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陳漢聲 Han Sheng Chen

November 01, 2016

擅長實驗動畫/複合媒材與動力裝置,過去創作從自身家庭背景、身份延伸,關注人與環境間彼此共存卻緊張的關係,多以植物、記憶、農田、工廠等元素出發,透過媒材本身的特質結合動力結構,創作保存記憶的模型。近年因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因而組織「多元成展」計劃,並策劃展覽,試圖在創作、藝術與展覽間,尋找延續對話的可能。2016年為「竹圍工作室2016創藝新秀駐村計劃」之駐村藝術家, 自11月01日起至竹圍工作室駐村兩個月。

彭譯毅 Peng I-I

November 01, 2016

彭譯毅為2016年竹圍工作室「國際駐村交換計劃」之選送藝術家,自2016年11月1日起於北京紅門畫廊展開為期1個月的駐村。近年來投入於建築性媒材和工法的研究與嘗試,特別關注,在當今講求效率、多樣、平價、視覺、包裝等「時代洪流」的沖刷下,那些因「道路中斷」而逐漸被邊緣化或淘汰成為「歷史文物」的,具有「古早」意謂的材料與技藝的追尋。

廖以歆 Liao I-Chin

September 01, 2016

廖以歆1987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現居新竹。自2010年赴美國留學,獲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平面創作藝術碩士文憑 (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 MFA)。2014年首次於舊金山市中心Atelier Gallery個展,作品榮幸被Byington Vineyard & Winery收藏。2015年入選台灣宜蘭獎。以歆此次駐村將從以往習慣的平面繪畫抽離,作品不限媒材,包含現成物、雕塑、繪畫、攝影、錄像等。在陌生的環境裡,以外來者的狀態,透過蒐集生活周遭的物件來紀錄兩個月駐村的每一天,並建構「60個邂逅」於一總,將60件作品反映出他對陌生環境的觀察和心理上的變化,此外,其中目的是使當地觀眾從他們熟悉的環境中抽離之後再重新感知周遭的事物。廖以歆為竹圍工作室「2016年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劃」之選送藝術家,將於9月5日起於韓國Mite-Ugro展開為期兩個月的駐村。

詹奉宗 Feng-Tsung Chan

September 01, 2016

詹奉宗 「物質派對」式的雕塑及空間裝置從即興地拼裝拾得物、現成物 、及天然素材,到逐漸走入緩慢沈思及凝視的過程中,以直覺來探索人類欲望操作下物質的能量流動與生命週期,建立個人與物質的私密性關係,來反思主流價值觀及資本主義世界無止盡的發展。

謝叢憶 Peter Hsieh

August 31, 2016

謝叢憶對於⼈的臉有著莫名的興趣,將概念式的飾品以幽默的⼿法表現,引導⼈們去探索⾯部的不同可能性。除了個⼈創作外,也多次與歐洲時裝設計師合作聯名。為2016年⽵圍⼯作室國際駐村交換計畫之選送藝術家,⾃2016年⼋⽉三⼗⼀⽇起,在⽇本九州別府市 Beppu Project 展開為期兩個⽉的駐村。

康雅筑 Kang, Ya-chu

August 09, 2016

康雅筑為專職藝術創作者,作品主要探討關於身份、自然與人類、社會訊息這之間的關係,透過擬仿物的概念,意圖消滅實用物和雕塑、功能和美感、生活與藝術之間的界線,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相異與連結。

魏澤

August 09, 2016

魏澤的創作來自對歷史脈絡如何影響當代世界的著迷。她選擇圖像作為工具發展對特定歷史及社會事件的概念,並嘗試回答對世界現況提出的疑問。每個創作計畫由複數作品組成,混用不同領域媒材以呈現中心觀點。各計畫觀點都與「領土─疆界」概念相輔相成,如全球化,人類遷移,流亡,離散和差異性。

張雅萍

July 31, 2016

1980年出生於台北。主要創作為複合媒材及空間裝置,關注範圍從社會體制內的運作和對抗以轉向於個人與生活環境內在的對話,回應歷史脈絡框架下的小故事。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