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創藝種子學員簡介】余浩瑋

July 07, 2021

希望在十五年之內,創立一個創意中學,讓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找到他們的人生方向,給他們正統教育外的第二種選擇。 余浩瑋 既有發展: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團長,99年度青輔會青舵獎得主。 推動「花樣年華青少年藝術節」邁向第十年,北中南巡迴共吸引約4,500人參加與 觀賞。 理想目標: 希望在十五年之內,創立一個創意中學,讓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找到他們的人生方向,給他們正統教育外的第二種選擇。 社會影響力: 青少年藝術教育,將青少年活動結合公益的社會運動

【創藝種子學員簡介】喻微雅

July 07, 2021

微雅的爺爺是台灣第一位廣告錄音師,錄音室歷經產業興衰至今已近五十年,累積許多老時代的文化記憶。 喻微雅 既有發展: 鳴岐錄音室在七零年代是全台灣的廣告配音中心,也是有志從事錄音與配音事業年輕人的夢想聖地,微雅的爺爺是台灣第一位廣告錄音師,錄音室歷經產業興衰至今已近五十年,累積許多老時代的文化記憶。微雅在今年離開聯合報廣告企劃的工作,希望能重整家業,利用家中豐富的文化資產,建構產業第二春。 理想目標: 1)確保其家族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受到法律與專利的保護 2)為這批資產建構有效的露出機會與應用模式 社會影響力: 常民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應用

【觀察員】介紹

June 21, 2021

1950年生。法國巴黎第八大學美學博士,曾任:華山藝文特區最早期的經營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系教授、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南海藝廊創立及經營者、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推動者、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專長:藝術評論、社會介入型藝術策展、藝術生態觀察。

【圓桌對談: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May 10, 2021

2021.07.03 圓桌對談: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15:10-16:30 地處邊緣的竹圍工作室,長期以非主流的藝術訴求發起倡議,從陶藝工作室成為裝置藝術創作與展演的中心。它深信著藝術的社會價值與影響力,在兩千年初休息的空檔,轉身成為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更化為臺灣文化政策的推手。竹圍工作室不僅只是藝術空間,它關注廣泛的議題且涉足多重的領域,如此特立獨行了二十五年,而仍未澆熄對理想的熱情,持續以實踐形狀著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二十五年來多重身份的轉變,可以見到竹圍工作室以小搏大的活力,引介創造資源的能量,以及回應當代議題的機動性。竹圍工作室發展期間,也見證臺灣藝文環境巨大的改變。經過二十五年的努力,民間成立許多組織與工會,為創藝工作者的權益爭取而奮鬥,社會對於藝術工作者的接受度更大為提高。關係、行為、對話、行動都可以被認為是藝術創作的一種。藝術工作者對於環境的想像已經不是與政府對立,他們接受文化主管機關的定期補助資源,在自己的理想與政府的願景間謀求平衡。藝術工作者走進社會公眾和在地居民,同時帶著普世與區域性的觀點來認識他鄉並理解故鄉,以創作解析、回應過程中的提問。

【專題介紹】之五:空間與創藝工作者的相互給力】

May 10, 2021

2021.07.03 專題論壇五:空間與創藝者的相互養成 13:30-14:50 在藝術村營運扶植計畫開始之前,竹圍工作室已經釋出空間讓藝術工作者自由運用,「別放火把工作室燒了就好」顯示出工作室給藝術家最大的信任與自由。工作室更在2000年初和全球各地的藝術村建立連結與合作,讓空間中的創藝人才持續創造出多元的互動和交流。 創藝人才養成是竹圍工作室長期以來的關懷。工作室提供創作的環境,也創造交流的機會,並連結各類的資源。在竹圍工作室的經營脈絡中,創藝人才並非單指藝術家,也包括藝術行政與策展人等相關從業員。無論是國內或國外、藝術非藝術,許多人因為這個空間而得到不同的經驗還開啟更大的視野。在不同階段,以各種形式參與的人們,也形塑了今日的竹圍工作室。 人群的往來造就空間,空間的聚合育成多元人才。這些經過竹圍大門的創藝工作者不僅是來獲取空間的資源,在進駐/合作/任職的同時,也引入了他們的創作脈絡和自我培力所萃取的知識結晶,與營運空間的人們相互刺激成長,同時也有機地形塑竹圍工作室不同時期的面貌。離開了工作室之後,許多藝術家、藝術行政、策展人依然和工作室保持著密切的往來,轉譯其駐村/合作/工作經驗的收穫,應用在新的戰鬥位置。

