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劉致宏 Chihhung Liu

July 12, 2018

劉致宏1985年生於台灣新竹,2013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職自由藝術工作者,生活、工作與創作於臺北。劉致宏近年的繪畫創作持續關注在生命的體認與生活經驗的捕捉,用日常的角度編構敘事並賦予詮釋,讓情感與圖像緊密扣合。他的創作類型涵括了繪畫、裝置、影像、現成物、訪查檔案、印刷出版物等,並聚焦討論在「拾得/材料/能動性」、「語言形式的轉化」與「在地關係連結」等面向。 作品曾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並於2006年至2016年間,入選「2006臺北美術獎」、「2007台灣美術新貌獎」、「2010中國藝術獎」、「2012裕龍木雕創新獎」,並獲得「2009世安美學獎」、「2011桃源創作奬-首獎」、「2016臺北美術獎-優選」等肯定。 近年透過駐村創作發表之《聲音地誌》創作計畫為一份紙本實體刊物,收錄「聲音紋理資料庫」,透過在地人、物、故事、環境等進行素材收集與書寫,探索「聽覺視覺化」的可能。此計畫於2015-18年間完成出版的城市為日本的山口縣、臺灣的高雄、恆春、台南臨海與北投、菲律賓的達沃、馬來西亞的亞庇以及汶萊的斯里巴加萬、澳洲雪梨等地,其他城市也正持續計劃進行中。

李明潔

July 10, 201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研究所,主修舞蹈創作。結合跨領域創意,組織表演藝術團隊「皮塔製料PITA Production」現為團隊負責人。 參與街舞、音樂劇,到當代舞蹈藝術創作,同時致力於舞蹈編創與教學,對於各領域藝術中創作者與表演者思考的身體狀態感到著迷,真實自然的身體樣貌擷取是近年作品所關切的創作方式,作品多發生於非典型劇場空間,以身體介入公共場域進行跨域實驗,創造表演藝術與人群連結的更多可能。 2018年,獲選為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藝術家,自7/31起至韓國光州Mite-Ugro駐村兩個月。

楊芳宜 Fay Yang

June 12, 2018

苗栗人,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藝術管理碩士,為「廢青不廢」創辦人。擁有閩南與客家血統,造就長時期對於「跨」角色、行為、技藝、知識、經驗的研究熱忱。曾任企劃、設計師、博物館教育人員、教育工作者、策展與創作。藉不同角色的參與和換位研究,透過異質編織、再生創作及跨領域合作,探討「廢⇄不廢」、「新⇄舊」、「聚⇄散」、「傳統⇄現代」之間的跨關係; 以及 在「便利速成⇄惜物懷舊」既矛盾也兼容的當代環境下,如何重新定義「廢棄」議題,發展因地制宜的參與式藝術創作,策動群體參與「不廢行動」,實踐在當代社群影響與自然環境變遷下個人自處與群體共創的可能性。2018年受邀為竹圍工作室「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國際論壇與談人,並於同年獲選為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藝術家,將於八月及十一月至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駐村各兩週。2018年上半年舉辦「一體兩面,絕代雙膠:減塑循環共創行動」系列淨灘與塑膠袋編織參與式創作,並於 6月10日至6月30日於竹圍工作室展出。  

台北硬画 TAIING Studio

June 08, 2018

關於台北硬画 這是一個由三位具有空間專業背景的畫畫愛好者組成的工作室。 我們希望透過創作的方式,與大家一同探討台灣城市的特色。 台北硬画獲選為2018年竹圍工作室「創藝駐村計劃」藝術團隊,自6月16日起駐村展出一個月。   成員簡介 關於林思駿

魏欣姸 Wei Hsinyen

October 08, 2017

魏欣姸,1986年出生,臺灣台北人。她的創作透過攝影、錄像和行為藝術等媒介探索不同層面的親密感。公眾與私領域、文化和社會及個人與感官之間纖細摸不著邊卻又不可或缺的微妙互動感受。

陳御辰 Chen Yu-Chen

September 25, 2017

我對他人的判斷,第一個會留意到眼神,所以我希望透過所謂的眼神表達這件事情,去回應我對於在社交關係上面的挫敗感,如何把眼神這種既抽象又無法捉摸的東西,去成為一個創作上的對象或物件,並對它進行某種狀態的詮釋及轉換,是我整體創作上的重要呈現。

陳沛妤 Pei Yu Chen (Doris)

September 13, 2017

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影像美學組,畢業論文探討數位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結合成為當代數位藝術與劇場表演的全新語彙。曾任《藝術觀點》與「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交流平台」執行主編。關注主題為影像藝術、電影藝術、跨文化藝術、數位藝術、動植物藝術、靈魂與自然等主題。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