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Art

Stephanie Cheung

June 30, 2015

Stephanie is currently Curator of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s MaD (Make a Difference) platform and oversees its programme design and creative direc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stay, she is going to explore the stories of aboriginal people who live in big city. Through interview, she could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m and use organic way to co-produce the stories.

Anjo Bolarda

June 16, 2015

Aside from his artistic practice, Anjo is also the community founder of Behance Philippines, a platform to guide emerging artists/designers in their practice. He is also a co-director of 98B COLLABoratory, a Manila based artist-run initiative and space.

Marika Constantino

June 16, 2015

Marika Constantino (Manila) is a visual artist who has participated in significant exhibitions inthe Philippines and abroad. She was invited to "PROJECT GLOCAL TAIPEI" and resident in Bamboo Curtain Studio.

李承恩

June 15, 2015

學經歷 行政院文建會,第七屆嘉義鐵道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國立嘉義大學,美術學系

Yeh YiLi

June 15, 2015

經歷

未來之蛋 None Group

June 15, 2015

FURTURE O 開始於正在初始化的未來,設定由一個更久遠的時間點凝視著我們現下的想像,此次展出的作品原皆為藝術家對於各自未來的ㄧ種觀點與投射,而影片的生產建立在一段敘事影像的平面之上,並將原有的個人作品剝除脈絡並於影像中再脈絡化,對應著現場的作品播映,嘗試以實驗性的拼貼影像做為FURTURE O 的論述;以及未來的想像。 None Group 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的學生組成,成員有:李孟杰、黃雪喬、邱于芬、陳敬元、鄭安齊、吳思嶔、劉玗、溫鈞揚。

許拯人

June 15, 2015

新秀展覽:「以藝術之名」 「以藝術之名,為人民服務」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借用這個語境可以構成多種組合的聯想,口號的時代背景和煤材的指涉是作品的核心價值,兩者的結合豐富了作品的可能性。蚊香是夏天的象徵具有驅趕的作用,蚊香從成形到幻為灰燼,這種媒材具有本身的歷程和生活產生真實的聯結關係。透過搗碎、揉入和不斷反覆的試驗,蚊香成為藝術家投射自我想法的過程和幻想的存在。運用蚊香在密閉的空間燃燒,想法隨著氣味的擴散讓觀者直接面對物件體驗氛圍。 經歷 1979 中國海專輪機科 畢業 展覽 1986 女青年會(ywca)學習素描 1986 「愛台北的一種方法 - ( I ) 」 戶外公共停車場台北市 1997 「一種比詩準確的幻覺」 三峽白雞台北縣 1997 「面對面也許不是總最好的姿勢」 竹圍工作室台北縣 1998 「第二陣風」 南寮漁港,新竹市 1998 「愛台北的一種方法 - Ⅱ」 台北市 2000 「出.入」 福岡 日本

Chuang, Kai Yu

June 15, 2015

「人與環境」,一直藝術家莊凱宇在創作中所處理的主題,兩者間的關聯和衝突也就形成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透過觀察和分析,他試著了解「我們」的生活是透過什麼去組成的,其中的人又如何去面對不斷的變化。這樣如同一種現實紀錄的創作內容,莊凱宇選擇影像媒材來進行表現,因為最直接能傳達所見,並再利用重新的拼貼組合,來創造出新的觀看生活的角度。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