【專題介紹】之四:跨域合作,借藝使力

May 10, 2021

2021.07.03 專題論壇四:跨域合作,借藝使力 10:40-12:00 從早期的藝術概念實驗基地,到跨域交流的倡議人與實踐者,竹圍工作室讓藝術創作中有社會關懷,也讓社會關懷有了藝術創作的色彩。除了鼓勵藝術家落實跨出領域的異質實驗,工作室更讓不同背景的專業者透過藝術作為媒介,開啟對話,讓生硬、冰冷或尖銳的議題變得可觸碰、可討論,因此擴大議題的受眾群體,使公眾參與的角度得以更加多元。 竹圍工作室是領域、人群與議題對話中介的平台。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透過工作室的中介,接觸並援引藝術到自己耕耘的領域。葉佩如從竹圍駐村得到啟發結合個人觀察,發起新竹南門溪的合流計畫,在藝術實踐中重新與家鄉連結。黃瑞茂老師以建築專業為本,由藝術為淡水都市設計帶入創意思考,促發地方空間的改變。林柏昌老師原為跨海逐蝶的生態攝影工作者,由於樹梅坑溪計劃而開始進入竹圍後山,透過定期生態踏查、參與地方事務,持續在公私對話與公共工程追蹤上著力發聲。陳彥慈從文化保存領域進入竹圍工作室之後,持續遊走藝術行政與社區文化之間,結合兩者是她長年一貫的關懷。

【專題介紹】之三:藝術進入地方

May 10, 2021

2021.07.02 專題論壇三:藝術進入地方 15:10-16:30 臺灣在社區發展政策上,長年借鏡於日本經驗,從社區總體營造,甚或者是近年的社區設計、地方創生等,各式名詞令人撩亂。除了社造領域之外,藝術之於地方的改變效益也成為借鑑的重點。如此透過舉辦藝術祭振興地方的成功案例,在引入台灣後成為政府的新興政策工具,挹注大量資源,在臺灣各地掀起風潮,促使各地藝術季的舉辦如煙火般輪般綻放,「藝術季」成為地區活化的常用起手式。 如今當代藝術對議題的凝視逐漸轉移,對話、關係、思考與行動被承認是藝術創作的一種方法。「藝術介入」也成為近年帶出地方集體記憶、催化地方共同意識的好工具。然而,隨著政策推進和資源分配的改變,「藝術介入」在台灣產生另一種質變,當藝術季成為標案、參與式共創成為標配,藝術家如同下游廠商一般在其中被分配位置。到藝術季結束時,資源的大餅被分食殆盡,實質在地方產生正向效益有多少卻有待商榷。面對藝術與人、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處理,竹圍工作室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後,仍持續經營地方、關注在地議題。而藝術家在取得資源的同時,選擇以什麼樣的對話姿態、什麼樣的策略脈絡走進地方,才能對地方產生正向質變,也是我們持續探問的課題。

【專題介紹】之二:單打獨鬥還是抱團求生?看我們怎麼養出藝文發展的沃土!

May 10, 2021

2021.07.02 專題論壇二:單打獨鬥還是抱團求生?看我們怎麼養出藝文發展的沃土! 13:30-14:50 1994年,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先生提出「空間解嚴」,高倡釋出管制空間,解嚴威權封閉氛圍,以提高城市空間的公共性,此舉更促成了華山酒廠轉型成為藝文特區。同時,文建會也透過各種研究計畫,積極從國外經驗汲取能量,例如全球藝術村的研究計畫、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等。 除了硬體空間的活化之外,同一時期也有視覺藝術聯盟等民間團體興起,透過倡議與參與決策,爭取藝術家的社會與身份識別、提倡工作者的勞動與法律保障。政府更改制文建會、成立國藝會,造就了後續蓬勃的創作發展。過程中,藝術家們時而秉持本位監督政府,時而介入體制參與整體政策諮詢規劃。前行者們一路以來的點滴奮鬥,逐漸形塑出我們現今所認為理所當然的藝文環境常態。 政府以文化政策擘劃治理,創藝工作者以創作提問、以身試探體制。問,這盆沃土,是如何被養成?資源是否被誰持有?誰佔據了好山頭?而身處其中的創藝工作者們,又可以如何參與,以營造對文化藝術工作者有利的發展環境?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