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策展概念擴散,打造無疆界的永續精神場域
——吳虹霏與本末工作室
文|許祐綸
如果「永續」是種哲學思索,從個人出發的思路探勘,可以擴散為什麼樣的實踐平台?2015年底,臺灣少數以藝術思維結合生態永續議題平台「Nature More 本末工作室」誕生,宣示「腳踏泥土,擁抱雲端」:線上,這是個資訊分享介面,不定期生產著以藝術回應生態永續議題的評論文章、藝術家評介、藝術新訊;線下,這是研究展覽與活動的策劃平台,以當代藝術展覽與參與式活動,連結關注議題的社群。這理念意象與理想性平台,背後只有一位策動者:策展人吳虹霏。
從藝術到社會,與竹圍工作室後的「本末」轉向
從哲學、商學,再到藝術,不斷轉換跑道的吳虹霏於當代藝術落腳,從商業畫廊、出版社等藝術領域不同角色,再以專案工作及獨立策展人的身份,於不同性質的藝術機構累積經驗,頻率變換也跨越著實踐內容。2014年春天,太陽花學運爆發,當年底,公民運動餘波尚存,吳虹霏策劃展覽「Red Pill」(台北恆畫廊),探索權力關係、生存與抵抗。然而,參展藝術家以作品回應社會現實,放入畫廊語境與當代藝術的小眾市場,力道再強,仍難於框架中伸張。「我想著,自己在商業畫廊策這種展,有誰會來看?」她開始思索藝術的社會價值,而這個思索,後來在竹圍工作室找到了答案。
「竹圍工作室對我的影響很大,甚至後來做了『本末』也是因為竹圍。」2015年,吳虹霏因竹圍工作室20週年研究策展專案,首次踏進這個空間,藝術之路的軸向也就此確立。「在竹圍工作室接觸到的藝術和我以往經歷大大不同,菁英主義或姿態在這裡全然不存在。這裡不講究成員的純正藝術血統,珍惜並擁抱不同背景跨域者能夠為藝術注入的能量。」當時,吳虹霏整理過往竹圍工作室藝術進駐者與工作室活動檔案,發現當藝術跳脫藝廊、美術館框架,更得以在日常中發揮影響力。她訪談與竹圍工作室交集的藝術創意工作者,集結成《觸發改變的創意連結》一書,共同策劃20週年展覽,並和工作室團隊一同推出《Booboo計劃》,邀請各領域創意工作者提案,透過竹圍工作室與民間團體、個人間的資源共享過程,擴大各計畫的社會影響力,隔年,再以《社˙藝˙流:竹圍大小事》發表成果。
本末工作室的概念生成與擴散
藝術之社會價值的模糊探問找到殷實走踏之路;以藝術觸碰社會議題的廣大理想,也逐步收束至對生態議題的關照。2015年底,吳虹霏以「藝術的社會療癒」為題前往美國進行田野訪查,冬日的波士頓遇熱浪來襲,人人汗流浹背,吳虹霏直面環境變遷影響,「我想:最重要的議題,會不會就是這個?」環境生態議題有某種根本性,與政治、社會環環相扣,「這也是『本末』後來想做的事情。從環境切入,思索眾多結構中的問題所在。」工作室專案尾聲,「本末工作室」的概念成形,她申請到新富町文化市場的進駐機會,也擁有了得以運用的工作與活動策辦空間。
在生態永續議題尚未於當代藝術領域成為關注焦點之前,竹圍工作室已是議題先驅,以環境教育與社區連結實現藝術跨界。2016年成立的「本末工作室」,則將主軸轉向實驗探索與批判研究,含納國際觀點的引入與在地連結。「本末」如同分水嶺,2016年,吳虹霏首次以「本末」為名,與關注空污議題的德國藝術家 Sybille Neumeyer合作,透過展覽、駐地,呈現全球視角的臺灣環境探勘。2017年,與竹圍工作室合作出版的《本末:永續島嶼‧創意靈光》,則採訪島內文化工作者,探索如何不同實踐關注社會與永續議題。2018年,吳虹霏再獲得國家經費補助,以生態藝術為題,前往北歐及荷蘭踏查,積累更多國際實踐經驗。
「本末工作室」的初始帶有實驗色彩,以吳虹霏最擅長的策展研究談論環境議題;後來,書寫與小誌形式的出版,諸多參與式活動的策辦,則嘗試串連關注相關議題的對象、促成討論機會,產生共鳴、形成社群。2017年起的「本末會客室」,邀來不同藝術創作者與社會行動者分享自身實踐,「巷仔內永續藝市」邀請藝術家們擺攤,分享如何於創作中落實環境永續精神;「開《學》趴! 」以新知、新技能的交換為核心,展開網絡連結;「不廢中秋」邀請藝術家舉辦剩食料理烘培派對,分享具永續創意精神的藝術社區計畫;2019年開展的「本末島誌研究社」系列,則延伸《永續島嶼,創意靈光》一書的案例採集,以不同藝文工作者的分享,探索藝術與生態的交乘,主題從「水議題」、南美泛靈信仰中的自然與宇宙觀,再到「非典型植物園」作為社會介入手段,以對話開展更多的想像與實踐。「本末」各項計畫的策劃節奏有機開展,策劃路徑隨時間逐漸清晰。
回歸大哉問,「藝術的社會價值為何?」吳虹霏坦言,「我其實很避開談『藝術要拯救社會』。做這些事是因有興趣,後來覺得可有多點人參與,再到最後才想:也許這可以帶來一點點改變。」以藝術談論生態,質地看似柔軟,與一般環保團體或公民組織的路徑卻能相輔相成。「『生態』與『藝術』是兩個很大的關鍵字,但是中間交乘的部分,才是『本末』想討論的。」水、植物、森林、飲食文化……,越多交集的空間,越多討論可能。一方面,本末工作室的線上資訊,也慢慢積累成生態藝術的華語資訊交流平台,期待臺灣可以與國際資源串接共享;另一方面,吳虹霏也開始思索科技與大數據在生態永續議題的位置,思考更多跨域的嘗試。
本末工作室是非營利的志業,維繫也難免面臨現實考驗:哲學思索如何深耕落地,觸及更為廣泛的受眾並發揮影響力?運作模式如何有效而恆久的運行?吳虹霏仍懷抱企圖,期待資源匯聚之下,與諸如竹圍工作室的夥伴甚至國際藝術生態領域達成跨平台串連、社群的連結共創。本末工作室正緩緩成為一個跳脫框架的永續生活知識參與平台,讓眾人在此相遇、觸發想法與交換實踐,慢慢累積,邁向無疆界的精神場域。
延伸閱讀:
本末工作室:https://naturemoresite.wordpress.com/
《Booboo筆記本–竹圍工作室願景交換計劃》:http://bambooculture.com/news/2596
《觸發改變的創意連結》:http://bambooculture.com/publish/3274
《本末:永續島嶼‧創意靈光》:http://bambooculture.com/publish/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