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竹圍工作室今年適逢成立20周年,這個月策展集結20年來,所有藝術家成果與活動影像紀錄,盼更多人認識,淡水除了雲門劇場為國內最新藝術空間,還有這座由舊雞舍改建而成,最古老的藝術空間。
居住在淡水地區,我們身邊不乏各種可以補充精神糧食的古蹟與文化景點,在今年的十月、十一月之後,你的選擇又更多了,隨著海關碼頭與雲門劇場的開幕,你可以大聲的跟親朋好友炫耀:「我就住在有文化的淡水!」
有人說,讀書要讀三遍,讀過、讀熟,再讀通;樹梅坑溪也是如此,我們認識樹梅坑溪,還要熟悉樹梅坑溪,並在其中發掘樹梅坑溪的美好,以及它的哀傷。
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家JiandYin與劉畑都有參與計畫,這次淡水站的展出,劉畑作品《Inter-views》在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展出;JiandYin之前與小太陽課後輔導中心的小朋友一起進行的「我們前往台北─短片工作坊」也將有影片呈現,在登峯魚丸博物館展出。
中國藝術家劉畑這次來台灣時間短促,不過還是策劃了一場對談,議題為《景間訪談:淡水八景問題線索》。
這次來台駐村,他的主題為淡水八景,討論「地域和景點」、「風景-歷史-故事-傳說」、「物質現場和虛構」和「觀看與想像」等議題,他個人對於不同華人世界的現代化問題也很感興趣。他將於11月22日(五)上午10:00-12:00,在竹圍工作室辦理一場對談。
全民參與的「環境劇場」大型演出,是淡水最美麗而獨特的感動傳統。2012新北市國際環境藝術節,以「五虎崗」作為創作主題,將打造全新的淡水史詩環境劇場-- 《五虎崗奇幻之旅》!
具備公共行政與社區營造的背景的淳善,在淡水鎮公所工作期間,積極地參與近兩年來在淡水進行的創意城市工作坊與論壇、嘉年華工作坊、公民會議等等。今年適逢台北縣即將升格,且淡水即將釋出許多的空間供藝文使用,卻遲遲尚未界定出使用的機制與原則,淳善開始自發性地規劃公民論壇會議,籌辦沙龍講座,希望可以針對空間規劃、公共資源運用等等有周延的規劃。希望讓淡水的藝文發展機制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有效、積極建立起民間與官方的對話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