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

西田秀己 Hidemi Nishida

April 23, 2018

Hidemi Nishida1986年出生於北海道小樽市,現居東京。他於挪威卑爾根藝術與設計學院獲得藝術碩士學位。他的建築背景將實用性與自身對環境的親密轉變的興趣結合起來。Nishida關心環境議題,解構並適應產生的體系、素材或是完整的景象,使我們改變對世界的看法。他的建構出一個存在而短暫的體系,通常運用回收材料與現成物去創造一個對於空間、時間與記憶的自我創作。 他的興趣也包括對於特殊空間的記錄,包含其過去的重要性與在此累積的人們的記憶。他最近於退役的鐵路舊址上記錄了50平方公尺的鐵路線。這些鐵路線過去運輸煤礦,能使用一個A4大小瀏覽器進行瀏覽,產生了建立於不同角度上的資料記錄,運用不同的方式像是攝影、錄像與聲音裝置。 Nishida同時致力於社會活動,激發人們的想法,進而關注多彩的的世界。他通過聚會、討論會、演講的方式分享與交換多樣的想法,將自己的經驗與他人共享。自2017年春季起,他也投入東京藝術聯盟實踐計劃中名為《天佑東京》的劇本創作。該劇作由首席劇作家Hitsujiya Shirotama執導。

魏欣姸 Wei Hsinyen

October 08, 2017

魏欣姸,1986年出生,臺灣台北人。她的創作透過攝影、錄像和行為藝術等媒介探索不同層面的親密感。公眾與私領域、文化和社會及個人與感官之間纖細摸不著邊卻又不可或缺的微妙互動感受。

Alex Nichols

April 18, 2017

ALEX NICHOLS是一名致力於「關鍵接觸藝術(Critical Contact Art)」的跨領域藝術家及作家,透過身體經驗達到身份的探索、連接與溝通。Alex創作計畫的核心價值為實驗如何使身體成為能夠積極抵抗的場所,她透過身體探索自我身份,特別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騆瑜 Jhou Yu

March 06, 2017

騆瑜在重複的行為中釋放,藉由自我建檔,透過檔案的流變、重複與符號增生,試圖對生命必然的刺激做轉譯。做某樣東西形塑一種抽離的意義,在擴散的過程中,解構形上學的本源意義,意義生成、逃逸、隨意、零亂、交織轉換又消失,在靠近無限極致的狀態裡逸離掌控意義的系統。

韓國藝術家金緣定在臺灣

February 01, 2017

韓國藝術家金緣定為獲選竹圍工作室與韓國益山藝術中心合作的「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藝術家,駐村期間他與同期藝術家走路草農藝工作室合作,首次嘗試連續五日行為藝術表演,並在了了空間舉辦行為藝術展覽「555 for 5」;駐村後也在水谷藝術駐村,並舉辦個展「爾後杳人跡」、在寶藏巖參與「聆聽零ooo-Lab回響當代/CAFé-PHILO系列」行為藝術共同演出。

金緣定 Yeonjeong Kim

November 08, 2016

Yeonjeong關注於人類與環境、空間、自然、歷史之間的行為互動,並運用多媒體的手法例如影像、表演、裝置、攝影、聲音和文字去表現。2016年她受邀成為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的藝術家,自 11 月 08 日起至竹圍工作室駐村三個月,在這段時間 Yeonjeong 將融入過去所做過的項目,做更進一步的探索,並用多媒體的手段去呈現。

Chinnasamy Krishnaswamy

July 07, 2016

Krishnaswamy 生長於南印度的Chinnasalem,Tamil Nadu,作為瑜珈的實踐者,以及藝術創作者,瑜珈讓Krishnaswamy更有感於身體的廣大與限制,其創作也延伸自練習瑜珈的經驗。

Moe Satt

July 04, 2014

Moe Satt受邀「MITTing: Art and Cultural Network Forum 緬印台泰文藝交流論壇」,由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及泰國策展人jiandyin(Jiradej and Pornpilai Meemalai)主辦,並由台灣策展人呂岱如策劃,邀請來自泰國、緬甸、印尼與台灣的藝術工作者進行為期兩天的對話與交流。期間進駐於竹圍工作室。

Syndicate content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