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

JIANDYIN(Mr. Jiradej Meemalai and Pornpilai Meemalai)

October 01, 2012

JIANDYIN為泰國跨領域藝術雙人團隊。他們的作品著重在如何創造一個空間或形式來建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Alice Schÿler Mallet

February 09, 2012

Alice Mallet兼具有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身分。藝術創作常源自本人對於身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作為一個策展人,她常以跨界型式來策畫,邀請不同領域的人士,包括藝術家、科學家、評論家、歷史學者、音樂家與建築師等來研究一項主題、地區或歷史。

見維.巴里 Baliwags

October 18, 2011

見維巴里是台東卑南族的藝術家,其創作源於快樂的童年記憶,以「愛與和平」為訴求,其作品涵蓋複合媒材、裝置藝術、寢具彩繪、服裝設計、水墨畫作、表演藝術、漂流木創作等,對環境與生態議題極為敏感,長年茹素,具悲天憫人的情懷,是ㄧ位勇於嘗試的藝術工作者。 沒有海,我的冰箱怎麼辦? 台灣原住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傍海而居的台東阿美族,當朋友來家裡作客時,總會說:「你等一下,我去冰箱找吃的」,卻轉身跑進海裡,原住民的冰箱其實就是住家附近的海裡。

李消非 Li Xiaofei

October 07, 2011

觀念影像藝術家│上海非藝術中心 藝術總監 一位實驗性和全能型的藝術家,在繪畫、錄影、攝影、裝置藝術和戲劇等多領域探索。2007年創立《非藝術中心》,是一個非商業性的當代藝術機構,為中國乃至國際藝術界舉辦各類實驗性藝術展和活動。   李消非 1973 出生於中國湖南            現居住、工作在上海 1998  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 2007  創建上海非藝術中心任藝術總監 2010  同時任證大當代藝術陳列館藝術總監 2010  獲得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 (ACC) Sovereign藝術基金會獎助金。

一帖樂山良藥-Mix&Match─樂山療養院創作計畫展覽

May 01, 2011

「一帖樂山良藥-Mix&Match─樂山療養院創作計畫展覽」,由樂山療養院與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共同策劃,是屬於實驗性質的小型工作坊,由6位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學生曾韻潔、李萬鏗、顏芳俞、賴俊泓、張之穎、黃郁齡進駐樂山園,深入參與每日的作息與治療課程。師生嘗試討論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讓樂山日常生活呈現豐富、不一樣的經驗與想像,完成階段性展演的跨領域計畫。

António Pedro Lopes & Gustavo Ciríaco

July 01, 2010

【漂流】啟發自義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一書。書中的一則故事描述了在一個村莊中,你可以看見各種不同顏色的線牽引著人與人,而這些線呈現了這些居民所表達出的情感。代表愛情的那條線是紅色的,它會從一方的窗口連結到遠在另一方愛人的窗口。不僅是友誼、家庭、和事業,憎恨、距離感、柏拉圖式的戀愛、空虛、拒絕、或是恐懼,都是由這些有形的線所交織而成。它們將這些無形的情感連結實體化,並在它們所存在的這個城市中分享了人們的生活與故事。

舞蹈生態系 Dancecology

March 29, 2010

Dancecology = Dance + Ecology  取法自然生態系中所有「生的力量」,和「循環、共生」的法則,粹煉成各種可能的藝術形式,提供觀者一種新的視野和體會生活的方式。

李昌珍 Chang-Jin Lee

August 01, 2008

韓裔美籍概念藝術家,她的作品旨在透過不同議題的挖掘,處理文化、社會/政治的身分認同問題。這些議題涵蓋 911 事件後反恐VS個人自由、基因工程、以及全球化後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她現在正在亞洲進行「慰安婦」的研究,將前進韓國、台灣、日本取材。這個計畫已獲得亞洲文化協會、下曼哈頓文化協會,以及竹圍工作室的支持與協助。 慰安婦專題部落格:http://comfortwomenproject-asiatrip.blogspot.com/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