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類型限制
2016竹圍工作室冬季開放日【小村探險日】札記
2016年10月29日是竹圍工作室的冬季開放日,此次開放以「小村探險日」為主題,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包含手作市集、手作體驗、藝術家一日展、園區導覽、藝術家座談會等。
2016竹圍工作室早秋開放日【村裡有隻虎】札記
文/程郁喬、張家瑄 圖/江英華 為什麼村裡有隻虎? 在夏季的尾聲,進入第十四個節氣「處暑」。雖然已是秋季的開始,高溫卻持續燃燒著每一日,這樣的天氣被稱作「秋老虎」。 在開放日的前後正好處於這樣的秋老虎天氣,然而8月27日這天卻意外的在連續一周的讓人吃不消的酷暑之後,灰濛濛的雲層開始灑下薄薄的水霧。 看著雨滴不斷灑落,大家的熱情不減;工作室的夥伴們與藝術家一早便開始張羅。晴雨之間,歡笑聲此起彼落!
竹圍工作室換帖去 uānn-thiap: BCS on tour
「換帖」(uānn-thiap)又稱「結拜」(kiat-pài);好朋友之間,交換寫有姓名、生辰八字和出生地的紅色「庚帖」,並在神明面前做見證,雙方從此互稱「兄弟」。作為「換帖兄弟」,雖無血緣,卻在「換帖」後就成為生死與共的兄弟。 「竹圍工作室換帖去」是竹圍工作室成員洪秉綺、李佳珊、洪芷寧,與藝術家何灝、魏肇儀,青年夥伴高任翔,以及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創辦人雅絲敏(Yasmine Ostendorf)組成的團隊,以工作室在環境藝術、社區參與和連結青年/創藝工作者的脈絡為主軸,匯聚每位團隊成員接觸本土文化藝術的經驗,成為團隊的「帖」:竹圍工作室和每位團隊成員為名,生命經驗為底,加上工作坊和台灣之夜扣緊的形式。我們希望與泰國、印尼的組織/青年/創藝工作者交換這樣的「帖」,也盼這次在泰國曼谷、印尼日惹/雅加達的交流計畫,可以換來夥伴與兄弟的「帖」,再回到台灣。 竹圍工作室扮演文化藝術的交流平台,以「在地行動、國際連結」為旨,深耕於國際連結,每年與國際藝文組織合作,簽訂多項藝術駐村交換計畫與跨領域交流,帶領台灣藝術家獲取更多國際經驗、開闊視野,讓創藝工作者在國際間進行實驗性的創作、合作與研究。本次交流計畫獲文化部「青年文化園丁隊–臺灣青年至東南亞交流合作補助」,是工作室首次組成35歲以下青年為主的東南亞交流團隊。
原來是「它」教竹圍人飲水思源
在竹圍民族路132巷1弄的巷口,有棟獨立的低矮建築,門口用油漆寫著「水源重地」,雖然位在馬路邊,在往來人群的視線中卻一點都不起眼,它的功用似乎逐漸被居民所遺忘。
2015-16 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駐村巡迴講座活動花絮 「實用篇」(Bamboo Curtain Studio Artist-In-Residency)
「我的英文很糟,可是很想出國駐村? 」 ▍時間:2016.03.26(六)14:00-15:30 ▍地點:台中 自由人藝術公寓(台中市北區五權路594號) ▍主講:李佳珊(竹圍工作室) ▍與談:蔡坤霖、周建邦 本次講座由竹圍工作室與台中自由人藝術公寓合作,邀請藝術家蔡坤霖、周建邦共同與談,與其他講座不同的是,在主講人李佳珊與兩位藝術家分享有關主題「我的英文很糟,可是很想出國駐村?」的簡報之後,與聽眾一起圍成圓圈,讓聽眾也分享自己的背景、經歷以及想要提出討論的問題,主講人和與談人再針對問題,與聽眾一起討論,現場討論氣氛熱絡,有聽眾在講座之後寫下回饋表示:「很喜歡講座後來的互動方式,覺得與其說講座,更喜歡國外的沙龍分享的感覺,讓每個人之間的互動與分享更多!」
共議柬埔寨的藝文發展(Delegates Gather to Discuss Future of Cambodian Arts)
來自20個不同國家的100多位代表本週在柬埔寨的金邊聚集,共同商討藝術文化於該國及亞太地區扮演的角色與未來走向。
2015-16 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駐村巡迴講座活動花絮 -藝術進駐作為藝術生涯的推進器(Bamboo Curtain Studio Artist-In-Residency)
「藝術進駐作為藝術生涯的推進器:台北國際藝術村、竹圍工作室與文化部選送藝術家分享會 Arts in Residency as Catalyst for Artist」 ▍時間:2015.12.27(日)14:00-17:00 ▍地點: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52、54號二樓(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與談人:蕭麗虹(竹圍工作室創辦人)、吳達坤(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