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

談論日常:「Common Plague. Common Decency.」觀察報告之二 童偉格

August 16, 2021

那個坐在陽台上敲鑼鳴病的人。 那個深夜追著殯車淒厲地喊著「媽媽」的人。 那個開著貨車在高速路上流離失所沒有歸處的人。 那個坐著死去被家人抱住頭等待殯葬車的人。 那個隔離在家中被餓死的人。 ——微博網友@瑪麗蓮夢六,〈武漢輓歌〉  

七月公開分享會側記

August 16, 2021

與談人: 藝術家|Sayaka Akiyama、Prabowo Setyadi、Preyawit Nilachulaka 口譯、助理|卓映萱、Lin (Patticha Thitithammaporn) 專案經理、主持人|簡子涵   活動側記: 專案助理|洪紫鳳 “駐村計畫進入七月

【25週年主題文章】總論 致敬一個藝術空間的嘗試與未竟

August 12, 2021

致敬一個藝術空間的嘗試與未竟 ——談「竹圍工作室25週年計畫」的推進歷程 文/許祐綸 竹圍工作室25週年計畫統籌

【25週年主題文章】國際連結 - 國際連結作為議題的催化網絡

August 12, 2021

從網絡拓展到議題串連與發酵:談竹圍工作室以國際連結而成的理想星叢 文/許祐綸 本篇文章回顧工作室成立之初,如何即特殊的將「國際」納入空間性格裡;回顧竹圍工作室國際組織的活躍參與,以及在不同主題上,透過國際串聯成就的議題開拓與深化進而引入台灣政策形塑;再從國際藝術進駐計劃的主題化演變,討論工作室中介國內外藝術家形成的社會實踐網絡。最後,反思工作室的歷程,對於「國際連結」的思考,開啟何種別於策略操作的視角。 今日談「國際交流」,在台灣各大小與層級機構組織、政策系統、政府與民間單位間,都像是個幾乎無法避開的任務使命,而因此我們談國際「策略」與交流「機制」,討論國際網絡的「建構」與海外「推廣」……預設某種國境邊界的消解,需靠某種策略佈局與交際手腕來達成。然而,當要以國際連結的角度回顧竹圍工作室的空間歷程,以上述框架視角,檢視它的方法與成就,幾乎是難以達成的艱鉅任務。

【25週年主題文章】空間營運 竹圍工作室 —替代空間的轉型與退隱

August 12, 2021

竹圍工作室 —替代空間的轉型與退隱 文|董佳昀 隨著1987年解嚴後的自由風氣,以及替代空間的興起。1995年竹圍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成立。當代藝術也正在臺灣展開,這股潮流與當時的臺灣美術形成對立,當代藝術被美術館拒於門外,當代藝術家們迫切地需要尋找創作空間,因應著這樣的需求,替代空間興起。臺灣最早的替代空間是賴純純等人創辦的「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1986)、莊普等人成立「伊通公園」(1988),以及蕭麗虹、陳正勳和范姜明道創立的「竹圍工作室」(1995)。

【25週年主題文章】社會參與 - 竹圍工作室「後樹梅時代」的網絡織圖

August 12, 2021

與社會交往的25年——談竹圍工作室「後樹梅時代」的網絡織圖 文/許祐綸 成立於1995年的竹圍工作室,於今(2020)年屆滿25週年,同時,面對空間營運的挑戰與外部環境變動,在2020年7月發布告別聲明,宣告現有淡水河邊基地運作模式將於2021年底告終,未來型態轉向尚待籌整,定見未決。 此前,2019年竹圍工作室啟動25週年專案計畫,在與專案工作小組的討論過程中,工作團隊以創辦人蕭麗虹「藝術及藝術家對社會具有價值」的發聲願景出發,再經共同討論,以過往工作室活動特性,拉出五個主題回顧軸線:生態、社會參與、人才養成、空間營運、國際連結。其中,「社會」既是整個專案希望拉出的關懷脈絡,竹圍工作室在不同時代里程裡,以基地、空間、平台、網絡等不同型態的角色,中介藝術之社會參與的實踐模式,也就是梳理相關資料時嘗試探見的。 系列專文的主題「社會參與」,以上述角度,探問工作室與社會交往的來時路徑,希望描繪出工作室如何在其歷程中,透過與內外部專業工作者、藝術內外社群的互動往來,挪移出一個其所標榜之「藝術對社會有價值」的實踐路徑。

【25週年主題文章】創藝人才養成 - 以藝術駐村啟始人才養成的動能

August 12, 2021

以藝術駐村啟始人才養成的動能 文/錢又琳 2020年11月 人才培育及發展議題,是每一個世代不斷地討論育才轉型的可能性,及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早至1970年至1980年代的臺灣社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提出應加強人才於科技技術、跨域與管理能力;教育部也於2013年公佈「人才培育白皮書」等,陸續提供不同型態的資源輔助及策略來培育臺灣人才,並延攬人才留臺機會,促進產業經濟與社會發展。

【25週年主題文章】環境與生態 - 藝術行動做為生態永續的實踐

August 12, 2021

藝術行動做為生態永續的實踐 ——竹圍工作室 文|董佳昀 本文以竹圍工作室在1990年代成立背景開始,爬梳臺灣環境藝術先驅,闡述工作室提倡生態議題的脈絡,並說明如何回應生態議題,以及藝術行動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最後概略介紹工作室近年來計畫,以替代空間的退場作為結束,並留下對新時代的期待與想像。 回應時代成立的竹圍工作室 1987年解嚴後,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自海外留學返臺的藝術家,將環境、地景、生態藝術的概念帶回國內;當時,探討環境議題作品開始往戶外大型裝置發展,美術館不再能夠滿足創作者的實踐,當時生態議題在藝術領域正開始在臺灣發展,而環境藝術、生態藝術與地景藝術的概念仍被混用。以此廣泛概念範疇回溯臺灣當代藝術創作,可從王文志的作品《自然的控訴》(1988)、季鐵男的《環境藝術創作展》(1990)、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引度》(1993)等,倪再沁策劃第六屆臺北縣美展時,更將環境藝術作為主題,開啟了環境藝術的討論。

Syndicate content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