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工作室25週年系列交流工作坊「In Art We Connect:社會實踐的網絡」
時間:2019/11/9
地點: CIT台北創新中心
本場工作坊以「藝術的社會實踐」為主題,透過短講、小組討論等活動,與大家交流分享不同路徑的社會實踐。本場次的專題短講講者為盧樂謙及楊純鑾,接續有三位openstages講者,包含藝術家李珮琪、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舞蹈團創辦人張益彰及One Forty(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共同創辦人陳凱翔。
【上午場 專題短講】
首先為盧樂謙的短講,他的短講題目為「Do Not Talk about Community」。從個人過往至今所做的社區計畫、社區藝術等經驗作分享,認為身份的界定,能夠讓自己更加確定自己在社區的角色是什麼,以及對事情的取捨。他舉的第一個例子便是「香港故事館-藍屋」。香港故事館的成立基於由下而上的精神,開放給在地居民參與。然而,十多年來,故事館為了協助當地發展,藉由計畫申請補助,長年下來反而讓居民們失去自己生產活動的能力。盧樂謙便開啟尋找自我答案的旅程,這也是第二個例子──「青春工藝」的行動契機,邀請在藍屋結識的龍晚全師傅以及雍隼小姐,自主到九龍開始木工相關的參與式活動。
盧樂謙將社區藝術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如政府在社區辦彩繪活動,在製作的過程中以及完成後,若沒有與在地居民做互動與溝通,便屬於最表面而外層的層次;第二個層次,是在社區內,跟在地居民做一些傳統的藝術,組織者與居民都需要多花點心思投入,屬於較深入的中間層;第三個層次,跟社區發展比較長期的活動。盧樂謙也指出,他現在做的許多事情東西,「藝術」並不位在核心角色,「藝術家」的角色亦同,回應整場分享的大主題,如何思索理解自身的位置,還是社區工作的關鍵思考。
第二位講者楊純鑾是位兼具視覺藝術創作與藝術治療背景的護理師、視覺藝術家,她的短講題目為「當代藝術X醫療照顧」。楊純鑾認為,醫療場域是具體存在於社會當中,卻又能將人從社會隔離的一個特殊空間。而醫療與藝術,兩個領域看似迥異,其實卻同行已久。現今的醫療照顧,便強調全人關懷,也提出提升藝術文化的重要性。在這場工作坊中,她就以數個實際案例作為開端,討論當代藝術進入醫療照顧場域的面貌及方式。(因涉及案例隱私,本記錄未列入個別案例說明)
openstage的第一位講者李珮琪的題目為「以『玩樂』為出發點的公共空間,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李珮琪以自己的創作理念出發,認為以幽默方式探索周遭,更能讓人找回對周遭環境的認同感。她認為將「玩樂」的概念放入社會空間打造是,不僅對小孩也對整體社會相當重要。即便社會充滿讓眾人無能為力的混亂,但仍然可藉由創造玩樂的空間,讓民眾拿回空間主控權。她認為,以玩樂為主軸的公共空間打造,可以有幾個面向:
一、強調人與空間的互動性
二、使用不同材質人動手觸碰
三、加入跳脫環境的顏色與圖樣去刺激感官
她並分別舉例分享。包括倫敦地鐵的小型遊樂場,促進鼓勵互動,讓通勤更為有趣活潑。印度的室外互動裝置 ,則改變風格花窗,讓大家在不同的天氣下看到花窗裝置的變化,讓民眾在交通混亂的街道上看到趣味,暫時忘記塞車等紛擾。另外還有改造醫院候診室的設計,將候診室帶入較為柔和或富大自然元素的設計,讓空間變得更人性化,更悉心挑選顏色與材質,為候診者提供最平靜的氛圍。
第二位講者張益彰的題目為「藝術文化結合『T-POP』產業的文化傳承,年輕世代可以怎麼做?」。鐵四帝舞蹈團是個年輕的舞團,融合台灣本土家將文化與街舞,打造台灣特有的「T-POP」文化,2018年3月推出首支家將街舞的作品《傳承》也在網路上獲得很大迴響。創辦人張益彰分享,將街舞深入融合台灣在地文化,最初發展自一個簡單念頭:「希望為台灣做點什麼」。在文化潮流的影響下,大眾對於宮廟有很多負面印象,張益彰希望藉由流行舞蹈改變台灣傳統文化形象,讓世界看見台灣文化。他創作「家將街舞」,結合台灣的宮廟文化與街舞結合,新舊融合產生新火花,讓更多年輕人接受並喜歡這個文化,藉以留住台灣年輕人才。
第三位分享者陳凱翔的題目為「讓東南亞移工從台灣帶走美好回憶議。」。他提到全台有700,000的移工,為了工作賺錢、讓家鄉家人過更好的生活,而來到台灣,對許多人而言,這更是第一次的出國經驗。移工的旅程困難重重,語言文化隔閡、工作環境艱難與未來的未知、負面標籤的刻板印象等,都是移工朋友們面對的難題。
五年前,一群年輕人成立的非營利組織One Forty,希望讓台灣社會大眾與移工們有更多互動。陳凱翔認為,台灣人與移工社群的陌生距離,並不見得來自歧視,而多是源自於不夠了解,也找不到切入點互動。於是,One Forty決定當起橋樑,舉辦不同活動,讓移工與台灣人參與。台北印尼街、小菲律賓區的金旺旺百貨,都是擁有豐富文化的移民文化聚落,One Forty曾經舉辦活動邀眾人一同做菜、野餐、小旅行,也讓移工們擔任導遊,帶領台灣人了解移工在台灣的假日生活。One Forty更進一步創立了學習空間,讓移工除了低階勞動性工作,也可以有更多技能,包含中文、藝術創作、理財、電腦、肢體開發等等。這個空間不只是社群或是補習班,也是個可以結交朋友得到歸屬感的地方。One Forty希望,每年約三萬人移工結束在台工作,帶走的可以是在台灣美好的回憶。
