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藝術家吳瑪俐,長期發展參與環境生態與社區互動計劃,在了解樹梅坑溪以往是竹圍地區居民日常的重要水源,因為都市的發展關係,人們對這條溪視而不見,顯得陌生。 流過山林,流過田野,流過了養豬養羊場,流過了高樓和大廈。 這是一條溪流樣貌改變的故事,也是居住其周圍人們和溪流間關係變遷的故事。 樹梅坑溪的地景變化,隱喻著城市的變遷。
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從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竹圍樹梅坑溪發生的一連串藝術/生活行動的集結,試圖對我們所處的環境給予回應,並引發更多的行動,往共同營造更美好的生活場域邁進。
Reico Goto 後藤玲子
竹圍工作室在2009年度申請藝術介入空間的「上善若水」計劃案,特別邀請日本相關領域藝術家前來指導並給予建議。 後藤玲子(Reico Goto)女士在日本東京出生、成長,她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創意工作室工作十年後,開始跟隨葛雷思藝術學校的安‧道格拉斯Anne Douglas教授,攻讀蘇格蘭亞伯丁的葛雷思藝術學校(Grays School of Art)的博士班,並在其「邊境研究室On the Edge」研究。她目前正在研究人與樹的互動關係,去年也曾經來台,針對藝術作為農村永續發展的策略作發表,提供發展建議。 在竹圍工作室所辦理「與河共舞:藝術作為環境永續發展的策略」國際座談會中,後藤玲子介紹了她所參與執行的美國案例-「匹茲堡三條河第二自然計畫」。匹茲堡位於阿勒格尼河(Allegheny)和莫農加希拉河(Monongahela)的合流處,兩河在此匯集成俄亥俄河。就最簡單的層面來看,有兩種性質的主要思維:第一種曠野或土地的想法,假設不受人類發展的影響;另一種則是文化景觀的想法,處處受人類之影響。匹茲堡如同第二種性質的代表,因從1800年代末期開始,即已受到過度工業化開發的影響,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