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黃榮法

August 01, 2016

黃榮法創作對時延美學的關注源自他對時間流逝的困惱,並以作品尋找對時間、空間 及物理性相互間新的意識。黃榮法展出於雙年展包括第 56 屆威尼斯雙年展官方平行展(威尼斯,2015);第 8 屆深圳雕塑雙年展 (深圳,2014);第 18 屆巴西錄像雙年展 (聖保羅,2013);第 2 屆莫斯科青年藝術雙年展 (莫斯科,2012)。 於其他美術館展出包括,Para site,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藝聚空間 (⻑谷村祐子策展),香港藝術館(香港);白教堂美術館,泰特現代美術館(英國);ZKM 媒體 藝術館 (德國); Liste 17 (瑞士); Borusan Contemporary (土耳其);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佩斯北京 (中國);首爾美館,光州美術館,循環替代空間(韓國);弗里曼特爾藝術中心(澳大利亞)。 黃氏亦被邀參與美術館及商業項⽬目包括, 勞斯萊斯藝術委約項⽬(香港,2015);首爾美術館藝術家駐村項目(首爾,2015); dOCUMENTA 13 藝術學院連結(卡塞爾,2012);錄映太奇藝術家駐村項目(香港,2011);札榥藝術家駐村項目(札榥,2010)。 黃氏為第 13 屆 ifva 媒體藝術節(2008) 銀獎得主,作品被 Frieze、Artforumonline、Whitewall、LEAP 報導。

張雅萍

July 31, 2016

1980年出生於台北。主要創作為複合媒材及空間裝置,關注範圍從社會體制內的運作和對抗以轉向於個人與生活環境內在的對話,回應歷史脈絡框架下的小故事。

紀柏豪

July 11, 2016

紀柏豪主要以聲音為創作媒介,作品大致上涵蓋但不限於電聲作曲、裝置、現場電子等形式。他在演出時常使用現成物與自製樂器,包含電子零件、日常與回收物件等。進行中的計畫,多關注於感知、個體與環境間的交互關係,試圖討論人們如何聆聽、解讀與再現周遭聲響,乃至聲音如何介入空間的狀態。

吳其育

July 08, 2016

1986年生於台北台灣,現工作與居住於台北,復興漢工作室成員。於2011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創作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與再製,並在敘事的解構與重構的過程中,重新連結歷史紋理與生活場域斷裂的後現代人類文明。

Karen Beckwith

July 07, 2016

Karen D. Beckwith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版畫創作,版畫創作的過程相當於她向居住地或去過的地方進行調查,並且從她的觀察中發現一層層的信息。她檢視家庭生活的意義,探討家庭、鄰里、社區中的文化動態,和隱藏在這些環境中隱晦的資訊。

Chinnasamy Krishnaswamy

July 07, 2016

Krishnaswamy 生長於南印度的Chinnasalem,Tamil Nadu,作為瑜珈的實踐者,以及藝術創作者,瑜珈讓Krishnaswamy更有感於身體的廣大與限制,其創作也延伸自練習瑜珈的經驗。

Page NEXT

June 17, 2016

PageNEXT 是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的青年伙伴,由一眾對藝術充滿熱情、關注社會議題的大專學生及畢業生組成。他們積極為同儕舉辦藝術活動,探索與當代藝術有關的新思維,塑造藝術的社會角色。

郭奕臣

June 16, 2016

郭奕臣的作品不斷透過不同的媒材型式,創造出一種詩意兼具情境式的獨特語彙,作品的核心關注於環境與內心歸屬感的消逝與飄盪的精神狀態,並透過不存在的狀態去顯現對生命本質的探索。

Syndicate content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