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

藝術戰鬥營 - 迷彩裝與叢林

July 01, 2007

「藝術戰鬥營—迷彩裝與叢林」活動的策畫是在一個深具遊戲性的活動交流平台中進行,透過這個平台的建立來產生對話與創造的關係。活動目的有三個層次,第一,找出一批具有企圖心與社會關懷的藝術工作者,幫助他們進入藝術發展的各種介面。第二是透過一種遊戲性的集體創思過程,練習相互尊重差異、以及尊重少數而又能彼此協調合作的民主態度,並共同發展、創造。第三,為目前急需創意人才的在地社會找到突圍現況的藝術尖兵,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美麗的遠景。   竹圍工作室成立以來,在很大程度為「邊緣、另類、開放性的展演空間」的魅力與能量創造了積極的想像與印證實力,也與爾後逐漸建構台灣藝術生態豐富內涵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與「藝術村」的操作機制提供有力的參照基礎與 推演元素。

吳達坤 Wu Dar-Kuen

November 11, 2003

2002年,當時從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時,面臨對未來未知的茫然。同年申­請了台北藝術村到芬蘭赫爾辛基NIFCA的駐村計畫,人生總是面臨許多機運的選擇,幸­運的被選上。經過三個月的駐村,回到台灣之後。當時尋覓許多場地都不如竹圍工作室有活­力跟可能性。

陳愷璜 Chen Kai-Huang

February 01, 2002

當代跨領域觀念藝術家,長期關注在「文化本體論之不可能性的變異上」、「不斷轉向的誤衍主體 」(Trans-subjectivity paralogic)與「藝術社會關係介入」( Intervention Arts)等社會性美學與當代政治化歷史交錯議題的認同探索。於1980年代末期,即開始以跨媒體藝術形式(觀念行為、錄像與新媒體、影像、多媒材空間裝置)進行與此議題相呼應的計劃型(Art Projects)創作。總體稱為:「文化測量」( Measurement of Inter-Cultures / Culture Measuring)。

謝安

February 28, 2000

留學日本多年、自助旅行走過各大洲也接觸了各異文化圈再加上十多年來的國內文化觀察之後,把視角放諸「地球村」概念下的「人們」時,謝安歸納出「人」似乎無法擺脫某種「宿命」—

陸培麟 Lu Pei-Lin

January 26, 1998

生於1968 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 現從事專業藝術創作及美術設計工作 曾任破週報美術編輯 及參與多件CF、MTV之美術設計

蔡仞姿 Choi Yan-chi

November 02, 1997

蔡仞姿於八○年代開始已致力推動香港當代藝術思潮,1985年香港藝術中心舉辦蔡仞姿第一次装置藝術個展,1992年蔡仞姿應邀為澳洲第一届亞太三年展香港参展藝術家之一,同年亦於德國柏林世界藝術館作個展。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