室所執行的案例來看,除了生態這條脈絡可以被整理得較清晰之外,許多案例都沒有後續的延伸。延續著過去承接政公部門專案的做法,而非建立長期規劃的及評估,導致所議題觸及深度和推廣程度都難發揮更大的效應。
- 90年代藝術空間退場 標記新時代的到來
至今工作室在生態議題的發展,除了於藝術進駐計劃的聚焦,以及延續《樹梅坑溪》計畫後續的在地擴散,大致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工作室長久以來積極的參與國際間資源共享與網絡連結,包括在生態議題上加入「永續藝術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簡稱 GALA計畫,這個計畫也在2020年重新啟動,將生態永續與生產過程中的消耗納入考慮,工作室首次將GALA的概念帶進亞洲,強調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並試圖串連藝文單位關心生態議題,邀請GALA共同創辦人雅絲敏(Yasmine Ostendorf)2015共同合作成立《GALA AISA》計畫 。2015年與藝術氣候高峰會(Art COP21)、2016年參加薩爾斯堡論壇(Salzburg Global Seminar:Beyond Green Art for Sustainability)、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等國際組織的討論。
2020年因為武漢肺炎開始全球大流行,導致工作室一整年度的駐村計畫全部停擺,即使如此,工作室仍有國際交流活動。日本藝術家Daisuke Takeya帶來了《海洋書包》的計畫,這個計畫周遊亞洲各國,以廢棄的書包作為媒介,舉辦社區交流的活動。這次工作室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及基隆市藝文輔導團的學校與教師合作,以校外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們進行創作,並在七個學校展出。同時還有《未來種子—熱帶雨林研究調查計劃》,工作室與細着藝術合作,邀請策展人、藝術家和研究員共同前往熱帶雨林區域進行研究,並舉辦線上座談使更多人能夠關注這個議題,一同思考如何能夠使生態永續的議題。
另外,沿著《樹梅坑溪》的脈絡,由工作室成員陳彥慈和高任翔開啟的《大河小溪》計畫,陳彥慈在工作室的資歷長達八年,逐漸累積對於生態環境的關心及環保意識;而高任翔過去是電機系背景,團隊的組成結合了各自的專業,加上工作室過去再河流議題上的著力,2019年開始了河流數位化的計畫,從生態議題與公民科技結合作為與這個時代的連結。
在二十五年的歷程中,工作室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展開了一系列藝術行動,其中扮演著藝術與社會的中介角色,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過去作為替代空間的優勢也已不復,這並不意味藝術家不再需要實體空間,而是如何用全新的姿態回應新的時代,90年代創辦的竹圍工作室可以說是完成了自身的任務,藝術與社會的中介角色以及如何創造新的對話空間,將是未來藝術家、藝術工作者的挑戰。
延伸閱讀:
竹圍工作室環境藝術相關年表: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1859
《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related/2803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http://bambooculture.com/aboutus/120
生態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6%80%81%E5%AD%A6
觀念藝術: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775/
《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http://bambooculture.com/taxonomy/term/4563
《處心積綠─綠活圖工作坊》:http://bambooculture.com/en/node/1071
《藝教於樂》:http://bambooculture.com/taxonomy/term/1733
《藝術作為啟動農村永續發展的策略》研討會:
https://e-info.org.tw/node/40101
《FIGHT FOR FUTURE:2050環境工作坊》:http://bambooculture.com/civicrm/event/info?reset=1&id=51
《給竹圍的一封信》:https://artemperor.tw/tidbits/2500
《海洋書包計畫》:http://asia.fieldtrip.info/about/
《未來種子—熱帶雨林研究調查計劃》:https://www.facebook.com/BambooCurtainStudio/posts/3734737439932562?comment_id=3735696999836606&reply_comment_id=3735973776475595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呂佩宜,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5
《轉向:藝術/社會 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呂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