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王文志 WANG,WEN-CHIH

September 01, 2002

多年來,一直尋覓人類與自然的對應關係。由十多年前的斧頭高聳演變成近年的木藤環繞;剛強的抗訴轉為柔性的擁抱;直立的線條已化成曲線的包容;當年征服原野的勇士已融入自然的各式形體中,包括去年威尼斯展「浴」檜木圓體、貨櫃藝術節「不明物件」藤鐵纏櫃、今年富邦大樓外「心靈小築」的藤屋,這些年來大自然總賜予我源源不絕的能量及場域。

陳慧純

July 01, 2002

現代藝術家陳慧純小姐,有感於現在台灣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往往產生無形的陌生感和日益增高的衝突性,因而運用竹圍工作室的外圍空地,發揮空間設計理念,利用一條位於戶外的接道,計畫出此一互動形長廊的作品,來反省並提醒大家,對於現今的社會生活上,人與人間相處的微妙感覺﹐以重新省思自我和社會的互動。

匯川創作群劇團

June 02, 2002

「匯川創作群劇團」是一個以環境為思念,以跨領域為創作,與群眾面對面的----「匯川聚場」。登山、溯溪、爬樹、打拳是團員訓練的方式。成團三年作品遍及台灣各角落,特別是閒置空間。代表作品有「螢生物」、「生命記憶體」、「零」。

陳愷璜 Chen Kai-Huang

February 01, 2002

當代跨領域觀念藝術家,長期關注在「文化本體論之不可能性的變異上」、「不斷轉向的誤衍主體 」(Trans-subjectivity paralogic)與「藝術社會關係介入」( Intervention Arts)等社會性美學與當代政治化歷史交錯議題的認同探索。於1980年代末期,即開始以跨媒體藝術形式(觀念行為、錄像與新媒體、影像、多媒材空間裝置)進行與此議題相呼應的計劃型(Art Projects)創作。總體稱為:「文化測量」( Measurement of Inter-Cultures / Culture Measuring)。

劉時棟 LIU Shih-Tung

November 01, 2001

劉時棟自1990年代便藉由大型的裝置藝術以強烈實驗精神,遊走於各種不同的創作形式,例如在關渡橋下放置巨大且鮮黃的「非常母」女體充氣娃娃;或運用汽車結構改裝的大型裝置作品(帶祿獸)。

楊茂林 YANG MAO-LIN

November 01, 2001

在時空嬗變中經歷了多元文化紛踏交錯的歷史,台灣因此演繹出透過不斷雜交,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型態文化DNA。楊茂林長期以來的創作,就是藉由藝術,提出對於自身所處的文化、環境、社會、歷史、政治……等等切身相關問題的看法。他透過平面繪畫、數位製作、裝置、雕塑等多種媒材,表達在開放、詼諧之外而又盡求深刻的手法,希望能夠對於大多數人視而未見的台灣文化特質,通過藝術作一另類的回應與反思。

陳擎耀 Chen Ching-Yao

November 01, 2001

陳擎耀1976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創作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系兼任講師,現在以專職藝術家身份活躍於台北藝壇。曾於1999年及2000年分別獲得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台灣藝術新貌獎及台北美術館台北獎首獎殊榮,並於2009年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台北分會劉國松創作獎助並赴紐約進修 ;同年獲韓國Open Space Bae藝術村邀請赴韓國釜山進行交流展覽。

吳宜家 Ichia Wu

November 01, 2001

吳宜家,現居英國。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