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工作室
—替代空間的轉型與退隱
文|董佳昀
隨著1987年解嚴後的自由風氣,以及替代空間的興起。1995年竹圍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成立。當代藝術也正在臺灣展開,這股潮流與當時的臺灣美術形成對立,當代藝術被美術館拒於門外,當代藝術家們迫切地需要尋找創作空間,因應著這樣的需求,替代空間興起。臺灣最早的替代空間是賴純純等人創辦的「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1986)、莊普等人成立「伊通公園」(1988),以及蕭麗虹、陳正勳和范姜明道創立的「竹圍工作室」(1995)。
- 由陶藝工作室到藝術駐村
竹圍工作室在「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和「伊通公園」後成立,其創辦的宗旨為區別前兩個藝術單位,曾以藝術家身份參與「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的創辦人蕭麗虹說:「『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著重於藝術教育;『伊通公園』則是當代藝術的推廣,而竹圍工作室是實驗性,並且三位創辦人皆是陶藝背景,最初是現代陶藝的推廣,後來展開了跨界、跨領域的階段。」工作室成立之初,舉辦了多次藝術家聯展,例如:《游移美術館》(1995-1997)、《中德邀月》(1996)、《非常流》(1997)等。此時工作室正以一種開放的場域供藝術家使用,較接近展覽用途的替代空間。任何想要使用這個空間的藝術家,只要經由創辦人蕭麗虹的許可,借到鑰匙之後便可自由進出,而蕭麗虹除了工作室之外,也不斷的向外爭取其他的空間資源。1998年時,蕭麗虹與其他藝術家等人共同向政府爭取華山,希望將華山打造成藝文空間。同年也參與了視覺藝術聯盟成立的籌備。
蕭麗虹提到:「藝術駐村的概念最早在竹圍工作室成立之前,當時『 SOCA 現代藝術工作室』因為創辦人賴純純出國以及空間被私人回收而關閉。賴純純申請至瑞士『CMS Gewerbenhaus基金會IAAB國際交換藝術家工作室』進行交換計畫,於是瑞士藝術家便來臺駐村於我(蕭麗虹)當時位於天母的工作室。」不過,竹圍工作室在1995年至1997年間,大部份的藝術家皆是在此地舉辦展覽,並非目前的藝術駐村交換的型態,當時藝術駐村的概念尚未普及,藝術家們需要的是露出作品的機會,工作室在當時正好就成了一個可以提供展覽空間的場地。
在工作室的歷程中難以說明藝術駐村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工作室成立的前五年藝術家最主要的活動都是在此地辦展覽,也有零星的駐地創作。至2000年使用工作室的藝術家大部分皆是來此進行駐村,在此時日本藝術家歲森勳(Isao Toshimori)可以稱為第一位在竹圍工作室提出藝術計劃形式的駐村方案的駐村藝術家,當時他訪問了臺灣的長輩們如何看待生命的意義,駐村計畫期間遭逢921大地震,他也加入地震後的重建計劃,並於2001年在帝門藝術基金會展出。工作室在2001年時,外國藝術家進駐工作室的比例超過當年的三分之一;2006年以常駐藝術團體的身份加入的身聲劇場,經過多年的演變,往後藝術駐村的結構也漸漸成熟。如果以現在藝術駐村的概念來看,工作室最開始並不太能夠被歸類在藝術駐村單位,最早從聯展、個展到提出藝術計劃的駐地創作,國際交流的逐年廣泛,以及多元藝術類別進駐,可以說藝術駐村概念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工作室創辦的初衷是提供藝術家空間,而藝術家的需求也從空間擴增到共創、集結與交流。
- 個人到組織,工作室營運歷程
工作室營運上採取自由放任的方式,最初與往來的藝術家共享空間資源,漸漸形成藝術駐村的經營模式。2005年因為與政府承接標案必須是立案的公司企業,於是成立了竹圍創意國際有限公司,承接了如《「替代空間連鎖店」―城市、空間與當代藝術的共生對話》(2010)、《臺北邁向創意城市中英文書冊委託編輯印製案》(2011)、《創意城市行動企劃》〈2012)等標案。不論是接政府單位標案、主動提案或與其他藝術團體合作,試圖影響文化政策的策略等,工作室營運始終是開放任意的,也因為是這樣有機的方式發展出來的藝術空間,它的性質屬於隨機、臨時性的,到2003年工作室歷經了與廟公的土地產權爭議一度失去空間資源,三年後重啟工作室,曾停止營運的工作室在重新啟動時開始思考工作室的價值與過往的成果,如何能夠永續經營?在竹圍這塊土地已確定並非一個臨時性的場所時,藝術駐村的未來方向成了工作室必須面對的課題,為了使未來經營方針更加明確,便開始計畫建置資料庫。
工作室的行政分配在這幾年中每個時段皆有所不同,2012年由於文建會提供藝術村補助,於是工作室正式對外宣傳提供藝術家服務,從最初的給一把鑰匙提供空間,到協助完成藝術家的駐村計畫。隨著逐年增加的外國藝術家,對於語言的需求和熟悉當地等更為迫切,工作室從藝術家們隨性的集結變成有行政系統的藝術駐村服務單位。而這樣的行政系統也會隨著不同的行政人員專業改變工作室的計劃方向。2011年李曉雯擔任蕭麗虹助理,大多負責《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以下簡稱《樹梅》)的相關業務,2013年對應了當時臺灣的藝術駐村單位興起,向蕭麗虹提出工作室未來的藝術駐村方向,大大地改變了工作室過往的方針。從此工作室的主題定調。工作室的駐村方向更加的集中明確。
