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

劉時棟 LIU Shih-Tung

November 01, 2001

劉時棟自1990年代便藉由大型的裝置藝術以強烈實驗精神,遊走於各種不同的創作形式,例如在關渡橋下放置巨大且鮮黃的「非常母」女體充氣娃娃;或運用汽車結構改裝的大型裝置作品(帶祿獸)。

楊茂林 YANG MAO-LIN

November 01, 2001

在時空嬗變中經歷了多元文化紛踏交錯的歷史,台灣因此演繹出透過不斷雜交,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型態文化DNA。楊茂林長期以來的創作,就是藉由藝術,提出對於自身所處的文化、環境、社會、歷史、政治……等等切身相關問題的看法。他透過平面繪畫、數位製作、裝置、雕塑等多種媒材,表達在開放、詼諧之外而又盡求深刻的手法,希望能夠對於大多數人視而未見的台灣文化特質,通過藝術作一另類的回應與反思。

巫義堅 WU Yi-Chien

September 19, 2001

文件十四介入計劃 這是一件專為竹圍工作室入口廣場地面,所做的藝術介入計劃。使用紅磚、水泥等材料,複合此空間的人文氣質,及其區域集體記憶,來建構一個完整的介入計劃。

張杏玉 Chang, Hsing-Yu

November 27, 2000

過去,我們經常無意識地採用某些觀念,例如以「愛情∕麵包」之對立,來認知兩性關係中「理想∕現實」雙重範疇的關係——在人們的想像中,女性的社會地位始終需要從屬於某個不可觸、但依舊可見的現實。

中西慶太 Keita Naganishi

October 02, 2000

你們最近生活怎麼樣? 中西慶太,一個來自日本的年輕藝術家,問候大家:你們最近生活怎麼樣?他很矛盾,質疑著人、宇宙、神,這些不確定因素和一些確定因素如何並存。

陳奇相 Titien

June 11, 2000

專業造型藝術家、藝評家(國際藝評人協會AICA會員)、當代藝術史家、業餘園藝學家,和當代藝術及都會綠化資料專家。

林侃生

March 30, 2000

林侃生針對竹圍工作室展覽空間而提出的作品計劃,是運用攝影影像材料與空間場所內的物件的屬性、型態和意涵等之關係,去構成對空間裝置的一種可能性;屬於一種主以影像媒介對空間的介入(intervention)之創作行為。

彭慧容 PENG Hui-Jung

October 18, 1999

在完成學業離開校園之後,相繼的工作、結婚、生子,為家庭放下創作近八個年頭;直至竹圍工作室開放駐地藝術家申請,方才重回藝術創作的領域。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