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Awika samukrsaman
Awika Samukrsaman於1991年出生於泰國素林。她在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取得了紡織、服裝、服飾與時裝設計的美術及應用藝術學士學位。她於泰國暖武里府生活和工作,有興趣學習並發展可在日常使用和溝通的基本編織法,這種編織源於傳統文化,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Awika對紡織品的興趣帶領她了解當地民族中的智慧。 近期經歷: - 2019年 特定場域裝置藝術特邀藝術家,由北曼谷國王科技大學為Suwannabhumi穆斯林社區和Jaroenrat社區舉辦的Klongsan Fest - 2018年 工業部泰國創意文化項目顧問工業部推廣 - 2018年 應用於紡織設計、美術和應用藝術學院的講師,泰國朱拉隆功大學 2019年獲選為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藝術家,自9月1日起於竹圍工作室駐村一個月。
Ria Rajan
Ria Rajan出於1985年,為印度的視覺藝術家、設計者與插畫家,曾於Brainwave Magazine擔任設計主管,現於RRAD.IN擔任獨立藝術家與設計師。他的創作涵蓋多種學科,工作中更跨越類比和數據之媒介,包括繪畫、圖像製作、探索雕塑和介入性空間等。 藝術家自述: 「一個人應該有能力更換尿布、策劃侵略、殺豬、操舵行船、設計建築、寫十四行詩、平衡收支、造牆、接骨、寬慰臨終之人、接受指令、發布命令、團隊協作、單兵作戰、求解方程、分析新問題、剷除糞便、編寫程序、做可口的飯菜、有效地戰鬥、英勇地死去。只有蟲豸才講特長。」──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上述之話總結了我的創作過程和實踐之路。
Irene Joy Bawer-Bimuyag
2016年,Irene受客家電視台之邀來台參與計畫,之後將於三、四月在竹圍工作室駐村。續以Irene長期關注與創作的領域,這次駐村,她期待能多認識臺灣傳統編織文化、傳統音樂與舞蹈、以及客家傳統屋舍、台灣社區等等,進行交流與合作。
臺北的企圖心 Taipei: A City Of Ambition
「臺北正站在一個難得的浪頭上,我們不能平常以對。事情需要改變。臺北擁有極好的技術、人才與潛力卻沒有被好好地運用,我們需要迫切且立即的行動來引導更長遠的城市思維。
創意平台:臺北,邁向城市3.0 A Creativity Platform: Harnessing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of Taipei
都市發展有其脈絡,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把它分為城市 1.0、城市 2.0 與城市 3.0。城市 1.0 的階段,著重在確保城市硬體的良好運作,而臺北已經達到這點,有些表現更是出乎預期的亮眼。
創意臺北,勢在必行 Talented Taipei & The Creative Imperative
人民的技術、專業和才能是臺北最大的資產,他們是這個城市的未來。如何有效激勵人民、使他們充滿目標和自信是決勝關鍵。這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成功與失敗。很不幸地,臺北現在呈現出一種不安、浮動、焦慮和挫折感。根據我們的調查,商界領袖、民間組織、大學、創意領域與年輕人都在流失這股自信,他們有的人甚至在政府部門內工作。他們希望臺北能有一個清楚的方向和明確的願景。
創意城市 (2012 - 2014)
▍創意城市的概念起源 英國創意城市研究機構Comedia的創始者Charles Landry(2005)認為:城市要達到復興,只有通過城市整體的創新,而其中的關鍵在於城市的創意基礎、創意環境和文化因素。因此,任何城市都可以成為創意城市,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創意。 創意城市是推動文化經濟、知識經濟的重要關鍵。打造創意城市,能吸引文化創意人才與團體,通過創意產業的興起賦予城市以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以創意方法解決城市發展的實質問題。可見,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創意經濟時代即將來臨,而創意城市的建設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台灣文創產業發展與創意城市間的關係 文建會在2002年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並成立專案辦公室,其中歷經多次重大計畫後在2010年正式公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並整併相關部會改為文化部推動台灣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