當時李曉雯也接任了工作室總監的角色,2015年洪秉綺也以總監的身份加入工作室,李曉雯主要負責與創辦人蕭麗虹相關的業務,在當時以《樹梅》計劃為主;洪秉綺則是工作室的內部營運。李曉雯接任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後,由洪秉綺擔任營運總監,創辦人蕭麗虹也在近年退居顧問,行政成員則各自負責駐村業務、行銷及專案。不只是總監職務的人會影響到工作室的營運方向,工作室的組成成員例如陳彥慈與高任翔共同發起的《大河小溪 全民齊督工》計畫,結合了陳彥慈在長年在生態議題的關懷及高任翔的資訊工程專業。工作室的計畫內容也隨著當時的工作人員專長及興趣而有不同的發展,也就是說即使工作室已有行政團隊也有較明顯的營運方向,仍然保持自由開放的個性,且如此精簡的團隊也相對有較高的機動性。
- 轉型困境與替代空間引退
工作室歷經了25年的時代演變,最初觀察到當代藝術家的對於空間和展覽的需求,便開啟了工作室的歷程,隨著當代藝術的潮流,原先無法進入美術館和畫廊的藝術家們,也漸漸地成為了臺灣藝術的主流。工作室在這過程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駐村特色:與社區的互動、探討社會性議題的長城藝術計畫,使得不只是駐地創作的駐村活動也開始在工作室發生,藝術駐村變成是有目的、有方向的集結。而臺灣整體社會的開放,以及資訊快速的傳播,國際之間的往來更加頻繁,過去工作室的語言能力也佔足了國際連結的優勢,成為中介組織的角色,成功地促使各國藝術家的交流,並且串連了許多藝術及非藝術組織的交流。然而,新興藝術駐村單位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位在淡水竹圍的工作室飽受淹水及設備老舊的困擾,且工作室一直處在城市邊緣的地理位置,「空間」已不再是工作室能夠提供給藝術家最好的資源。當今的藝術家究竟需要什麼?作為駐村單位或中介組織究竟還能夠提供什麼服務來回應新時代的藝術家?這些便是工作室目前遭遇的問題。
近年工作室也逐漸意識到藝術駐村的未來,並且不斷地在思考如何轉型,創辦人蕭麗虹一直嚮往日本的AIR 3331和美國藝術駐村機構Residency Unlimited,這兩個藝術駐村單位都是廢棄的建築改建而成,他們皆與工作室同樣有開放的個性,能提供客製化的協助,以及能夠在城市中心獲得關注。而工作室擁有開放性及能夠客製化服務的行政團隊,在淡水竹圍深耕多年,卻始終有無法被看見,無法將其藝術理念推廣出去的困境。於是在2019年工作室將一部分的辦公室移至位於圓山的台北創新中心〈以下稱CIT〉,CIT是一個聯合辦公室,許多新創公司皆在此擁有一個工作空間,透過聯合工作的場所促成交流機會,工作室據點在CIT除了希望能更靠近市中心,也希望能夠與其他單位交流。
在邁向轉型的過程中,工作室內部對於轉型的方向始終沒有共同的具體想像,過去工作是自由任意的有機性也許能作為促進創新的可能性,但這樣開放的性質經歷了二十五年卻似乎成為了邁向下一個階段的困難,工作室的定位始終在發起者、中介者、協作者等角色之間游移,看似多元發展,但工作室畢竟是不到十人的單位,且一個仰賴政府補助的非營利藝術機構每年在提案與結案報告之中還要能兼顧不同角色就已經消耗了所有成員的時間,就連早在重啟工作室時計畫要建置的資料庫,也因為成員流動無法順利交接,導致工作室每次的週年活動中,都必須另闢專案建置資料庫。在眾多專案、計畫以及藝術駐村的業務中,成員個別沒有多餘的心力,團隊沒有辦法為了轉型重組工作型態,創辦人、總監及成員之間,要能夠針對轉型進行有效的溝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所有的具體目標沒有確定之前,更遑論共同計畫轉型的方向及實際執行的方法。
工作室不是大型的機構,因此柔軟度相對而言高,如同2019年進駐CIT,從決定進駐到實際進駐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完成,然而工作室進駐CIT的展望能否實現還有待觀察。組織輕巧的機動性很高,並不意味決策與執行不需要縝密的規劃,評估目的、效益之後,應規畫一個實際的執行步驟來實踐目的,工作室的轉型之所以難以推動,除了成員之間沒有共識外,也並沒有具體規劃實踐步驟與操作方式,使得轉型成為口號,也使輕巧的能動性淪為沒有明確目的的尋找。
最初工作室是一個藝術家集結的場域,它乘載了藝術家們在此創作的一段歷程以及一個時代的記憶,替代空間在當時有其必須,而工作室可以說是完成了自身的使命。然而替代空間這個概念本身在此當下是否已經到了退隱的階段,甚至這樣有機開放的場域,說不定就只是一個短暫的需要。我們不能說藝術家不再需要創作空間,創作始終有物質,也就始終需要空間。但位處城市邊緣的工作室在組織化或形成一套經營模式之後,為了要維持開放性反而會耗損更大的力氣。想要包容更多的新創作者、無法自給自足的營運方式等,皆是工作室陷入多頭馬車的原因。不只是工作室,這些問題皆是所有替代空間面臨的困境,也是許多替代空間引退的原因。但我們相信只要還有新的藝術家及新的創作,就會產生新的方式展開下一個時代的藝術革命。
延伸閱讀:
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136/1473/-1
伊通公園:http://www.itpark.com.tw/preface
AIR 3331(3331 Arts Chiyoda):https://www.facebook.com/air3331/
Residency Unlimited(RU):https://www.residencyunlimited.org/
台北創新中心(CIT):https://www.ci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