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研究/藝評

Judha Su

November 15, 2018

Judha Su 一直以來致力改變藝術、知識、生產與唯物主義者狀態的邊界。她將自己的實踐視為尚未被想像過的接觸點、協調及進入思維狀態的接點。作為一位作家與藝評家,她相信創造性與反身性在藝術評論的實踐中同等重要,她也相信藝術評論本身就是一件文學作品。同時她是「soi-ซอย」的打造者,這是一個橫向文本、對話、研究的平台,旨在通過合作構思所有最廣泛、最大的可能性。 身為一位業餘舞者,她看到了一種深刻的非語言、不可譯、具傳染力的地形。對她而言,身體既可以是田野工作,也可以是一個典範。 2018年7月,她亦被選為由Jill Sigman發起、紐約市Gibney Dance長達一個月的密集實驗室Body Politic的一分子。 她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初步命名為:「Writing […] the Unsettling Grounds」,一個交纏了詩學與表演的研究。 2018年,Judha Su 獲選為竹圍工作室「創藝駐村計畫」藝術家,自 11 月 6 日起於竹圍工作室駐村兩個月。

鄭惠文 Fiona Cheng

November 01, 2018

Fiona Cheng ,是一位台中和吉大港的藝評人、藝術書寫人。她的書寫受地區脈絡與環境影響,將批判性思維放入寫作與生活,發表於藝術媒體上。她以評論人/藝術家的身分,參與過印尼Ruangrupa Artlab、孟加拉Jog Art Space、尼泊爾Expression Expedition等地駐村。她是藝術書寫網"aofa.tw"的創站編輯。 2014年,鄭惠文參加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經徵選成為印尼Ruangrupa Art Lab的駐村藝術家,於2014年9月前往印尼駐村。2018年獲選竹圍工作室「創藝駐村計畫」,自11月1日起進駐竹圍工作室 2 個月。 駐村評論:觀看亞/熱帶亞洲當代藝術

蕭麗虹的「不良嗜好」 用藝術品看台灣40年

August 20, 2018

推薦序 欣於所遇                                                財團法人文心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淑英 不良嗜好,興奮地熬——蕭麗虹的四十年藝術收藏              盈嘉文創創意總監/石瑞仁 與藝術同行的蕭麗虹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蘇瑤華 見證每一個青春和藝術的相遇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張晴文

「媽媽的後院」展覽

October 01, 2017

計畫緣起: 繼2016年竹圍工作室與再生藝術工坊合作邀請Francis Sollano來到台灣現地創作並舉辦「深白色的詩歌」展覽,2017年預計再次提出邀約之時,得知策展人楊芳宜工作地點美麗台灣關懷協會利用回收的廢棄旗幟重新再製成為手提包,並且正在與城市浪人洽談合作,也有意願邀約Francis加入,因此工作室將兩個專案串連起來,讓藝術家運用美麗台灣關懷協會提供的廢棄旗幟創作,並於十月中在再生藝術工坊展出。此展覽為「永續藝術的合創與想像」系列個展的第一部分,此系列個展同時也為再生藝術工坊歇業前最後一檔展覽。

陳暢 Abby Chen

September 29, 2017

陳暢現任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及基金會的藝術總監,致力於推動視覺藝術在華人多重文化身份和社會創新方面的表達。

陳沛妤 Pei Yu Chen (Doris)

September 13, 2017

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影像美學組,畢業論文探討數位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結合成為當代數位藝術與劇場表演的全新語彙。曾任《藝術觀點》與「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交流平台」執行主編。關注主題為影像藝術、電影藝術、跨文化藝術、數位藝術、動植物藝術、靈魂與自然等主題。

洪芷寧 HONG Tze-Ning

September 07, 2017

1988年出生於台北秀朗,在藝文、刊物、在地參與中工作和學習,關注不同職務、場域的個體與視覺文化的關係。

Mushi

April 19, 2017

  "這是一個賦予我們跟社區和公眾有良好連接的駐村計畫" Mushi在駐村結束之後說。 Mushi是一位關注「我者(We)」的人類學家及藝術家,並與其他藝術家合作時,他認為在任何生產創意或工作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能夠一起投入工作,共創是他發展出一個超越先天條件差異的空間的媒介。

Syndicate content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