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的竹圍觀察
小梅的竹圍觀察#07:都市註定是混亂的
今天是農曆8月13,竹圍每年遶境鬧熱的大日子。有人感嘆今年遶境沒有往年鬧熱,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根本不知道今天發生什麼事」。
小梅的竹圍觀察#06:竹圍獨一無二的店家
放暑假了,小梅卻有點悶悶不樂,找不太到新鮮事。於是小梅翻出從前的《樹梅坑溪•阮ㄟ報》,給自己出了項作業:找出社區報裡面,在竹圍尚未出現同類店家的特色店鋪。
小梅的竹圍觀察#05:竹圍往關渡埔頂的步道山徑
從竹圍里到福德里通常是走自強路,也是從淡水往來台北一條很重要的路徑。不過對於北藝大、台北城市大學(或許你還習慣叫它「光武工專」或是「北台灣科大」)的同學以及學校鄰近的居民而言,有一條可說是「共同回憶」的步道。今天就簡單帶大家來走這條路。
小梅的竹圍觀察#04:重新思考「竹圍」的由來
【小梅的竹圍觀察#04:重新思考「竹圍」的由來】 為期兩年多的《樹梅坑溪•阮ㄟ報》結束至今,在竹圍街坊走動時,偶爾還是會被問起「何時會再出刊?」也嘗試過印製復刻版,無奈實體報刊製作,從勞心勞力的角度來說,的確是過於沉重的負擔。換個想法,在這個資訊時代,放慢自己的心,將日常的觀察點滴,集結在雲端,或許哪天,會再降甘霖。 --
小梅的竹圍觀察#03: 清疏不清疏?官方與民間需要更多的對話
【專欄文章 — #小梅的竹圍觀察#03: 清疏不清疏?官方與民間需要更多的對話 】 新北市每年都會分配經費,清理、疏通境內的溪流。有時即使溪流沒有淤積堵塞,還是要被怪手剃頭,留下光禿禿一片。在樹梅坑溪流域跟北邊的公司田溪流域都有人反映,怪手工程不太好,也因此長期關心溪流的陳建志老師,特別邀請水利局前來現場會勘討論。 -- 上週四(五月二日)水利局官員和居民在竹圍捷運站集合,先走到樹梅坑溪入淡水河的匯流處。談到河口的紅樹林是否會阻礙排水,水利局官員表示,目前的水筆仔生長狀況應不會影響下流的排水。然後一行人前往樹梅坑溪中游,觀察剛被清理完成的溪流狀況。特別從新竹前來與會的清大曾晴賢教授說,被怪手清上來的土石直接擺在溪流兩旁,再有大雨一樣會被沖回溪裡,造成堵塞。應製作箱籠將土石置入,讓生物能夠有躲藏的地方,也減少再次淤積的狀況。 .
小梅的竹圍觀察#01:溪水與水泥
為期兩年多的《樹梅坑溪•阮ㄟ報》結束至今,在竹圍街坊走動時,偶爾還是會被問起「何時會再出刊?」也嘗試過印製復刻版,無奈實體報刊製作,從勞心勞力的角度來說,的確是過於沉重的負擔。換個想法,在這個資訊時代,放慢自己的心,將日常的觀察點滴,集結在雲端,或許哪天,會再降甘霖。 -- #1 溪水與水泥 流水的本性是在地表上任意飄移,只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對人類的生活容易造成困擾,因此人們想到了用水泥去限制流向的作法。 樹梅坑溪不長,一個上午就能走完大半個流域,但從溪水與水泥的關係去觀察,我們會看到十分複雜多樣的結合: 有毫無水泥影響的「野溪」段; 有徹底被水泥包覆的「排水陰溝」; 有淺淺穿過田野的「水圳」樣態; 有注重排水大於親水的「三面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