【下午場 小組討論】
下午的小組討論桌長包括香港藝術家盧樂謙、台灣藝術家楊純鑾,以及投入移工議題的One-Forty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共同創辦人陳凱翔。
One-Forty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小組討論時首先讓大家共同思考一個外籍移工來台灣前需要做的準備。 One-Forty表示在東南雅等地區,若想要申請出國工作機會,需要透過里長的幫忙,里長會幫忙辦護照、找工作仲介等,然而這個過程曠日費時,找到的工作仲介很可是騙子,要能夠出國工作,事前就超乎我們想像的困難。第二階段的討論是假設我們是外籍移工,來到台灣會面臨的困境。最多人提到的是語言障礙以及在台灣外籍移工的家庭照護等工作沒有得到台灣法律的保障,甚至很多移工到台灣後,可能被原本的仲介欺騙或不了解台灣法律等原因而變成非法的工作者。我們每個人都很有可能成為外籍移工的雇主,如何讓他們得到更有保障的工作環境,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是我們每個人得共同面對的問題。
由楊淳鑾所帶領的小組討論聚焦在藝術治療上,第一階段的討論她請參與者想像自己想接觸的對象,首先要分析自己與個案的能與不能,再接觸他們,提供他們創作媒材選擇,注意不要挖別人失能的地方,發展個案強項,更進一步解決問題。
第二階段的討論思考在藝術創作中,要用何種媒材創作和運用到哪些身體部位,甚至要具備何種能力才能創作,分析各種類型的藝術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平面藝術:
1.肌肉: 改變操作能力
2.空間性: 平面藝術需要認知(我們腦部需要彙整資訊並將其變成平面創作出一個作品出來)
3.記憶: (可有可不有,看作品內容)
4.色彩認知: 創作必要元素
5.靜下心:才能打開自己,坦白才能激發創作
6.手的握力:握力不同就會影響藝術創作時,媒材的使用
7.眼睛:才能測量物之間的遠距等等
立體藝術:
1.表演欲:投身在表演欲,才能對抗消逝和離別等情緒
2.觸覺/感官能力:語言傳達需要感官輔助一起表達,生命需要體感
3.感知能力:非語言的感知能力,能夠創作出更多種可能性(尤其是戲劇作品)
4.想像力:能夠充分感受到內心的乘載,激發創作
5.時間/空間感:環境的配合(光、溫度、桌椅高度等)
分析了平面與立體的創作需要什麼能力後,再討論藝術創作歷程(Opération artistique)。過往的一個物件,經由發散/接受,引發身心反應,之後產生藝術現象,身體部位啟動,透過繪畫等技術,做成一個產物(例如:風景或肖像畫),再透過溝通、傳播等,變成另一個物件(有展出才叫物件)
結論:
藝術歷程就是一個先解構再建構的過程而盧樂謙所帶領的小組討論接續上午的演講題目,盧樂謙桌長將下午的工作坊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概念原則,運用心智圖讓大家去思考近期自己關注的議題或計畫就,看看自己是否有漏掉些什麼。心智圖是個簡單的畫畫過程,沒有限制框架,從自身關注的事情空間範圍、身分角色、核心價值下手,順著脈絡去思考過去、現在以
及未來,想清楚才能幫助自己走更遠。也特別提出:「思考藝術內與外,而不再以金錢去衡量思考。」以及「在藝術之外,我可以做些什麼事,我的計畫內,不是我跟誰怎麼做,而是他人賦予權力給我」觀察權力在空間中運作的重要性。第二個階段為實踐交流,桌長帶領大家到戶外去,運用當下空間的資源,分組到附近觀察、找尋物料,各自去想一個運動會項目,接著回來大家互相分享自己想的活動。
盧樂謙總結今天整個的案例分享可以了解到,若只專注在表面的現象上,那未來辦裡的活動也會變成很表面的活動,無法走入居民的心理。所以盧樂謙認為,怎樣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發展這些心智圖,只是不斷在印證、檢視說當我們辦這些活動時,是否哪個環節不對了,如果不對了,就很容易把一些訊息給弄錯。」今天整場社會實踐的討論,每一組的談論都有談到一個共同性就是同理心,因為在社會網絡背景下,會跟許多不同人接觸,就需要不斷思考說,別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的推廣,後來都會再回到教育與辦活動,如何讓民眾的自發性自然而然主動發生?以及為何無法主動?如何讓民眾具有自發性?這之中其實有個很大的問題:免費活動的過量,大家反而不珍惜。我們對於日常生活本就應該時時關心,廣泛的文化社群,如何一起共同成長?最後由竹圍工作室創辦人總結三點:1、影響公共政策,2、發動論壇討論各式議題,3、介入各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