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連結
英國藝術家 大衛.黑利 淡水詩文書寫計畫
英國藝術家大衛·黑利DavidHaly進淡水二週,包括鄧公國小在內的四個淡水地區的國小進行合作教學,結合竹圍工作室和地方文史工作者,教師們帶領四年級同學,觀察記錄了原本名的庒内溪:從上源到出海口,溪流谷線和住家、社區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以及遭受垃圾污染的情況。為推廣考察的心得,最後孩子們把歷程和期望彩繪於校園外牆他更深入與不同的在地社群針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議題進行對話, 然後將這些對話轉為詩文く潮轉水飛舞> ,寫在淡水中正路老街上298 藝術工坊的牆壁上, ,激發觀眾更多的想法與對話。 節錄2007年時的媒體報導如下: 灰牆寫詩 英教授「藝」論生態 更新日期:2007/12/16 09:51 【劉英純/淡水報導】
印尼藝術家 寧地玖 淡水婦女群像創作計畫
2006 年開始,在當時淡水古蹟博物館張寶釧館長的推動之下,開始「淡水河口藝術網絡」的計畫竹圍工作室因為與當代藝術的專業性與國際藝術村、國外藝術家的頻繁交流,亦成為推動「淡水河口藝術網絡」的一個重要交流平台。2007年。竹圍工作室承接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專案規劃「淡水國際藝術駐地計畫」,邀請來自印尼、印度、以及英國三位藝術創作者,針對淡水不同的族群提出創作計畫。 印尼藝術家 Nindityo Adipurnomo (寧地玖)在創作上一直以女性在社會裡的地位為主要關懷,這次進駐淡水老街藝術街坊的計劃裡,他也在萬般思量下,選擇淡水女性做為其作品主題。 在三週內,他總共訪談了淡水地區不同教育、身分背景的十一位女性,了解她們的生活型態與身分認同。這些訪談最後將集結集的照片以及寧地玖對台灣特殊居住景觀的認知,於2007年1月在淡水老街藝術街坊(淡水中正路298號)做《淡水婦女群像》定點空間裝置。
印度藝術家 哈夏 「未來」計劃在 鄧公國小
「未來」,是印度藝術家哈夏2007年進駐淡水鄧公國小,帶領全六年級403名小朋友所進行的創作計畫,他發給每個孩子一間成人尺寸的白襯衫,象徵還子20年出社會工作時,所會穿的一件衣服,再由每位還子在襯衫上描繪自己對未來理想職業的憧憬與想像,作品呈現則透過一個簡單的表現儀式,讓孩子們穿著自己繪製的白襯衫,到一個公開場所,與同學、路人.....等進行互動交流,並藉由與不同階層的人交流,了解夢想與實際的差距。 藝術家駐地計劃的試金石:印度藝術家哈夏與鄧公國小的「未來」計劃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蕭麗虹 藝術家駐地計畫目前正由許多文化單位所推動,視為將文化價值帶至社會更廣大區域的新手法。 在許多成功的案例後,駐校計畫被證有實質效果, 2008年台灣許多校園中,成為關鍵性的計劃。 這是藝術家揮動神奇魔杖所變出的無數魔法之一,他(她)是響著笛聲的碼頭,或是擁有精湛操縱技巧的木偶大師。鼓勵每位學童們(甚至有時是老師)的潛在在創造力與感官體驗哈夏.從印度邁索爾進駐淡水的藝術家,正是403名六年級國小學童眼中的神奇人物。 哈夏與未來
▎12 | 泰國 ▎ft. Thanom Chapakdee
節目錄製的此時,泰國的街道上正擠滿了當地的學生、倡議者和藝術家,為了2020年君主制和憲法改革而走上街頭。作為藝術評論家的 Thanom Chapakdee,他對泰國當代藝術的未來感到擔憂,並且與我們分享了他的觀點,以及在當前的抗議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暢談藝術家們如在疫情期間加入示威、當前的民主運動和COVID-19對泰國藝術界的影響。
▎11 | 泰國 ▎ft. SAC Gallery Jongsuwat Angsuvarnsiri
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泰國大多數藝廊正處於被迫關閉後重新向公眾開放的局面;同時受到影響的還有曼谷雙年展。 SAC Gallery的常務董事 Jongsuwat Angsuvarnsiri 將帶領我們一虧曼谷藝術品市場的複蘇和繁榮,以及SAC Gallery如何一直使用不同的數位方法和平台來與藝術家及觀眾進行互動。
▎12 | THAILAND ▎ft. Thanom Chapakdee
Streets of Thailand were crowded with students, activists, and artists to fight for the reform of the monarchy system and constitution in 2020. Thanom Chapakdee, as an art critic who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Thai contemporary art, shared with us what he had witnessed in the current protests and his action along with other artists to join the movement during the pandemic, as well as the impacts of the current democratic movement and COVID-19 on Thai art community.
▎11 | THAILAND ▎ft. SAC Gallery Jongsuwat Angsuvarnsiri
With most galleries forced to close due to the pandemic, galleries in Thailand have now reopened to the public again. And there was the Bangkok Art Biennale too. Jongsuwat Angsuvarnsiri,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SAC gallery gives us a glimpse of the recovery and the bloom of the art market in Bangkok. And how SAC gallery has been using different digital methods and platforms to create interactions with artists and audiences.
▎10 | VIETNAM ▎ft. Undecided Productions Elise Luong
When the Vietnames government used the V-pop song ‘Ghen Co Vy’ to encourage people to wash hands, Elise Loung and other three artists Ian Richter, Jo aka Ngô Kỳ Duyên and Đoàn Thanh Toàn, conducted an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to question the intangible effects of COVID-19. They have raised the question to all of us: “ What does it mean to perform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